李明月 南陽醫學高等??茖W校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是教育領域唯一一個由教育部舉辦的全國性教師教學能力大賽,比賽成果的含金量是一般賽項無法比擬的。2019 年在高職院校“雙高”建設評比的 9 項標志性成果中,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獲獎情況是其中重要指標之一[1]。
2019年1月國務院印發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業教育迎來了新的春天。文件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高等職業教育是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和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的主陣地。在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過程中,技能大賽是提高和檢驗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2]。為貫徹落實教育改革的系列文件精神,2019 年全國職業院校教學能力大賽教學能力比賽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如更加注重推動對接國家教學標準,注重推進工作過程的模塊化課程建設和實施項目式教學要求,注重推進教學模式和評價模式改革,注重“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等[3]。而如何將技能大賽與教學改革有效融合,形成更加科學的教學體系,使大賽成果惠及每一名學生還需要不斷研究和探索。
基于國家比賽方案的指導思想,我?!捌瑒苯虒W團隊依據學校藥品生產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藥物制劑技術》課程標準,出色地完成了教學設計,較好的實施課堂教學,達到了預期的評價目標。參賽作品在2019年河南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高職組中獲得三等獎。本文以“片劑的質量檢查實訓”為例,采用問題引領、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教學中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在任務驅動下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習慣,同時提高了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與學生相關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希望以此為即將參加教學能力比賽的同仁提供一定的幫助,同時“以賽促改、以賽促建”,為高職藥品生產技術專業的課程改革提供一定的方向和思路。
《藥物制劑技術》是“藥品生產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本次課“片劑的質量檢查實訓”為“口服固體制劑制備技術”模塊的一個重要教學單元“片劑”的最后一次課程,共2學時,開設在第四學期。
教材的選取瞄準就業崗位的需要,突出職業能力的培養,同時充分引入藥品生產一線人員的意見和建議,使教學內容適應當代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需要及改革發展的需要。將人民衛生出版社的十三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藥物制劑技術》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作為教學參考,同時根據藥品質量檢驗崗位流程進行教學內容重構和整合。
通過前面的實訓,學生已經制得了碳酸氫鈉素片,制得的片劑是否符合要求,需要按照藥典規定進行質量檢查。檢查項目包括外觀、重量差異、硬度、脆碎度和崩解時限。學生在前期理論課上已經學習了片劑的質量檢查項目、檢查方法和具體要求,本次實訓課模擬真實藥品質量檢驗崗位對制得的碳酸氫鈉片逐項進行質量檢查。
本次實訓的知識目標為:能描述出片劑外觀、重量差異、脆碎度和崩解時限的檢查方法和評價標準。能力目標為:能規范使用電子分析天平、脆碎度測定儀、智能崩解儀對片劑進行質量檢查。職業素養目標為:培養學生嚴格的藥品質量意識、職業規范意識和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職業精神。
本次實訓的教學重點為脆碎度測定儀、硬度測定儀和智能崩解儀的操作,教學難點為學生職業規范意識的培養。
在大學大幅擴招的今天,進入專科學校的學生雖然基礎知識不夠牢固,學習主動性不強,但動手能力較強,而且大多比較活躍,樂于展現自己,使用信息化手段獲取知識能力較強。通過前面課程內容的學習,學生已基本掌握了片劑質量檢查項目、檢查方法和具體要求,本節課主要學習如何利用真實設備對藥品進行質量檢測,同學們對實訓課本身興趣較高,且具有一定的動手能力,會感覺比較輕松,但學生的規范操作意識不強。
教師結合真實藥品質量檢驗崗位工作任務,采用任務驅動法組織本次實訓教學。采用“課前發布任務―學生在線自學―教師導入課堂任務―教師指導課堂任務―學生分組實施任務―小組實操展示―教師總結提升―課后鞏固拓展”的環節層層推進。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緊緊圍繞“碳酸氫鈉片的質量檢查”這一任務,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利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學習,讓同學們在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中培養必備的崗位技能和嚴謹規范的職業素養。為了解決實訓儀器有限而學生較多的問題,采用組長負責制,確保每位同學都能掌握操作步驟。
教學過程采用任務驅動法,分為課前探索、課中導學、課后拓展三個階段。
教師在學習通平臺上傳學習資源,并發布課堂任務:如何對上次實訓制得的碳酸氫鈉片進行質量檢查?學生結合中國藥典或藥典APP及教師上傳的微課、視頻等自主學習,確定出碳酸氫鈉片的質量檢查項目和檢查方法,同時在學習通平臺上完成測試題,教師可依據測試成績,推測出教學的重難點,并以此為依據,及時調整教學方向。
實訓在多媒體實訓室進行,學生模擬真實藥品質量檢驗崗位對制得的碳酸氫鈉片逐項進行質量檢查。按照“導入課堂任務―教師指導課堂任務―實施課堂任務——小組實操展示―教師總結提升”的順序層層推進。
第一階段,導入課堂任務(3分鐘)。教師通過提問課前布置問題、總結課前作業反饋情況的方式導入本課內容:片劑的質量檢查項目有哪些?讓學生明確本次實訓的具體任務。
第二階段,教師指導課堂任務(20分鐘)。教師用PPT講解和提問的方式幫助學生明確片劑外觀、重量差異、脆碎度、硬度和崩解時限的檢查意義、檢查方法和評價標準。并依操作規程示范操作,講授脆碎度測定儀、硬度測定儀和智能崩解儀的工作原理,并明確操作過程中注意事項和儀器的清潔保養方法。同時錄制操作視頻上傳至“學習平臺”,可以讓學生隨時觀看。PPT講解使知識清晰化,便于學生掌握,教師的規范操作有利于培育學生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職業精神。
第三階段,實施課堂任務(52分鐘)。學生分組實操練習,教師巡回指導,學生練習過程中可隨時觀看教師操作視頻,各組同學根據操作評分標準進行自評和小組互評。為了解決實訓儀器有限而學生較多的問題,采用組長負責制,確保每位同學都能掌握操作步驟。另外組長負責制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第四階段,小組實操展示(10分鐘)。教師使用學習平臺選人功能在各小組隨機選定一名同學進行實操展示,其他同學觀看并指出不足。學生實操展示可以檢驗課堂效果,同時有利于學生集體榮譽感和競爭意識的建立。
第五階段,教師點評總結(5分鐘)。教師對學生練習情況和小組展示情況進行點評,并總結注意事項,進一步突破教學重難點,同時有利于培養其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
學生完成碳酸氫鈉片的所有質量檢查項目后,撰寫實訓報告。并進入學習通平臺測試,查漏補缺,同時依托學習通平臺進行學習總結,教師根據學生反饋情況,及時調整教學。
教學評價由線上學習通平臺系統成績和線下課堂表現兩部分構成。線上成績包括學習進度、課前作業、課前測評、課后測評和實訓自評成績,線下成績包括考勤、課堂表現和實訓報告。實操環節由教師和小組同學根據操作標準共同評價。
本次實訓采用任務驅動法,“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改變了學生的學習狀態,使學生由傳統的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探索,除了掌握必備的知識和技能外,整個學習過程還鍛煉了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綜合應用能力等,教學效果良好。整個課前、課中和課后學習過程中,學生參與度高,學習熱情飽滿。學生課堂實訓過程中操作規范嚴謹、踏實認真,分組協作較好,實現了預期教學目標。課后測試效果良好。根據學生自評和小組互評結果,學生普遍感覺比較滿意,覺得收獲頗多。
組長負責制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并且可確保每位同學都參與練習,保障了實訓課的課堂效果。將教師示范操作視頻上傳至學習平臺,同學們操作過程中以及課下可以隨時觀看,也有利于學生職業規范意識的培養。
雖然整體教學效果較好,但我們也隨之發現一些問題,學生操作過程中的評價雖然有評分標準,但由于教師精力有限,很難對每個同學的評價都做到客觀完整。可考慮將各組同學的操作視頻上傳至學習平臺,使老師評價和同學互評更加客觀公正。今后,教學團隊應進一步完善課程考評體系,提高信息化教學手段應用水平,同時深入研究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提高教師思想道德素質,積極進行課程思政改革,爭取為社會培養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