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昌春 臨沂職業學院
引言:高校金融專業在教學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諸如學生聽課效率低下,教師不能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課后不能運用自己所學習的金融專業進行實踐交流等等,而如何才能解決這些問,就牽涉到今天我們討論的問題,要在金融專業的教學中融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接下來的問題更為挑戰,如何讓金融專業的教育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有機結合呢,經過很多專家學者的討論并沒有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當然本文筆者也僅僅是試圖解決,能具體達到什么效果,有待事實進一步證明這一試圖。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指在教學中學校中和企業合作,讓學生更注重實踐,而今社會的整體較心浮氣躁,很多人追求 ‘短、平、快’所帶來的好處,因此忽略產品的核心質量。而企業需要的是具有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長期競爭環境中才能成功。通過這一定義我們不難發現,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
金融專業教育是指在金融專業中使用的老師對學生的教育方法,一般的金融專業教育方法采用滿堂灌的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學生沒有時間來思考老師教授的內容,而老師也因為教育任務,比如課時量的限制,上課時間的限制,上課地點的限制,教學檢查制度的限制,等等,沒有客觀條件改變上課的方法,即使知道學生的上課效果不好,下課后的效率更不高,但還是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進行自己的課堂填鴨式教育。
另一方面老師自身也存在很多主觀方面的問題,有些老師不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只應付自己的課堂時間和學生,在課后也無所謂學生的學習效果思考,更不會積極改變自己的教育方法,唯一的工作目的是工資。所以這就導致很大一部分老師在金融專業的教育中失敗的原因。
1.要將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引入金融專業教學的課堂,必須深入體會“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內涵。通過上文我們已經探討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定義,那“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內涵包含哪些內容呢?首先是精益求精的精神,一堂課就像一件工藝品,必須要采用精益求精的態度,從準備一堂課開始,教案的設計,教案中的具體環節,比如如何采用提問,如何設計銜接的內容,怎樣讓一個問題的答案讓學生自己得出來,口語練習怎樣調動哪些從來沒有回答過問題的學生回答,在課堂上如何進一步講解自己的觀點,讓學生結合實際情況深入淺出等等,這些都是關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體現,或者不至是這些方面,更多的時候是時時刻刻的想著自己的課程內容,時時刻刻的想著學生的需求,時時刻刻關注課堂的一舉一動,時時刻刻關注最新的教學教育理念的變化,時時刻刻勉勵自己的行為符合一個老師的準則,總而言之,時時有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事事有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才能理解什么是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才能踐行真正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特別是在金融專業的課堂上踐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理念是上好每一堂金融專業的題中之義。
2.要在實踐教學中展開“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教育。我們知道課堂教學,特別是金融專業教學不僅僅是課堂教學,還要在理論中加強實踐,實踐部分在金融專業中只要體現在戶外實踐練習,要在實踐教學中展開“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教育,在與校內實習實訓相結合的情況下,積極開展校企合作的“學徒制”教育。
那什么是校企“學徒制”教育呢?
首先是關于“學徒制”的指導思想。高校要圍繞整個市的支柱產業與新興產業的集群發展優勢,積極主動合作五大功能區展開,采取“政府引導、市場驅動、行業協調、產教融合”的全局理念,要市場的需要與增加就業做為主要目標導向,積極整合有效的教育資源與生產相關要素,努力探索在開展高校教育和產業的發展、高校和龍頭企業、人才建設和就業穩定增長之間結合緊密的高校教育方式。經過獨立資產、合做資產、校企合作資產等多種方式,積極探索產生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的產、學、研相結合的合作新方式。積極暗示校企雙方建立自愿與自主原則,展開全面深入發展的緊密關系,努力達到資源的共享與優勢的互補之間的建構,并最終實現互利共贏的美好局面。
其次是關于“學徒制”教育的基本原則。政府一定要積極引導,全局統籌協調好企業和高校合作。整個市各級各等單位加強對高校教育的校企合作建設統籌和力度,建設和產業生產緊密結合的高校教育發展機制,制定好落實好,能夠促進校企合作的各項相關政策,積極建立起相關完善的制度,并保證措施能積極有效的開展的環境。產教之間互動,校企之間積極融合。不僅要提高高校教育積極借助于產業發展的優勢力量,并且積極助推校外產業發展的有效性能力。在積極引導行業組織能力與企業的主動參與性技術知識技能人才的全面培養,高校需要較深入的參與到生產經營活動中并在產品研發的全程中起到監督作用。市場積極發揮驅動作用,政府積極創新創造美好機制。高校主動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主要作用和決定地位,用共同的校企利益做為合作紐帶,搭建美好資源的共享平臺、積極融合產業企業學校的發展平臺,多方面支持組建高校教育,創新創造校企合作的互為依存關系,做到利益的相互攸關,才能共同發展好新經濟機制的作用。
通過上面的相關探討,我們發現不僅僅是教師要以身作則的發揮好自身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不再單純地使用相關填鴨式教育,發揮積極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需要老師、學生、學校、家長、政府、企業之間的積極配合,才能在不就的將來出現金融專業融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