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陶瓷大學 陶瓷美術學院
設計色彩(Color Design)這門課是藝術設計專業的專業基礎必修課,一般為64學時,授課對象為藝術設計本科生,本課程的前導課程為素描、色彩。設計色彩是藝術設計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占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設計色彩是一門傳統色彩教學和設計藝術相互結合的課程,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讓學生理解和領悟色彩的原理及在設計領域的應用。不僅要在作品中體現色彩對傳統創作的延續,更為重要的是要通過作品創作來體驗這門課程在和設計學融合之后所誕生的鮮活生命力。作為一門創新性的課程,教師還要讓學生明白設計色彩和傳統色彩教學的本質區別。對于學生來說,是對他們以前學習的傳統素描、色彩、速寫、設計素描的綜合運用,是一個綜合檢驗和復習的過程,對于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各科專業知識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對于學生今后的專業學習,有一個承前啟后的作用。
以景德鎮陶瓷大學開設的《設計色彩》課程為例。《設計色彩》課程是景德鎮陶瓷大學陶藝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必修課,這門課程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和教學改革,教學定位很明確。本課程要求教師重點講解設計色彩相關理論知識,通過課堂講授,讓學生理解和運用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對比和調和及色彩與情感的表達。設計色彩是在統一的色調、冷暖、色相的前提下,找尋各種色彩之間的對比與協調的關系。而色彩構成是按照既定的目標和要求,遵循一定的色彩規律,研究各種色彩的特征和屬性及創作表達。
《設計色彩》課程以色造型,繪畫中的型指物象的外型,是二度空間上的素描關系與色彩關系的有機的統一,所以色彩教學是建立在素描基礎之上的基礎課程,它必須在具備有堅實的素描知識的前提下進行。因此,除了在教學中強調色彩的基礎知識的應用之外,還要研究和學習透視知識,明暗關系中的三面、五調,以達到形色并重的和諧統一的效果。
設計色彩課程通過傳統的多媒體或幻燈的方式,結合線上線下新媒體的方式,直觀和立體地去講解設計色彩理論知識,根據舉例、作品分析、線上討論、線下展覽等多種形式推進課程的具體進展,達到設計色彩課程的高要求。景德鎮陶瓷大學藝術專業長期舉辦師生展,做到教學相長,學以致用。2019年9月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陶藝展區在景德鎮舉辦,景德鎮陶瓷大學師生創作的35件作品在展覽中亮相。本次展覽共展出了全國美展陶藝展區的入選作品274件,包括進京作品30件,景德鎮陶瓷大學師生入選35件作品,成績優異。2020年10月為慶祝景德鎮陶瓷大學110周年華誕,景德鎮陶瓷大學110周年校慶師生陶瓷藝術作品展開幕,展覽匯聚了學校老中青教師、歷屆藝術專業校友兩個方面的杰出藝術家200余件精致典雅的陶瓷藝術作品。2019年6月由中國國家藝術基金支持,景德鎮陶瓷大學主辦的景德鎮陶瓷藝術作品歐洲巡展劍橋展在英國劍橋市政廳拉開帷幕,來自景德鎮陶瓷大學教師創作的60件陶瓷藝術作品進行展出,提高了我國陶瓷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設計色彩課程的重點在于使得學生能夠綜合運用以前所學習過的知識,如傳統素描、色彩、速寫、設計素描、三大構成等專業知識,并且將這些知識靈活地運用到我們的設計色彩課程教學與實踐中,讓學生真正理解知識的連續性和相關性,其原理相通。在教學中強調色彩的基礎知識的應用之外,同時要研究和學習透視知識,明暗關系中的三面、五調,以達到形色并重的和諧統一效果。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識,培養色彩的觀察方法、掌握色彩的表現形式、了解色彩的變化規律,熟悉色彩創作的一般表現技法,使學生獲得以色彩造型的基本技能。研究色彩規律,提高色彩修養,為專業學習打好色彩基礎。
例如,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省級課題“加強對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色彩教學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組的每一位老師,一直承擔學校藝術專業設計色彩課程的教學工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關注每個同學的個性和特征,善于抓住每個學生的這種個性特性并加以挖掘和引導,引導學生把長處發揮到極致,并通過課堂觀察和課后答疑,總結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學習方向。課題組的每一位教師積極在教學上堅持不斷創新,不斷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和變通的思維,從而樹立屬于自己的學術思想標桿。在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中,同學們的學習熱情被充分調動,找到了各自的歸屬感。
通過教學,使得學生掌握色彩理論之后,再進行寫生實踐。設計色彩課程的寫生重點在于景物寫生、花卉靜物寫生的分單元練習。一是色彩靜物寫生。通過靜態的陶瓷、玻璃、金屬、水果、紡織品等組成畫面,布置學生的寫生作業,每張作業由不少于四種不同材料的器皿組成。二是色彩花卉景物寫生。將花卉、花插、水果、紡織品等組成畫面,每張作業由不少于三種材料的器物組成。
在不斷提高學生繪畫基本功的同時,強調同學們的色彩意識。堅持對景寫生,進行一些不同光源的訓練,使之形成更深刻的認識。另外,向同學們傳授色彩的一些基本與特殊的表現方式,在教學環節中要提倡同學們進行大膽的嘗試,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空間,運用一些工具材料上的特殊效果,對自己作業進行不同程度的形式上的裝飾和調解。課程難點在于開拓和啟發自己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其藝術修養,加強個人的設計性思維。
通過寫生的途徑來達到課程的豐富性要求,即通過色彩寫生的實踐,在統一的色調、冷暖、色相的前提下,找尋各種色彩之間的協調與對比的關系。在色彩寫生的時候要靈活運用各類色彩以及點線面的構成元素組合成新的方案。難度在于能否恰當地運用和借鑒一些優秀的作品,而不是帶給別人一種照抄照搬的感覺。其深度在于將以前的知識進行融合、發展和挖掘,在思想意識上能夠明白“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道理。在廣度上也為學生提高欣賞品位,提高修養,提高眼界作了很好的鋪墊。寫生的作品進行深入點評和展覽,使得學生全面了解寫生的作用,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設計色彩課程是一門綜合指數很高的學科,能夠反映學生很多方面的才能,要求作業畫面色彩和諧對比,色調統一,夸張變形藝術意味強,點線面的構成井然有序,表現手法的新穎性及創作風格的獨特性,作業后期裝裱質量好,制作精細、完整。設計色彩課程的作業很多元化,有混色作業、全色相調和作業、色彩冷暖調作業、色彩與情感表達作業、色彩肌理制作作業、采集與重構作業。經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學生們最后呈現出來的作品水平是參差不齊的,畢竟課程學習的時間是很短暫的,課后的領會和理解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對于學生的作業要進行客觀的評價,有肯定、有批評,要中肯也要勉勵。有的學生通過整個階段的練習,已經有了一定控制色彩創作的能力,由單純的模仿、不自覺、被動的作畫狀態進入相對成熟的主動創作階段,能夠主動去思考怎樣運用色彩,能夠創造性地去設計畫面,并由一種表面的視覺感,提升到有感而發的藝術創造沖動。也有部分學生仍然無法擺脫傳統的思維模式,需要給予單獨的指導和充分的時間去理解。
學生作業的具體實施深化階段,要求教師根據學生作業的具體情況進一步啟發引導,學生進行每個習題設計的制作。對學生所選擇習題設計圖的分析,此項教學內容是穿插在每天的課程中不間斷地進行。要發現每個學生草圖的閃光點并提供更多的設計可能。在課程中布置的每張作業完成后,將同學的作業進行逐一點評和講解,分析出作業中的優點和不足,將知識點進行融合、發展和提高。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采取專業教材和專業教學資源相結合的方法。值得推薦的設計色彩課程的教材是寧鋼教授編著的《設計色彩教學》。寧鋼教授是中國當代陶瓷藝術家,原景德鎮陶瓷大學校長,博士研究生導師,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高等學校設計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設計學專家,是設計學專業的權威專家。由寧鋼教授編著的《設計色彩教學》一書為設計色彩課程的教學提供了系統的理論學習與實踐探索的參考。該教材從視覺傳達藝術的基礎理論著手,深入研究了一系列設計色彩領域的重要問題,比如對色彩的物理學、三要素與色彩分析、色彩的表示法、色彩的混合、對比與調和、色彩與生理、藝術創作心理等,對于創新性教學指點了方向,對于高校藝術專業設計色彩的發展提供了方向。
設計色彩課程作為高校藝術專業的基礎必修課程,不是單一的課程,而是與時俱進,與時代發展相結合的一門創新課程。這門課程不僅對于主講教師的創新性教學有很高標準的要求,對于高校藝術專業的學生也是一個很艱巨的挑戰。既要領會設計色彩相關理論知識,還要掌握色彩的情感的表達。并在實際創作的過程中,將色彩的理論知識靈活運用到每個細節中去,在整個作業制作階段鍛煉學生對不同材質肌理進行有創意的應用和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