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倩 河北金融學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迎來了一個飛速發展的階段,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隨之穩步上升,人民的收入水平也逐年增加,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我國原有的房地產稅收制度已經不符合社會發展趨勢和人民的實際需求,稅收制度需要進行調整。當前房地產稅收已經成為地方政府稅收的主要來源,對地方經濟發展有深遠的影響。然而現行的房地產稅收制度下,房地產取得、保有和流轉過程中都面臨稅收問題,給房地產企業等帶來了沉重的稅收負擔,不利于地方經濟的發展。因此分析房地產稅負相關問題,尋找優化房地產稅收制度的方法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
房地產稅收指的是一切與房地產經濟運動過程有直接關系的稅收。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對房地產稅收都十分重視,房地產稅收收入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對國家完成宏觀調控、調整產業結構、促進房地產經濟快速穩定發展發揮重要的作用。稅負指的是因國家征稅而造成的一種經濟負擔,又稱為稅收負擔率,是應交稅費與主營業務收入的比率。在宏觀上指,國家征收的所有稅目稅收收入的總和與國家經濟總量的比值,反映了全國的稅負水平。在微觀上指的是單個納稅人的實際稅負負擔。一個國家的宏觀稅負水平的高低,同國家的財政政策、產業結構的合理性、本國企業的生產效率、進出口水平及國內商品價格等等經濟因素相聯系。
房地產稅收是一個綜合性概念,一切與房地產經濟運動過程有直接關系的房地產稅稅收都屬于房地產稅收,在我國房地產稅收包括房地產業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城市房地產稅、印花稅、土地稅、方向調節稅、契稅、耕地占用稅等。
對房地產企業,稅收制度與個人買賣不同,稅費相對其他產業來說在我國全國總稅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比較大,房地產企業承擔著比較高的稅收負擔。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現行稅收制度的問題。房地產企業所涉及的稅收種類比較多,在房地產經營的各個環節都有稅收項目,比如房地產開發、經營等。這些稅種的稅率比較高,各稅種之間也存在重復的收稅項目等,造成了房地產企業過高的稅負壓力。
二是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在我國當前社會環境中,中部和西部等各地區的收入水平、經濟發展水平等差距過大,同一地區不同城市或者同一城市不同城區、鄉鎮等經濟發展水平也存在差距。當前各地方房地產稅收以政府為主導,根據各地區政府對房地產稅收的依賴程度,在房地產稅收問題上存在不同的稅收方法。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各地區出臺不同的稅收方案來吸引投資,從而導致各區域房地產企業稅負不均衡的問題。
三是稅收費用偏高。與其他企業相比,房地產企業需要承擔更高的稅負壓力,尤其體現在土地增值稅方面。除此之外,房地產企業還需要繳納各種行政性稅費以及事業型稅費等。
房地產稅收負擔高對個人和房地產企業來說,影響不同,相對來說,對個人影響比較小,對房地產企業影響比較大。對個人來說,房地產稅收負擔高,對剛需房影響不大,如果是個人房產投資者,那么在買賣房屋時將更加慎重,會一定程度上降低房屋交易的頻率。對房地產企業來說,影響比較大,主要是兩個方面:
一是影響房地產企業自身的發展。房地產企業是一種重資產企業,企業資金的流轉是否順暢關系到企業能否正常發展。房地產企業承擔過高的稅負壓力,會降低房地產企業的經濟效益,繼而減少投資者的投資熱情,拖慢房地產企業的發展速度。
二是增加了偷稅漏稅等違法操作發生概率。房地產企業承擔過高的稅負壓力容易使納稅人產生偷稅漏稅的心理,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總有部分房地產企業鋌而走險,搞違規操作,并且屢禁不止。
在我國當前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中,很大一部分來源于非稅收入。如果是正常合理有序的稅收,并不會導致房地產企業過高的稅負壓力。因此,規范政府非稅收入,對降低企業稅收負擔有明顯作用。在當前部分地區,房地產經濟比較發達,產業利潤比較高,導致部分地方政府看重房地產稅收收入,加大了房地產企業的稅負壓力,從長遠來看不利于房地產企業和房地產經濟的發展。
當前我國房地產企業過高的稅負壓力主要來自于五花八門的稅收項目,部分地方政府還會在這些項目的基礎上增加新的收稅項目等。在部分收稅項目中存在重復征稅問題,比如土地增值稅和增值稅之間,政府應該完善房地產稅收規定,剔除重復征稅的項目,減少房地產企業稅負壓力。
結束語: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的社會環境催生出新的問題,原有的社會各方面秩序受到沖擊。在這種社會變革的洪流中,如何處理新舊技術和理念等各方面的矛盾沖突,如何把握各階層利益的分配,如何尋找新的平衡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政府和社會共同關注和研究的熱點問題。當前我國房地產企業稅負過高,部分地區稅負不平衡等是實際存在的問題,需要國家進一步研究和創新稅收制度,出臺更科學合理的稅收措施,切實減輕房地產稅負壓力,促進房地產經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