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 周口 466000
護理專業課程設置中,《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這一門課程,經過調查,臨床護理工作中,這一門課程有著極大的影響,如何高情商處理醫患、護患關系成為了探究的重點。這一門課程是從1997年開始進入護理專業的課程體系的,一直以來實行的是課本性學習,很少有臨床護理實踐。隨著護理類專業的發展應用型課程體系構建出現在了我們的面前,如何讓醫護人員正確地掌握和運用禮儀規范,運用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來緩解護患糾紛,是我們高職院校在教學中不斷改革和發展的教學目標。在高職教學過程中培養高素質人才不僅僅是要求學生具有著更高的專業素養,其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們不能只注重理論宣講,而忽視了實踐訓練[2],為了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和教學改革的需要,高職院校的《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這一門科目一定要注重理論實踐相結合實施教學。
課程體系構建是一個不斷探索和發展的過程,需要我們結合教學實際和社會需要進行教學改革和創新[1],在應用型課程體系構建過程中,所應該注意的事項本文分析了以下幾點。
2.1 做好以人為本的中心點 護理專業的學生從本質上來講可以劃分為服務行業,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服務兩個字距離我們是非常遙遠的,畢竟作為學生,現在進行的是專業知識學習,而沒有進行實際操作。這也導致了很多學生在學??荚囍蟹謹禈O高,但是到了醫院的實際操作中卻不能夠拿到一個好的成績。重理論輕實踐是我們實踐教學的阻礙性因素,在應用型課程體系搭建過程中,我們要找好中心點。護理專業的學生要認識到以人為本的中心點,以前護理專業的學生主要面對的是一些疾病,一般是利用我們的專業知識進行完成的,而現在服務的對象變成了人,則需要我們的護理禮儀和人際溝通能力都能夠達到要求,因此,《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這門課程才顯得尤為重要,在實踐過程中,要求學生尊重患者、理解患者,只有讓學生進行了臨床實習之后,才能夠深刻的了解“以人為本”的內涵,所以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安排學生進行醫院見習,如果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在課程設計中,引入標準化病人,實現合作指導的目的。
2.2 遵循“遞進性”原則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護理禮儀的學習和人際溝通能力的提高要遵循遞進性原則,讓學生能夠逐步的了解和深入,而不是單方面追求知識的專業性。我們所說的遞進性原則是在實踐教學中實現知識和操作的遞進,比如說我們在《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這一門課程的實訓過程中,第一步,可以在課前組織學生進行專業知識的相互問答,并對課堂進行前期問題的處理,由學生提出可能會面對的問題,并逐一解決,在此過程中也可以由老師正確引導,比如說老師可以在課前提問,剛住院的患者護士應該怎么樣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呢?想要給患者留下一個好的印象,應該怎么做呢?第二,進行課程演示,讓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合作,實現護理實踐的目的。在這一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或標準化病人扮演護士和患者[3],模擬接待患者的場景,并加大難度讓患者故意“找茬”,從而鍛煉護士的實踐能力。第三,進行相互的總結和溝通,并對課程中所出現的錯誤進行重點分析。在整個實踐操作過程中由理論知識的學習逐步向實踐操作過度,從而提高護生的護理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讓學生循序漸進的進入狀態。
2.3 處理好專業知識和實踐教學的關系 無論是專業知識還是實踐能力,對于學生培養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所以處理好專業知識和實踐教學的關系是應用型課程體系搭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形式多種多樣,參加人員涉及到了各個方面,其中實踐教學中所涉及到的專業知識更是豐富多彩,所以專業知識和實踐教學之間的關系需要老師能夠做到正確把控,無論是重知識還是重實踐都是一個具有片面性色彩的說法,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可以先由老師為學生講解詳細的《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課程中的專業知識。理論教學是基礎,在理論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上課抽查、作業布置等方式來加深學生記憶,在打好基礎之后再進行實踐教學。在實踐的過程中需要讓學生全員參與,尤其是一些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差,那么我們要給他們創造更多的表現機會,在實踐過后,我們要做好善后工作,讓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在實踐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從而實現用理論解決問題的目標。處理好專業知識和實踐教學之間的關系有助于學生主動學習,并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3.1 創新教學模式 在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創新教學模式是我們課程發展的重要舉措,我們所學的《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這一門課程屬于實踐性的課程。傳統課堂上很多老師選擇的是多媒體教學,讓學生通過專業護理人員的視頻來學習護理的技巧,但是學生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實踐的細節性事情,也可能會出現眼高手低的情況,所以我們在應用型課程體系搭建的過程中需要把實踐教學放到課程教學中來,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和問題討論來深入了解專業知識。
3.2 組建優秀的教學團隊 師資力量是課程體系中的中堅力量,優秀的教學團隊對于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都有著極大的影響性,在課程體系搭建過程中,我們需要改變原有老師的教學思維,創新老師的教學認知,為學校的教學團隊注入新的力量。堅持走出去的原則,并不斷地開展研討會,要求老師不僅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更要追求新思想新方式的應用,將教學內容和臨床實踐相互結合起來,從而提高高職院校內部的教學水平,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要求老師不斷的提升自身能力,為培養高素質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3.3 優化課堂教學內容 雖然我們在學習《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這一門課程,但是我們卻不能夠受到教材的拘束,而應該站在優質教材的基礎上,走向更高更遠的地方,在學習這一門課程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來豐富教學內容,通過網絡搜索來提供一些適合課堂學習的教學案例,和活頁教材,在編制活頁教材的過程中,結合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寫出具有實用性、啟發性、先進性特點的優質教材。將校園學習和臨床實踐做到無縫銜接,使學生不僅能夠接受知識教育,更能夠接受社會教育,護理禮儀和人際溝通在實際的護理過程中能夠很好的處理自己與患者之間的關系,所以我們選擇適合的教學內容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社會技能?!蹲o理禮儀與人際溝通》這一門課中不僅涉及到了護士的儀容儀表、禮儀形態、人際溝通等內容,還拓展到了護士的職業生涯,其中包括學習生活、就業、應聘等各種與我們有著直接性關系的內容,所以搭建應用型課程體系過程中需要開設臨床實習的環節,讓學生將豐富的課程內容融合到自己的職業生涯中來。
3.4 制定出適合的教學目標 傳統的課程目標一般是以成績作為衡量標準,比如我們的期中、期末考試。成績對于學生不能全方位的進行衡量,我們應制定出適合應用型課程體系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應該涉及知識、技能、情感等多個方面的內容,所以我們在教學目標制定的過程中可以樹立起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實現綜合素質提高的目的。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有利于我們應用型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所以我們的教學目標應該從技能、情感等方面來凸顯出來,而且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也能夠給學生更多的學習自信。
高職院校開設這門針對護理學生的課程《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是以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作為教學目標的,這一門課程追求知識和實踐相互結合,搭建應用型課程體系的過程中應該走創新發展之路。在教學知識的基礎下改變教學方法、創新教學內容、優化教學目標,望通過應用型課程體系的搭建,能夠推動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學生的綜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