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虹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理念也發生了轉變,如今更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作文水平是語文核心素養的體現,所以教師要重視作文教學。但是,當前小學作文教學存在一些問題,妨礙了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高。筆者根據小學作文教學現狀,提出了運用生活化教學法,提高作文教學效率的策略,供同仁參考。
想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就要重視他們作文能力的培養。但當前的作文教學過于模式化,無法通過作文教學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教師也沒有采用合適的方法引導學生。其實,要提高作文水平,就要重視在生活中積累素材,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和語文核心素養。
一、教師在應用生活化教學法時存在的不足
在當前的小學作文教學中,雖然教師已經有意識地應用生活化教學法,但運用時仍然存在不足,導致學生不能提高寫作能力和語文核心素養。
第一個問題是教師在應用生活化教學法時,沒有很好地貼合生活實際,所運用的例子離學生生活較遠。例如,教師選擇的例子是貼近教師生活的,是以成年人的角度和眼光看世界的。對于學生來說,教師所舉的例子不能引起共鳴,激發不了其寫作欲望。
第二個問題是教師在應用生活化教學法時沒有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生活化教學法,就是讓學生在寫作時盡可能聯系生活實際。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剛接觸生活化教學法時是很難把握關鍵點并創設相應的生活情境的。可能是因為教師和學生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導致教師覺得符合主題的情境,學生卻不理解。例如,寫作“我的夢想”這一文題時,教師所創設的情境是科學家、成功人士這一類的。可是學生的夢想可能僅僅是讓父母開心,抑或是少一點作業……教師和學生對夢想的理解不同,導致教師所創設的情境遠離學生的生活,很難對學生有啟發作用。
二、如何更好地運用生活化教學法進行作文教學
運用生活化教學法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同時也能使教學更富有趣味,但是在教學中,應該怎樣運用生活化的方式引導學生寫作呢?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運用生活化教學法一定要結合生活實際,但不能是教師的生活實際,而是學生的生活實際。上文提到過教師不能很好地應用生活化教學法的原因就是:教師所站的角度和學生所站的角度不同,教師的日常生活和學生的日常生活存在差異。所以教師在結合生活實際時,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例如,寫“我的夢想”這一文題時,教師要盡可能了解學生的想法,指導學生寫作時,可以運用提問的方式,詢問學生最喜歡的事情是什么,以后想做什么。通過問答,既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又能增進教師對學生的了解,更好地指導學生寫作。
其次,運用生活化教學法要盡可能開發學生的想象力,使課堂更有趣,教學形式更豐富。在當前的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一般采取模板化的寫作方式,這一寫作方式雖然能在很大程度上讓學生獲得較高的作文分數,但也限制了學生的寫作思路,妨礙了學生的發展。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時,要充分開發學生的想象力,激發他們的寫作靈感,改變學生套模板寫作的現狀。
最后,教師進行生活化教學時要創設相應的寫作情境。創設的情境要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例如,對于學生來說,日常生活無非就是上課下課,課間與同學玩鬧,課后與父母溝通,完成作業等。在寫主題作文“我的日常”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說說自己課后會去干嗎,或者回家之后會做什么事。對學生進行引導性的教學,給學生創設相關情境,讓學生思考課后做了什么。運用情境創設法能夠使原本枯燥的寫作課堂充滿樂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堂,更重要的是,能促使學生在寫作時結合生活實際,寫出內容真實、具體的作文。
在當前的作文教學中,教師還不能熟練運用生活化教學法,所以在情境創設和結合生活實際上會出現疏忽和漏洞。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教師觀念的轉變,生活化教學法將逐漸適應課堂,作文課堂也將逐漸變得更豐富更有趣,學生在寫作課堂上也能發揮想象力,寫出更多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