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奕萱 河南醫藥技師學院
前言:在藥品的流通過程中,零售藥店是重要的媒介,是藥品生產者與消費者間的連接橋梁,能夠直接滿足消費者的藥物需求。在新醫改政策推出后,零售藥店也可進行處方藥的銷售,表明其與醫療機構具有同等的藥品銷售資質,更加凸顯出零售藥店的重要性。零售藥店在給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著許多經營問題,如管理不到位、相關人員資質不足等,使消費者的用藥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因此,分析零售藥店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并探尋有效的解決對策,是十分有必要的。
“同質競爭”,通俗來講就是“價格競爭”,這是目前藥品零售行業普遍采取的競爭方式,但因很多的零售藥店專業人員不足,素質水平不高,為消費者提供的服務往往難以令其滿意。為吸引顧客,很多零售藥店選擇將藥品價格下調,采用打折促銷、購藥贈禮的方式來提升藥品的銷量。此種方式會使利潤減少,盈利水平不升反降[1]。各零售藥店的銷售沒有個性化特點,店與店之間的差距明顯,導致“同質化”現象更加嚴重。
現今市場上,零售藥店雖多,但魚龍混雜,很多零售藥店的經營都不夠規范,主要存在以下幾點不規范問題:①藥店超出許可的經營范圍。根據我國藥品管理法,藥物品類大致有中成藥、處方藥、甲類OTC藥品、化學原料藥等等,因各類藥物具有較大差異,零售藥店的經營資質必須接受藥監部門的管控,在許可的范圍內進行經營。但許多藥店為了盈利,私自銷售資質外的藥品,使得藥品安全性難以保證。②處方藥無處方銷售。在購買“處方藥”時,應持有專業醫生開具的處方,但許多零售藥店為了利潤,在消費者未能出具處方的情況下,私自將藥品賣出。③藥品購入渠道不正規。部分資源匱乏的零售藥店,在其庫存不足時,會選擇不正規的渠道購入藥品,導致藥品質量參差不齊。④“掛證”現象層出不窮。在目前的零售行業中,合格的執業醫師數量難以滿足數量龐大的藥店需求,部分藥店為了維持“正常運轉”,選擇“掛證”,實際售賣藥品時,沒有專業的執業醫師可以對消費者做出用藥指導[2]。⑤部分藥店不顧法律法規,銷售臨期藥品,甚至將醫療卡變成化妝品、日用品的采購卡。
零售藥店經營中存在的另一大問題是缺乏專業性的人才。在某些零售藥店中,其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低下,甚至還存在非醫學相關專業的人員冒充醫師的情況。藥品是比較特殊的商品,若是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可能會誤導消費者,導致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脅。
現存的大部分藥店,經營模式仍舊比較單一,沒有朝著多元化經營的方向發展。雖少數零售藥店為了拓展業務,在銷售藥品的同時銷售化妝品、日用品,但并未從根本上改變其經營效果。“守舊式”的經營方式,讓很多零售藥店只注重眼前利益,沒有系統的發展規劃,難以形成長久穩定的競爭力。
現今市場上存在很多經營不規范的行為,國家應加強監管力度,對藥品質量、商家資質進行嚴格的審查,確保符合要求。另外,要使零售藥店能夠按照規定進行藥物的采買、貯藏、銷售,并對價格進行調控,避免出現惡意低價競爭的情況[3]。對于違規銷售的行為,要進行依法處置,以示懲戒,以免相關人員抱著僥幸心理,鋌而走險。
零售藥店應該嚴格把控店內人員的專業素養,在聘用員工時,要確保其具有良好的專業知識水平和職業操守,并定期開展培訓,使其能及時更新醫學信息,掌握相關的法律政策。
完善藥品零售相關的法律制度,能夠為零售藥店的經營做出指導,以免“有心人”總想打“擦邊球”。通過法律制度,讓相關人員明確什么事“可以做”與“不可以做”,并言明獎懲制度,讓制度落到實處,以免有人心存僥幸。
大品牌往往更能取得消費者的信賴,零售藥店要想經營好,需重視自身的品牌價值,維護自身形象,做好自身的口碑,贏取消費者的信任,才能被消費者所選擇。
零售藥店在經營時,要表現出“差異”,才能獲取競爭力。對不同層次(不同的年齡、收入情況、病況等)的消費者,進行分析,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特色化服務,形成自身優勢,才能在同行中脫穎而出,從而獲取最大利潤。
結語:藥品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零售藥店作為藥品流通的載體,是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隨著醫改新政策的推出,零售藥店獲得機遇的同時,也迎來了巨大挑戰。面對零售藥店經營中的諸多問題,需采取科學有效的經營對策,以人為本,建立起正確的營銷方式,加強內部管理、提升從業人員專業素養,糾正經營中不規范的行為,才能推動零售藥店長久、穩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