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瑋希 邵陽市高級技工學校
近年,我國職業教育會議上提出了職業教學變革的新的發展目標,暢想規劃了職業教學的前景。國家相關部門一同實施了一百多個專項探究,三十多個項目討論,各單位協同商討,促進職業教學變革。與此同時,對于會計專業技術教學的各類競賽逐漸展開,不僅在組織手法上更具創意,并且在競賽內容上也變得更貼近現實。加入這類競賽,能夠抒發校內師生積極向上、不斷拼搏的理念,也可以作為校內教育成果檢驗的一種手段,也是當代社會崗位中高品質成員培育的關鍵渠道。
技工學校會計專業是按照一般的專業體系規劃的,關注理論教學的完善程度以及體系化,卻和畢業生的專業崗位配合度不足,忽視了理論的實踐性。其對原始憑據、記賬薄、報表制作等實際操作缺乏熟練度及認知,不清晰整個操作流程,僅留有一些書本知識。
一般的教學手法會選擇傳統的形式,例如,直接講解、學生聽講,展開示范、最終模擬,老師在教育進程中注重知識內容的講述,忽視了同學們的實踐能力的培育以及整體素質的提升。
如今大部分的技工學校在其實訓室方面的創建投資不夠,設施較為簡化,有的院校甚至只有人工會計模擬訓練教室,電算化設備不健全,和當代崗位現實的活動氛圍差距很大。有的同學進入單位后,多數工作步驟沒有了解過,相關的軟件也不會運用,這就展露出了校方教學部分的培育與崗位需要脫軌的嚴重問題。
首先,大賽上考驗到的內容要和課上教學的內容相互貫通,把會計的相關課程、技術、作業結合到一起,使學習內容和測試內容相匹配。其次,做到大賽考題、經驗在課堂內實施分享,每個比賽告一段落后,老師開展競賽經驗小組內交流的活動,匯總競賽的內容,尤其是每個關鍵部分的考題,實施分類總結。把技能競賽當做一個平臺,及時調節教育內容,補充教育進程中的薄弱之處,增強教學成果,在提高教師隊伍的專業以及實操技能的同時,爭取把技能大賽總結分享給各個師生,提升會計專業的技術教育品質以及同學們的整體素養。最后,由點及面的做到大賽資源共享,在校方積極指導下,把技術競賽資源為每一個年級分享,持續擴展大賽資源的受眾群體。電算化實訓教室的自習、休息日向每個學生免費開放,大賽相關的軟件和相關的競賽訓練平臺也會實時開放。教師指引同學們加入實訓室,實訓教研室安排坐班老師,令師生可以面對面交換經驗比較技術,努力協助每個學生實踐力以及專業技能的提升,同時挖掘更多的技術競賽潛力成員,使技能競賽的共享和參與性大幅提升。憑借技能大賽,提高系列化的模擬訓練教育,會計專業的實訓教科書相關業務前施加文字標注,此類實訓手段令學生畢業后缺乏文字解釋就不清楚業務的相關內涵,造成理論和崗位脫軌。
技工教學就等于就業指導,所以,技工教學對同學們的培育目的要重點關注在崗位整體的能力培育上,令同學們在畢業后擁有適應崗位的素質,和單位可以盡可能的無縫銜接,貼合單位對人才的標準。要以技能大賽的內容和標準為規范,協調校方、企業人員展開研究,在區域內大量開展校方、企業研討,找到人才培育目的,調節人才培育計劃,健全課程安排。積極探究工學結合的培育方式,其中的重點是課程的創建和變革。要實施教育手段的革新,完成工作任務的同時,模擬現實的工作環境,以學為主,教師為輔,指引同學們在實踐中學習、失誤中學習,感受到工作的真實感,并可以合理協調工作。要關注把素質教學結合工作環境,使同學們在工作中學會計劃,主動學習,積極配合,求同存異,學會尋找隱患以及處理問題的手段,職業素養也可以獲得訓練和提高。要變革測評方式,精進評估辦法,把職業競賽標準結合到日常測試的標準中去,結構融入理論、技術、素養三位一體的教育評估手段,其中評估不但要體現全過程,也要體現課程改革的整體成效。
會計專業大賽和企業的現實活動職位、工作氛圍高度貼合,是在高度模擬的氛圍中實施的。模擬化的競賽氛圍不但能夠增強同學們的專業水準,還可以提升同學們對職位的重視度,進而提高以后的學習動力。健全實訓室的創建,打造手工會計仿真訓練室、會計電算化實踐訓練室、財務監管問詢室等,組成會計職位現實的培訓系統。要把單位的現實工作環境、相關文化以及監管方式引進校內,器材設置和安排要盡可能的貼合單位的現實活動場所,把企業元素帶進課堂,切實保障訓練氛圍貼合企業現實工作需要,既可以做到基本技術的培訓,又可以做到整體職業素養的培育。
技工學校的培育目標是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技能型人才,我國持續的改革開放,對會計專業的人才需求標準較高。校方應配合國家需求,用技能競賽這一渠道促進技工學校會計專業的教育革新,增強人才培育的品質,培育出貼合社會發展的會計專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