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音樂學院研究生部
從這幾年舞蹈興趣班開始逐漸增多的數量上可以看出,國家和社會對普及舞蹈教育的重視。對于現在的家長來說,舞蹈興趣班的意義一是孩子的興趣與喜愛,二是為孩子塑造一個很好的形體氣質,三是通過表演與比賽讓孩子增加自信敢于展現自己,最后是為之后的各大考試爭取到加分點。但其實我們的普及舞蹈教育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寶藏甚至毫不夸張地說是他們可能受益一生的事情,首先就是每個孩子的先天條件是不一樣的,我們可以借助舞蹈教育去幫助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去改變一些外在形象比如:0型腿、高低肩、大膝蓋、脊柱彎曲等等,這些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不會引起家長們的注意,但當他們進入舞蹈課堂時就會顯露無疑,所以孩子在幼時進入舞蹈課堂我們在問題出現時就去解決它是比較容易的,但如果放任這些問題成長壯大等到孩子成年后再去苦惱自卑時,骨骼已經成型那時想要改變就非常難了。所以向大眾普及舞蹈教育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興趣班也是帶給更多孩子自信和新生的藝術殿堂,我們糾正了形體那氣質還會遠嗎?這些都是在舞蹈教育中潛移默化的改變,當孩子們可以自信地在觀眾面前表現自己時,那么開朗、樂觀、自信自然會出現。
舞蹈是人的身體姿態中美的體現,通過科學的訓練能夠讓學生充分了解運用自己的身體,促進身體的靈活性與協調性,增強孩子的骨骼發育、身體素質,從而提高我國學生的健康水平,保證孩子們所應該具備的健康體魄,為未來的挑戰準備好一個強健的身體,并在訓練的過程中對美有一定的理解和認識以及樹立正確的審美觀,以身體教育帶動整體教育。
舞蹈是一種文明,是一種文化精神,它是所有受教育者都有權利去學習的。在西方國家早期的舞蹈是一個自上而下的活動,而在中國的古代舞蹈是自下而上的一種娛樂,最開始是不受上層社會所接受的,但隨著經濟的繁榮發展后不得不說后期的舞蹈是非常受歡迎和必要的一種活動。在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沖刷舞蹈在中國社會不再是人們必要的娛樂活動,那時舞蹈也經歷了一段沉積的歲月甚至差點被新潮文化所掩埋,但它的意義以及對人們思想精神的影響是不會改變的,當舞蹈開始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和創新時,它綻放出了不一樣的絢爛的色彩。但為什么我們的舞蹈會經受如此的波折,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看,比如:美國普及型舞蹈教育,它發展得非常迅速,并且不是作為一門選修課而是必修教育一直到大學為止,這使得舞蹈教育在美國形成了一條連貫的直線,那舞蹈能夠占據這么大的比例除了能夠強身健體、糾正姿態這些身體鍛煉外,再就是非常重要的心靈、思想和意識的鍛煉,去提高學生的智商、情商以及審美意識。從這看出舞蹈在國外從始至終非常受重視,并且他們認為舞蹈有著非常好的教化和釋放的作用,在我國其實從古代便有這樣的思想,但最后卻沒能堅持下來,使得舞蹈逐漸沒落。
在現在的舞蹈興趣班中有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就是大部分孩子和家長堅持的時間不長,隨著孩子的年級逐漸升高學業壓力增大時,舞蹈作為一個需要耗費時間和精力的興趣就會被割舍。當然這個現象給我們的社會和教育體系是直接掛鉤的,針對這樣的現象我們也可以在學校內進行普及舞蹈教育,并且年級越高越應該進行這樣的活動,現在的學業壓力和重擔對于孩子來說是比較大的,再加上同學以及教師之間的溝通和矛盾的沖擊,很容易導致一個孩子的心靈創傷和偏激以及身體上的不良反應,在這時候家長的忽視所造成的后果是無法去彌補的,但如果有一門舞蹈教育去釋放這些累積的壓力的話形勢就會逆轉,舞蹈尤其是班級群舞是非常講究配合、包容以及協調的,在宣泄壓力的同時又起到了運動身體的作用,還會給孩子注入大家是一個要互相幫助和進步的集體意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集體責任感與榮譽感。這種感覺和意識是我們現在孩子所缺乏的,當孩子們都是獨生子是家里的明珠時,就會產生唯我獨尊的霸王心理,當出現一些糾紛和矛盾時這個心理就更為突出。也許有人會說體育課也可以讓人產生集體榮譽感,但體育課和舞蹈課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首先體育課很多是分開活動男生一組、女生一組,在這兩組里的再分小組就是朋友之間的相互選擇,也就是說互相不熟悉或者有些敵對關系的人并不會在一起。而學校里的舞蹈課不同,它是較為公平的一個分配,并不會有那么多的分組合作,那在跳舞的過程中同學們聽著優美的音樂起舞,不僅很好地緩解身體上的疲勞防止出現過度學習下的身體損傷還能和同學拉近彼此的關系,也防止了以后可能出現的社會隱患并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人才。
其實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會使認知能力甚至包括感知、記憶、思維、意志、情感、性格以及品德等方面都有一個明顯的提高,并通過訓練使學生在動作思維、具象思維以及共情能力上有著更突出的敏銳力,所以學習舞蹈的學生會比之其他學生在這些方面有著明顯的差異。因為人類的大腦以及神經系統的發展程度直接影響我們后天的心理發展和行成,如果我們通過學習舞蹈從而去開發和進化我們的大腦和神經系統,帶動激發學生的其他潛能,在舞蹈過程中訓練了學生的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等良好品行,才是真正地為社會提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精英人才。
專業的舞蹈教育是去發現和培養出優秀全面的舞蹈人才,成為社會上舞蹈領域中的各方面頂尖的藝術家,專業舞蹈教育在最開始對于學生的身體比例、形態等有著嚴格的要求。在學生通過考核進入專業院校時便開始了他們的舞蹈生涯,那培養一個什么樣的舞蹈人才以及如何培養都是學校專業教師根據時代的需求以及變化再結合專業知識去進行調整最后制定一份教學大綱。現實社會總會對舞蹈生有一種固有看法,那就是舞蹈生一天的時間都在跳舞,并沒有額外時間去進行“語、數、外”等基本文化學科的學習,也就是世人俗稱“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但如果能看到舞蹈生的課程表就會發現文化課的比例并不比專業課少,學校并不會因為是專業的院校就忽視文化課,并且會隨著年級的增加出現選修課目的就是開發學生的其他潛能。藝術是一個融會貫通的東西,當你在接觸舞蹈之后再去開發像是音樂、文學、繪畫甚至歷史時,你的舞蹈修養、審美意識、專業技能都會有著不同的改變,這樣課程的增設也有助于對學生之后職業的發展和選擇能有更廣闊的道路。除開這些方面,專業院校還開設關于舞蹈專業的理論知識,如舞蹈概論、中國古代舞蹈史、劇目賞析等課程,力求培養出全面發展的舞蹈精英,讓學生們在成才后不僅能教、能演、能侃侃而談關于舞蹈藝術的自己的理解。
在這樣的氛圍下培養出的舞蹈人才,不管是全能類型的人才還是根據自己所長發展類型的人才,都是社會中所迫切需要的精英。不僅專業技能強大還有著良好的藝術、文化修養,并且他們在學校受到的教育使他們有堅定正確的政治觀念,熱愛祖國、社會以及人民,實施著取材于民而服務人民的信念。當有著這樣信念和觀念的舞蹈人才進入社會成為演員、編導、教師等等職業時,他們所發揮的能量是不可小覷的,只要給予他們時間去發展、傳播,假以時日必能為中國帶來更加美好和諧的社會。
從上述中就可了解到舞蹈教育對社會的積極作用以及重要性,不管是普及性舞蹈教育還是專業舞蹈教育,它的最終目的還是服務于社會、為祖國培養優秀人才。就像我們開頭所講教育是讓人明白他的責任和義務去成為一個有用的人,舞蹈教育雖是教育里面分支的分支,但并不影響它在人類教育甚至在社會中是有著相當大的推動作用的。當然舞蹈課程如何科學的安排以及內容如何與時俱進也是舞蹈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在這其中教師責無旁貸,只有能正確科學地引導與訓練的教師才是一個學校所應該去培訓與爭取的,這樣才能在不損傷身體的前提下培養出專業的舞蹈人才和更好地推廣普及舞蹈教育。所以說現在的舞蹈教育之所以能在快速發展,也是因為社會的需要,當它慢慢進入社會、學校的各個角落時,成為人們必備的興趣愛好時,筆者相信那時的社會將煥發出不一樣的光彩,所以在當國家緊抓精神文明建設以及全民素質教育下,我們應該順應大趨勢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積極進行創新吸取各國文化之精華使我國舞蹈教育能夠被更多的人熟知和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