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姝麟
天津財經大學珠江學院
服裝的風格不同、組合與穿著形式不同,都會表現出不同的藝術效果。在服裝設計工作中,服裝面料藝術效果的一次設計不足以滿足消費者需求時,通常會對其進行面料再造,結合材質、色彩、光影和空間等綜合因素,對原有面料進行深刻理解和發展,結合藝術處理方法對其進行再設計,以表達設定的藝術語言和藝術效果,充分發揮面料中潛在的最大美感,同時也可以開發面料的適用范圍,提升服裝設計的空間。
面料再造的目的是更好地展示服裝的個性和特色,使之更具美感。面料再造通過其兩種核心手法——面料拼接和面料染整來表現設計風格的美化。若采用同一顏色,則這兩種手法設計可以提高服裝的質感,并能有效地補充服裝上的留白,為其增加活力;若采用不同顏色,尤其是不同色系、沖突對比較為明顯的顏色,則可以提升服裝的質感,在顏色沖擊中體現服飾特色,搏人眼球。設計師若采用這兩種手法,可以提高服裝色彩的豐富性和服裝整體的立體性,增添服裝設計方案的多樣性,加大服裝設計的創造空間,增加好作品呈現的可能性。
服裝的經濟文化價值的提升與面料再造藝術的發展有著直接的關系。早在工藝美術運動時期,面料再造就已經體現出這樣的價值。隨著19世紀中葉世界上第一臺縫紉機的問世,服裝設計逐漸告別了單一設計,面料再造工藝隨之發展起來,沃斯的設計造型在當時風靡一時,巴瑟爾裙、夜禮服、“公主線”緊身女裝等成為當時高級女裝的象征,受工藝美術運動思潮的影響,服裝設計師的社會地位大大提升,被歸為藝術家行列,服裝價格上升,經濟文化價值均有所提升。之后的新藝術運動、裝飾藝術運動和現代主義藝術運動情況均與此相似。面料再造增加了服裝的美感,使服裝以藝術品的形式出現在大眾面前,廣受追捧,提高了服裝地位的同時也提高了服裝的經濟文化價值。
面料是服裝的一部分,服裝是整個人體的一部分,而人是社會的一部分。首先,要協調面料再造和服裝的統一性,具體表現在服裝的整體色彩和面料的協調上,色彩明暗結合恰當,面料材質相配;其次,面料再造與人體的協調,服裝設計應適應人的穿衣風格和性格特征,表現出服裝的個性化和特色,展示出著裝人的性格特點與過人之處;最后,面料再造要與社會文化、社會環境協調統一,不同場合有不同的著裝要求和特色,面試或者其他隆重的場合著西裝,舞會著禮服。著裝是一門學問,著裝正確會幫助人更快地融入不同的社會場合,著裝不當則會顯得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
功能性為服裝的功能之一。服裝的意義在于御寒保暖、遮羞避目、修飾人體等。面料改造主要是為了提升服裝的美觀性能,但不能因此失去前兩種最基本的作用。設計過程中,為實現面料改造的三種功能,多種因素都應被考慮周全。首先,面料再造應與季節氣候變化緊密聯系,夏天服飾應做到色彩輕淡,材質輕薄,盡量表現出清爽,冬天服裝設計應突出厚重感,色彩也可較濃重,展現出御寒元素。其次,不同場合的服裝設計也應有適當差異。面料再造的過程中在表現服裝功能性的同時還應兼顧其他功能,協調好各項功能間的關系。
一般而言,服裝的一次設計相對簡單實用,缺乏較為復雜的面料再造所有的美觀和藝術價值,藝術內涵得不到發揮和進展。這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設計師的設計過程為藝術的創作過程;二是服裝制作完成后表現出來的在制作方法、色彩、光影、版型等方面的藝術效果。不同的面料都有不同的特質,服裝設計師根據不同的面料可以表達出不同的藝術內容和效果,因此,在面料再造中,若需要達到某種特定的藝術效果,可以將不同的面料進行拼接、縫染等,直到表達出自己喜歡的藝術效果。
加法處理,顧名思義,是指利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在原有面料的基礎上增加一種或多種元素,將質感、肌理、材質不同的面料進行組合,得到一種全新的多元面料的方法。加法處理的主要方法有刺繡、縫飾和粘貼,通過影響人的視覺感受起到強化空間感的作用。加法處理可以加強面料的空間立體感受,且相對來說操作較為簡單易行,故在現在的服裝面料再造技術中得以廣泛應用,使用加法處理對面料的觀感也會有很大提升。
與加法處理相對,減法處理是指利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從原有面料中減少一部分元素,將其抽離出來,使最后的完成品具有原來的一部分特性但又不是完全承繼的方法。減法處理的方法有腐蝕、裁剪、抽絲、撕裂、鏤空等。基于原有面料又高于原有面料,給人帶來一種全新的視覺感受,達到一種特殊的藝術效果,如流行已久的破洞牛仔褲。采用減法設計能提高服裝的立體效果,表現服裝高級感,展現服裝設計的藝術感和殘缺美,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減法處理在時裝中運用較為廣泛。
編結處理是面料再造藝術中的常用處理方法。編結處理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其中步驟多為純手工制作,現在也有很多失傳之處,也正因如此,編結處理法價格十分高昂,一般普通服裝中不會使用這種方法。但是高級定制的服裝或者時裝中會采用這種處理方式,不僅可以提升服裝美感,也可以極大程度地提高服裝的藝術附加價值。
綜合處理指綜合運用以上方法或者更多,改變原有面料,使其藝術價值得以升華的方法。通常綜合處理方法在現實生活中應用極為廣泛,不僅成本較低,而且還避免了服裝的單一性,增強了服裝的復合化風格及特色,極大程度地提高服裝的藝術價值,深受設計師青睞。
面料再造藝術可以應用于整體,也可以應用于局部。在整體設計中全部應用時,可以增加服裝整體的協調統一性,從服裝的領口、衣袖到裙擺,在全身范圍內進行面料再造,將面料再造的藝術效果以極直接的方式進行整體展示,提高了服裝整體的創意與律動統一性,能極大程度上表現出衣服的個性和特色,顯露出面料再造的優點。
根據調查研究,面料再造藝術應用于局部時,應用于服裝的邊緣和中心位置為佳。服裝邊緣包括服裝的下擺、口袋、袖口和領口等。一來,面料再造的過程中可以利用輪廓的寬窄和線條修飾進行調節,增加服裝的特色;二來,可以用面料再造的各處理方法對服裝邊緣做出處理,增加一些刺繡或金屬飾品,服飾便會變得個性化。面料再造的局部應用相對于整體應用的優點在于集中體現面料再造的藝術效果,局部加入的面料再造元素不同于服裝上的整體感覺,極易集中人的注意力,而且能增添服裝的精致感和時尚性。
綜上所述,服裝面料再造可以極大提高服裝的質感和藝術效果,并且在現實中應用范圍較廣。面料再造藝術的應用價值有:美化設計風格、轉變立體造型和提高服裝經濟文化價值。面料再造在服裝設計中的三個原則:協調性、功能性和藝術性。面料再造藝術可應用于整體和局部,這兩部分的應用均對服裝整體的藝術效果提高有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