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縣第三實驗小學
良好的創造思維是提高美術意境的重要途徑,而在現代的美術教育過程中,很多老師一味地追求美術繪畫視覺上的美感,對于學生的繪畫題材和表現方法也加以限制,從而導致大多數學生的畫作千篇一律,缺乏創新性,也正因如此,導致國內出類拔萃的畫作屈指可數。由此可見,在現代美術教育中加強對學生創造思維的培養是具有十分深遠意義的。因此以下將對小學美術課堂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路徑進行探究。
從古代開始,中國教育就比較推崇理論性的教育,有美術特長的學生往往不受老師重視,因而在傳統觀念的限制下,美術創意教學很難開展,其次是家長的不認同,認為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取得好成績,特別是在即將面臨美術考試的情況下,繪畫題材的創新和創意思維的培養可以暫時放在一邊,家長大多支持“考好才是王道”的觀點。由于受學校和社會環境的影響,美術教學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方面開展困難。此外,由于物質條件的限制,許多高中過分強調了智力投入,而忽視了美術繪畫的設備投入,這就導致了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受到限制,教師在缺乏足夠美術題材的輔助下,也難以展開教學,從而影響了美術繪畫的創造性思維培養。
據調查了解,一些學校聘請的美術教師不具備美術教學的素質,只是為了完成課堂教學任務而進行的枯燥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也只是讓學生對繪畫主題進行簡單的描繪,而沒有對學生的主題背景和藝術角度進行講解,以及引導他們發散自我的思維對繪畫主題進行多維度的表現。藝術教師的教學素質能力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美術專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同時,面對當前部分學校美術教學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的情況,學校也未對其進行專門的美術教育培訓,從而影響到美術專業整體教學質量,也難以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開發。
美術教學過程中,應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引導,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藝術創作中來,體會多維繪畫對表現繪畫主題美感的妙處,從而更好地發展自己的創造性思維,提高整體美術繪畫水平。美術教師要主動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不斷創新教學模式,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在嘗試、探索和實踐中,感受創造性藝術創作的樂趣。美術教師應將美術教育的核心素質與具體的教學形式相結合,使學生更好地認識創造思維在美術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比如,給學生提供荷花這個藝術主題,讓學生用不同的藝術手法來表現荷花的姿態,這樣不但可以使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藝術水平,同時也可以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對荷花的姿態進行充分展示,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以生活素材為依據,優化美術創作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與創作活動,從而為提高美術創作思維水平創造良好的條件。透過實踐活動的進行,讓學生能根據不同的繪畫主題,創作出具有創造性思維的作品,從而為優化藝術作品創作的靈動與豐富奠定基礎。例如,在一年級下冊《可愛的動物》課程中,美術老師可以讓學生想象出各種動物的外形特征,并利用卷紙勾勒出它們的主要特征;如果時間允許,教師可以畫出學生畫的畫,讓同學們猜是哪種動物。其次,美術教師還可以組織戶外動物園參觀,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動物的特征,并在了解動物特征的基礎上進行聯想與創造,為整體繪畫質量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
老師應該豐富藝術展示的形式,讓學生感受獨特的藝術魅力。例如,老師可以把學生的優秀作品掛在教室,走廊的墻上,讓不同年級、不同班級的老師和學生一起欣賞,從而提高學生的創作自信心,鼓勵學生創作出更多的優秀美術作品。藝術鑒賞課上,教師還可以開展相關的藝術作品展示活動,讓學生對藝術作品進行評價,了解自己與他人的差距,發現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進。同時,美術教師還應從實踐活動、課堂活動和藝術欣賞三個方面著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激發學習熱情和興趣。指導學生積極參與具體的學習活動,激發求知的欲望和學習的熱情;保證美術課堂活動的豐富多彩,不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保證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目標的實現。
總而言之,在當前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在小學美術課堂上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的融入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將能夠使其綜合素質能力得到提升,使其能夠在多元化的美術學習情境下感知藝術創作的樂趣,進而為促使其發揮創新思維能力參與美術創作的熱情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