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泰龍 黃安妮
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廣西 南寧530031
近年來,移動通信技術不斷成熟,加上各種智能終端的廣泛應用,對于電網企業的發展也提出了新的思路,即移動信息化。當前我國移動信息化技術相對于發達國家來說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發展至今取得的成果比較客觀,并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目前,移動信息化已經在電網行業中普及,并開發出統一移動平臺,為提高電網企業信息化水平,實現各項業務和應用建設的統一管理、統一規范等都發揮了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信息化技術的不斷成熟推動了電網企業向移動信息化發展,并得到了廣泛普及,比如在現場作業方面,已經開始普遍使用移動作業管理平臺,而原有的作業管理系統逐漸被替代。從客戶角度認為現場作業管理系統除了是移動應用以外,其包含的功能還有很多,比如流程、數據、基礎架構等等。從另一角度分析,當前廠商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和擴大產品規模,而且在功能上也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電網企業運營管理中,必須借助不同類型移動應用確保不同作業隊和現場作業的需求,然后將這些所需的基本應用綜合建設在移動應用上,不僅可以降低成本,還可以減少由于運營模式發生變化而對電網企業自身帶來不利影響。同時,在商務智能方面,已經被越來越多電網企業采納,并成為部門管理人員作出科學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也方便管理人員及時了解日常業務運營的信息,提高管理水平。移動商務智能將電網企業操作、操作數據等進行整合,還可以實時查詢關鍵績效指標的主題和看板,只需要借助移動設備搭載的預測應用就可以較為準確的預測和深入挖掘各項業務。此外在移動終端數據傳輸方面,實時傳輸、接受以及保存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無論是對現有的通信基礎網絡還是存儲技術都產生了極大影響,也成為技術方面的挑戰。由此可見,電網企業目前的發展趨勢是朝著更高水平基礎網絡架構、實現新一代數據壓縮/解壓縮算法對各類數據進行整理和處理以及分布式存儲和分布式系統實現對數據的有效分析的方向發展,并且電網企業的移動信息化水平會呈現出飛速發展的態勢,以便更好的應對信息化技術快速發展的趨勢以及電網行業發展的需求。
2.1 電網企業移動信息化建設技術路線 近年來,電網企業得到進一步發展,其移動應用涉及的范圍不斷擴大,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數量需求,電網企業應該加快移動信息化建設的多元化發展。同時,通過統一移動開發技術、移動應用建設標準、管理標準等,合理控制電網企業移動信息化建設所需的成本投入,提高移動信息化建設效率。通過對相關文獻查閱和實踐研究提出“統一移動平臺+應用”的模式。在建立統一移動平臺中需要電網企業借助互聯網技術,并對移動平臺進行標準化管理,再規劃和開發移動應用,促進電網企業信息化建設步伐。同時,利用移動平臺可以對移動應用進行科學有效管理和安全性能保障。對于電網企業來說,建立統一移動平臺的重要意義就在于實現統一開發標準、一次開發多個平臺自動適配,同時實現對移動應用的統一管理、統一安全規范以及接入標準等,不僅使電網企業各項工作流程更加規范化、標準化,而且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切實滿足電網企業的個性化和可持續發展,這也是基于信息化科技電網企業發展的必然結果。
2.2 移動信息化建設總體架構 “統一移動平臺+應用”模式中,其整體架構主要包括用戶層、移動終端層、網絡層、移動平臺層和業務應用層,實現對企業、用戶以及各項業務的綜合整合。在整體架構中,
電網企業將移動平臺定位在基礎平臺,從而確保業務流程、移動應用建設的規范化開展,同時也為用戶、內部員工等提供多項基本服務。業務應用層主要的功能在于支撐電網企業的生產、營銷以及物資等業務管理移動系統,比如生產安全管理系統,而網絡層是重要的網絡通道,只有在網絡通道的支撐下才能將移動終端接入移動平臺和移動應用中,包括的方式有2G/3G/4G或Wi-Fi;終端層主要是手機、電腦或手持終端等,功能在于收集和處理產生的數據信息;用戶層除了電網企業的外部客戶外,還有內部員工、合作企業以及供應商等。由此可見,電網企業的統一移動平臺綜合了企業內部的各項業務、各部門人員以及用戶等,實現綜合化統一管理。
3.1 電網營銷應用 目前電網營銷系統已覆蓋現有業務流程,但由于網絡限制,外出辦公的工作人員無法訪問內部網絡,無法及時獲取系統相關信息,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移動電網營銷實現現場終端與后臺電網營銷系統間的無縫連接,一線作業人員通過訪問移動營銷,實現快報快裝,提升工作效率,用電用戶通過移動營銷實現電費查詢、電費繳費、服務咨詢、電費抄表等功能,極大提升客戶滿意度。
3.2 電網生產和運營維護應用 運營和維修人員可以根據移動終端,從業務系統查看巡視和檢修的內容。根據相關的數據顯示,進行巡視和檢修的工作,還可以對檢修過程當中的各種信息進行記錄,檢查具體的操作步驟以及過程當中出現的異常情況和各種隱患。在維修人員操作結束以后,現場的人員將記錄的信息傳回業務系統,實現對整個過程的監視和把控。
3.3 電網搶修的服務 電網公司應用電網搶修軟件,居民和一般的工商業用戶可以在出現電網故障的時候,通過軟件和電網企業取得聯系,填寫具體的故障類型、住址以及聯系方式等信息,生成搶修單。電網公司派維修人員進行維修。維修人員可以根據搶修單對故障的原因進行初步判斷,根據用戶的位置調配搶修的車輛,縮短搶修的時間,讓用戶盡快恢復正常的生活,簡化服務的流程。
4.1 電網企業移動信息化存在的安全風險 電網企業的移動終端層主要存在的安全風險在于移動應用方面,很可能發生數據被盜取、程序破解或者被病毒感染等安全風險。
4.1.1 數據被盜取 在移動終端發生數據被盜取風險時,主要是因為移動終端設備加密算法強度不足,被盜取業務數據的風險可能性很大,或者還會受到各種攻擊風險,比如偽造身份越權訪問等。
4.1.2 終端應用程序被破解 網絡具有共享性,在某種程度上會存在終端應用程序被破解或篡改的情況,而且在一些非必需終端應用程序中也會有很大可能被嵌入惡意插件。如果不能及時發現,會發生嚴重的安全問題,比如強制運行惡意程序,會讓非法侵入人員讀取應用程序中的數據,甚至會通過終端向主站應用層發起攻擊,帶來更嚴重的安全風險。
4.1.3 終端系統被病毒感染 目前,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也使得移動終端無線通信方式的多樣化發展,這就增加了濫用數據接口的風險,而且很多惡意軟件的隱蔽性較強,可以通過各種渠道方式進行惡意傳播,甚至還會造成終端應用程序癱瘓等嚴重問題。
4.1.4 終端物理設備丟失 存在這一風險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移動終端具有便攜性,很容易被盜取,從而增加移
動終端的數據被非法訪問的安全風險。
4.2 針對電網企業移動信息化安全性提出的防護路徑
4.2.1 身份鑒別 為了保證移動終端成安全性能,可以通過強化移動終端身份識別機制、開機PIN碼、生物特征驗證等方法,防止非授權用戶隨意使用終端的問題發生,從而避免終端設備或主站應用層存在被非法破壞的安全問題。
4.2.2 加強補丁管理 因為移動終端系統中和程序中經常會存在各種漏洞問題,增加被非法侵入的可能性,這就需要技術人員定期對存在的漏洞問題進行檢查、統計和更新,如存在高危漏洞可以采取強制隔離的措施,避免黑客或惡意軟件存在盜取或篡改終端系統中數據信息的問題。
4.2.3 加強非法入侵防范 加強非法入侵防單需要嚴格限制企業移動終端外部數據接口(比如USB、藍牙等),并針對移動終端應用建立白名單機制,從而加強系統防性能。
4.2.4 加強惡意代碼防范 針對惡意代碼侵入問題,可以根據終端系統選擇殺毒軟件客戶端,需要定期更新惡意代碼庫,加強對各種病毒、木馬等的防范能力。
4.2.5 安全準入管理 移動終端系統必須加強安全準入管理,比如采用防泄密工具,尤其需要對敏感數據進行加密處理,保護重要數據信息不被盜取。
綜上,移動信息化已然成為電網企業發展的主流,在電網企業當中有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但是我們需要正視移動互聯網安全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難題,會對電網企業的整體安全、信息傳輸以及終端設備和應用使用安全等帶來安全風險。因此,電網企業要加強對移動信息化的建設和應用,同時針對應用當中存在的安全風險進行分析,制定相應的安全策略,從而提高電網企業移動信息化的安全水平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