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薩如拉
通遼職業學院 公共教學部 內蒙古 通遼028000
本文為高職英語教師在現代教育技術廣泛運用的環境下,如何有效融合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提供了借鑒和經驗,引導教師要擅于利用、挖掘豐富的教學資源開展教學活動;要擅于模擬現實語境輔助教學,把學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學習英語;建議教師要用心學習現代教育技術,制作微課幫助學生自學、課前預習及課后復習;建議教師要跟上時代步伐,利用網絡等先進科學技術改善師生雙邊互動關系,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在教師怎樣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使學習者實現學習方式的變革,從被動接受學習到真正轉變為自主學習和有意義學習;創建信息技術環境下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課堂教學結構還需進一步深入研究。
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教學資料及信息資源。在傳統的教學中,這些信息資料大多是通過書本、相關教科書等參考材料獲得,來源有限,而且缺乏靈活性、方便性,勢必具有局限性。而現在計算機的網絡化和存儲手段相結合,為教學提供大量的信息資源,并配備各種教學軟件方便教師教學,如網絡視頻、歷史資料、課件等,有利于教師更好地開展各種富有創新力的教學活動。例如教師在課堂導入模塊時,就可以靈活運用多種現代教育技術的導入方式。比如:(1)播放視頻和歌曲,情感融入。優美的旋律、愉悅的節奏,既放松師生身心,拉近師生距離,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課文的教學定下基調,做好鋪墊,讓學生盡快投入到學習中來。(2)利用幻燈片等電教手段導入。如點擊英語第二冊中有篇課文講到了運動,我把a football、a bad minton,a volleyball等幾張幻燈片逐一呈現在屏幕上,同時配上錄音,這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課前并布置學生拍照,記錄生活中的點滴,并讓學生就這些內容在課堂上展開討論,交流學習,突出上課主題,把學習和生活緊密結合,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3)制作多媒體課件復習導入。在講新課前,教師先做好課件利用“頭腦風暴”復習一下本課程的相關詞匯、句型,讓舊知在頭腦中閃過一遍,承前啟后,有利于拓展新內容的學習,達到溫故而知新的良好效果。
這種方法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現實情境借助信息技術處理后在課堂上播出,通過模擬現實語境組織課堂教學的方式,學生如同進入真實的語言環境,在特定的與計算機交互過程中完成指定的學習任務,以此達到教師布置的某個預定教學任務,可以更直觀地感受真實情境,這樣易于學生理解,方便師生間的溝通,學生的注意力得以高度集中,情感得以真正感悟,通過這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強教學的效果,對于教師來說是更有利的教學手段。一般教師平時在使用此方法時可以使用的形式大致有:畫面定格、畫面慢放、循環播放等。這種直觀新型的知識表達技術超越了時間和空間、靜止和運動、語言和形象的障礙,能模擬現實情況下難以實現和完成的任務,變靜態為動態、變抽象為形象,它是常規教學手段所無法比擬的。例如,在試聽媒體的輔助下,模擬國外生活或學習情境(如在街上乘坐公交車、在商場購物、在學校學習等),模擬現實和現實外國人進行交流訓練,真實提高學生自身的口語水平。學生通過此模擬的語言情境感受,方便以后更好地適應真實的英語現實環境,尤其對于職業學校學生,幫助其今后所從事的各類職業能適應國際化發展需求,而這種利用信息技術的訓練方式,對于學生的適應能力、交際能力有著很大的幫助,可見,信息技術在職高英語學習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微課一般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律,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它包含與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課件素材、練習測試、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與傳統的教學課件、課例還是有區別。可以以教學視頻為載體,學生也可以在手機或電腦等技術設備上直觀地觀看學習,方便反復理解和解惑。微課的教學時間較短,它的核心內容離不開教學視頻,微課時長一般控制在5~10 min,教師在制作微課時可以針對某一個知識點重點制作講解。微課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學生按照自己的學習進度進行預習,有利于學生課后進行復習,補缺補漏。從另一個層面來看,“微課”也是課堂的延伸與拓展,有利于學生學習、了解更多的相關知識與文化,在極大程度上支持了“反轉課堂”的進行,節省了課堂時間,使師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時間應用于交流與互動,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作為高職院校教師應該 進一步提高自身的微課制作業務水平,迎合社會和時代發展的需要。
作為當今高職院校的教師,信息化時代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接受新的事物,學習新的教學技術,而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更應該接近國際化,適應時代的變革,懂得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技術,加深和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從而促進師生間的互動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能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學習更有代表性和實踐性,更好的教學手段能幫助學生切實掌握職業技能,流利的英語口語表達和精通的語言理解能力能幫助他們在自己的專業中更好發揮自己的優勢。另外,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還可以利用“學習通”平臺給學生布置相應的作業,讓學生獨立完成作業并進行網上批改,使學生及時了解知識掌握情況,讓老師輕而易舉地在網上檢查學生完成作業情況,方便快捷,進一步節約教師批改作業時間,把更多時間投入到有效教學研究和實踐中去。這些都是信息技術促進的師生間的良性發展,也很好地改善了師生之間的關系,促使新型的師生雙邊互動關系更和諧、更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