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司坤
據多家美媒報道,美國國務院周六警告稱,居住在中國或前往中國的美國公民可能面臨來自中國“任意執法”的風險,包括拘留和禁止離境。
“美國公民可能在無法獲得美國領事服務或有關其涉嫌罪行信息的情況下被拘留,”美國國務院11日在一份向美國在華公民發出的安全警告中稱,美國公民可能因與國家安全有關的原因面臨“長時間的審訊和拘留”。聲明還補充說:“(中國的)安全人員可能會因發送含批評中國政府內容的私人電子信息而拘留和驅逐美國公民。”
美國彭博社12日稱,該聲明中沒有給出具體的例子,美國國務院也沒有說明是什么引發了安全警報。英國路透社12日稱,美國務院發出安全警報之際,正值中美兩國在新冠肺炎疫情、貿易、香港國安法等問題上加劇緊張之時。該媒體特別提到,華盛頓和北京近日發布了針對對方官員的簽證禁令,這凸顯出兩國關系的惡化。
對于美國國務院在警告中提到的中方“任意執法風險”,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李海東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根本是無稽之談。“如果有外國公民在中國被抓,一定是被發現有無可否認的、確鑿的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的行為,”他說道,“如果只是因為說了兩句風涼話就被抓,這跟中國現有的國情是相背離的。”李海東評價稱,美國國務院的這一警告是故意把中國的行為方式向美國公民進行扭曲性解釋,是在美國公眾中制造和煽動恐華的氛圍。
對于美國國務院在當前中美關系日趨緊張的節骨眼上再度釋放消極信號的做法,李海東認為,美國務院刻意塑造中國的負面形象,本質上是在為特朗普政府敲打中國,渲染“中國威脅論”推波助瀾,從而在年底大選的背景下,為特朗普政府一塌糊涂的國內治理找到一只外部的替罪羊。李海東還認為,此舉通過阻礙兩國間人員的正常交流,以服務于在當前美國政治精英中彌漫著的對華脫鉤需要。
美國也不是首次發布針對中國的所謂警報。2018年12月和2019年1月,美國國務院曾兩度提醒國民“赴中國旅行時保持謹慎,因為有可能受到無緣無故的審訊或拘留”。本月初,“五眼聯盟”的另一個成員澳大利亞也發布了新的赴華旅行提醒,警告本國公民在中國大陸可能面臨任意扣押。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強調,中國政府一貫依法保障在華外國公民的安全和合法權益。在華外國人只要遵紀守法,就完全沒必要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