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Livemint網站7月11日文章,原題:武漢顯示新冠病毒之后經濟如何復蘇重啟經濟3個月后,武漢不均衡的復蘇讓人們一睹各個城市在遏制新冠疫情之后回歸正常的艱難之路。
4月8日武漢結束封鎖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勝利的時刻。盡管工廠和辦公樓很快就復產復工,但消費者回流的速度更慢,結束76天封鎖的當地居民仍然小心謹慎,繼續在家做飯和上網購物。
“武漢和中國其他地區的經濟發展軌跡表明,后疫情時期的恢復將是很快的,盡管是在雙軌道上發展。”中國民生銀行研究員溫賓(音)說,“在經濟復蘇過程中,小規模感染可能會繼續出現,但不會影響整個經濟的發展勢頭。”
武漢地鐵的客流量仍不足疫情之前的一半,不過正在穩步回升。當地汽車經銷商4月對彭博社說,疫情過后人們對汽車的需求強勁。
余陽(音)擁有一個生產速食熱干面的工廠,該廠銷售量已經恢復到疫情之前每天7000到8000碗的水平。隨著更多的人開始在網上訂購熱干面,他已經將業務擴大到長沙。
根據當地海關數據,武漢5月份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9.3%,增速排名全國第4。防護裝備和醫療物資的訂單推動了海外銷售量的激增,其中口罩和其他紡織品增長了7倍。武漢還是眾多科技公司所在地,當地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等機械設備的進口量在5月增加了21%。
但依賴消費推動的產業出口商正在遭受痛苦。武漢一家主要向航空公司和賓館出售紙杯的紙塑彩印公司表示,8月之前都沒有來自美國、歐洲和東南亞的訂單。
然而,對于生產頭盔和電焊面罩的武漢威和光電有限公司創始人姚軍(音)來說,前景更加光明。來自南美的防護裝備訂單已經翻倍,而美國和歐洲工業客戶也沒有大幅度削減訂單。“現在生意非常好,”姚說,“武漢終于走出了病毒的陰霾。”▲
(陳一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