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代傳播技術的發展,人們迎來了依托互聯網技術、數字技術等進行傳播的新媒體時代,這對圖書館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圖書館的服務職能正逐漸被削弱。對此,圖書館作為社會上的重要文化陣地之一,如何在新媒體時代深化讀者服務,找到更為有效的服務路徑,就成為我們必須要探索的問題。本文分析了新媒體時代對圖書館的影響以及新媒體時代圖書館服務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對其讀者服務深化的路徑展開探討。
關鍵詞:圖書館;讀者服務;新媒體
1 新媒體時代對圖書館產生的影響
新媒體時代帶來了新的傳播技術、傳播形式,信息傳播的渠道也更為多樣。這使得社會中的文化服務日趨多元化,人們對文化服務的豐富性、體驗性要求更高。這一變化對圖書館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新媒體改變了讀者的閱讀需求。新媒體技術的出現對社會文化傳播產生了諸多影響,這其中最為顯著的就是電子信息的出現使信息的載體不再局限于紙質媒介。依托互聯網的電子圖書、電子文獻資料等大量產生,人們已經無需再通過紙質圖書的閱讀來獲取間接經驗,而是可以隨時隨地的利用計算機、手機等查閱并閱讀電子資料。且由于電子圖書在傳播上的便捷性和不受時空限制的特點,人們越來越習慣電子資料的閱讀,這使得讀者對電子圖書、文獻的需求越來越大。
其次,新媒體改變了讀者的服務需求。一直以來圖書館都以為讀者提供文化服務為主,讀者需要在圖書館才能享受到圖書借閱服務。但新媒體時代,網絡的高度發達使得人們可以借助各種新媒體如微博、微信、新媒體平臺、社交論壇等自助進行文化交流與文化內容獲取。讀者更享受互聯網上豐富多彩的文化內容形式為其帶來的視覺、聽覺體驗以及網絡交流互動中的文化傳播參與感。這一現象使得圖書館的文化服務職能逐漸削弱,已經無法滿足現代讀者自由化、個性化的文化服務需求。
再次,新媒體改變了圖書館的存在意義。一直以來圖書館都是文化服務的主要陣地,其存在的價值就是為社會提供文化傳播服務。但新媒體時代互聯網承接了圖書館的大部分服務職能,所以圖書館在新媒體時代存在的意義就從以往的為社會提供文化傳播服務逐漸發生轉變。當前,圖書館更多的是需要幫助社會構建一種文化氛圍。
第三,新媒體改變了讀者的閱讀習慣。隨著互聯網、電腦、手機等的高度普及,現代讀者利用電腦和手機進行閱讀的比例越來越高。數字媒介已經迅速融入了人們的生活,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因此,現代讀者更習慣利用電子媒介進行閱讀,紙質圖書的讀者越來越少。同時新媒體閱讀的便捷化,使得人們可以利用自己的閑暇時間隨時隨地進行閱讀,讀者閱讀的時間越發碎片化,以往在圖書館進行集中閱讀的人也越來越少。由此可見,圖書館為讀者提供閱讀服務已經不再符合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
2 新媒體時代圖書館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在新媒體時代許多圖書館都開始針對新媒體帶來的各種影響展開服務改革,也已經在電子圖書、文獻等資料上加大供應力度,積極開創網上查閱、網上借閱服務,但從實際效果看卻并不理想。通過分析,我們仍能從圖書館服務中發現許多問題。
2.1 電子文獻資料形式過于單一
雖然許多圖書館都開始進行電子文獻資料庫的建設,但只是單純的引入紙質圖書的電子版。文獻內容的形式仍主要以文字為主。而現代讀者對文化內容的需求是多元的,視頻資料、音頻圖書資料等都有大量的需求。因此圖書館所提供的電子文獻資料服務在內容形式上過于單一,無法滿足現代讀者多樣化的文化內容需求,同樣也無法帶給讀者更優質的文化服務體驗。
2.2 網絡圖書館服務功能體驗性差
新媒體時代圖書館服務深化的最主要途徑就是順應時代潮流以及讀者的習慣創建網絡圖書館,將線下圖書館的文獻資料、借閱服務等向網絡進行遷移,以滿足現代讀者利用網絡進行資料查閱的需求。但從實際情況看,許多網絡圖書館的用戶服務體驗較差,其原因在于網絡圖書館在服務功能建設上缺乏人性化,同時也未能充分結合現代讀者的服務需求。例如線上查閱繁瑣、搜索功能不完善,線上借閱流程繁瑣,缺少互動反饋功能模塊等。這些問題都對圖書館服務的進一步深化造成阻礙。
2.3 圖書館服務意識差
圖書館作為社會文化服務性場所,長期以來提供的都是圖書查找、借閱的服務,在此過程中圖書館管理人員只需要按照工作流程做好自己的工作即可。其服務功能更多由圖書館及圖書館內的藏書來實現,工作人員所提供的服務甚少。這就導致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偏低。而在新媒體時代,線下圖書館的服務功能被削弱,網絡圖書服務更多依靠的則是工作人員,如優化網絡服務流程、與讀者進行交流互動、為讀者提供人性化服務內容等,都需要通過工作人員來實現。但受以往工作模式影響,現代圖書館工作人員服務觀念一直未有根本性轉變,整體服務意識較差。
2.4 與新媒體的結合程度較低
當前許多圖書館應對新媒體傳播的主要途徑就是打造網絡圖書館,而與新媒體的結合則較少。一些圖書館雖然也有用到新媒體,但也僅限于利用新媒體進行宣傳推廣。新媒體的諸多功能如互動交流、社群創建等都未得到充分應用,導致圖書館在新媒體時代的服務深化一直未有明顯突破。
3 新媒體時代圖書館深化讀者服務的改善性路徑
新媒體時代為圖書館發展提供了強大技術支持,因此圖書館應充分把握機遇,加強對新技術的應用,以技術引領服務,以讀者需求轉變為導向,加快自身服務深化,以為現代讀者提供更優質服務。
3.1 樹立新媒體思維,轉變服務理念
新媒體時代讀者的在文化傳播中的位置已經發生了根本性改變,擁有了更大的內容選擇權和傳播權,所以圖書館以往在文化服務上的主導性作用已經被削弱,需要切實以新媒體思維來創新服務理念,轉變自身角色,真正將讀者放在服務的核心位置。
首先,應以新媒體的交互性提升讀者的參與度。新媒體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傳播的雙向性。在新媒體時代,讀者可以自己借助新媒體進行意見表達和文化傳播,所以讀者的主體意識不斷增強,參與文化傳播的意愿日益強烈。在此情況下,圖書館服務的深化需要借鑒新媒體的交互性特點,重視讀者的主體地位。在服務上注重通過新媒體技術的應用來形成多種形式的文化信息,吸引讀者與圖書館產生互動交流,從而在互動中更好地實現圖書館文化傳播的服務功能。
其次,應以新媒體的開放性思維來營造社會上良好的文化氛圍。在新媒體時代,圖書館更多的需要通過自己的服務深化來幫助社會營造出良好文化氛圍。在這一方面,圖書館應以新媒體的開放性思維為指導,不斷擴大自身服務的輻射范圍。如運用新媒體技術挖掘現代讀者需求,然后根據讀者需求優化服務體系,豐富服務類型,以提升服務針對性,使更多讀者都能夠在圖書館的新服務中得到需求滿足,從而擴大圖書館影響力,發揮其文化引導作用。
第三,應以新媒體都共享思維提升服務在讀者中的親和力。新媒體時代是一個信息高度共享的時代,其依托新技術打破了信息傳播上的時空局限,使讀者在信息獲取上更為自由。對此,圖書館應打破以往服務壁障,以共享思維構建起與多領域、多學科相互聯通的網絡共享空間,以加強讀者在多領域、多學科間進行信息交流的引導,從而使圖書館服務符合現代讀者自由化的信息需求,提升自身服務親和力。
3.2 加強對新技術的應用,優化服務內容
新媒體時代各種新技術的應用極大提升了社會上的文化服務能力,為人們創造了更加豐富多彩的服務形式。因此,圖書館在新媒體時代服務的深化同樣離不開對各種新技術的應用,并以此來優化自身服務內容,帶給讀者更加良好的服務體驗。一方面,圖書館應在網絡圖書館服務上通過新技術對檢索平臺進行整合優化,以提高圖書館網絡檢索服務的人性化。例如可以運用聯機公共目錄檢索系統與網絡上較為成熟的圖書網站進行雙向互檢和互引,使讀者從這些圖書網站如豆瓣、當當網等可以直接檢索到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并閱讀圖書的相關簡介,進而豐富讀者的檢索借閱渠道。同時還可以與各大搜索引擎網站如百度、谷歌等進行聯通,并引入計算機算法,根據網絡上讀者的檢索記錄以及在圖書館的借閱記錄來獲取讀者閱讀偏好,進而有針對性的為讀者進行圖書推介。此外還可以與多端融合,實現圖書館網絡服務的手機、電腦、閱讀器等的多端共享,使讀者的閱讀更為便利。另一方面,圖書館應依托新媒體時代的互動交流技術打造與讀者的互動交流平臺。如在網絡圖書館開辟專門的論壇,供讀者直接進行互動交流、圖書分享、信息咨詢。同時圖書館也可以以此構建起自己的讀者社區,定期根據讀者需求組織書友活動,以豐富讀者的文化生活,加強讀者與圖書館之間的聯系,以便在互動過程中更深入的了解讀者,從而為服務的進一步深化提供依據。
3.3 加強與新媒體的融合,營造全媒體圖書閱讀文化氛圍
新媒體時代以新媒體技術和新媒體為代表,體現了人類社會文化傳播的更本性變革。當下,新媒體已經廣泛融入的人們的生活中,所以圖書館的服務深化必須把握這一形勢,深化與新媒體的融合,從而營造出一個全媒體閱讀文化氛圍。首先,圖書館應以新媒體時代讀者的需求和特點為出發點優化自身服務模式,使自身服務向新媒體所提供的服務逐漸靠攏,以迎合現代讀者的需求。例如在圖書文獻資料的形式上應進一步拓展出音頻、視頻、圖文等多種形式,同時研發更多符合讀者碎片化閱讀習慣的文化產品,從而使傳統圖書完成新媒體時代形式上的轉型。其次,要在新媒體平臺上積極開辟新的服務陣地,以拓展自己服務的延伸范圍。如利用微信、微博等打造圖書館新媒體文化傳播平臺,完成新媒體上的圖書推介、借閱引導以及雙向互動,開辟圖書館與讀者聯系的新媒體陣地。再比如利用自媒體平臺今日頭條、抖音等在社會上發起各類文化活動、提供圖書咨詢服務等,利用新媒體的影響力在社會上營造良好閱讀文化氛圍。
綜上所述,新媒體時代對圖書館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其改變了讀者的需求、習慣,削弱圖書館服務職能,圖書館的存在意義也相應發生轉變。但同時這也是圖書館發展的一次全新機遇。要把握好這一機遇,就需要圖書館轉變服務理念,強化服務意識,以新媒體思維為指引,積極運用新媒體技術,加強與新媒體的融合,如此方能不斷深化自身服務,提升服務質量,拓展服務范圍,從而為社會營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圍,實現自身在新媒體時代的全新價值。
參考文獻
[1]舒蓉,陳穎,管鳳貞,劉小瑛.基于新媒體時代讀者閱讀需求變化的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研究——以福建醫科大學圖書館為例[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20(04):97-101.
[2]潘萍.新媒體背景下圖書館深化讀者服務工作思考[J].蘭臺內外,2019(13):48.
[3]向海燕.新媒體環境下圖書館如何深化讀者服務[J].貴圖學苑,2018(01):54-55.
[4]李冰.新媒體時代讀者閱讀方式與圖書館服務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17,14(22):253-254.
[5]彭瑩.論新媒體時代下的圖書館讀者服務新舉措[J].新聞研究導刊,2014,5(05):68+127.
作者簡介
張春林(1976-),男,漢族,廣西賀州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