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計劃經濟時期,國有企業剝離辦社會職能是國企改革的必經之路,越早剝離社會職能,越能盡快為企業瘦身減體。本文概述了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重點探討了國有企業剝離辦社會職能的策略,旨在說明剝離辦社會職能的重要性,以期為國有企業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國有企業;剝離;社會職能;策略
1 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概述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在一定程度緩解了地方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局面。社會職能作為國有企業特定時期的產物,國有企業承擔了部分社會職能,如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供水、供電、供熱、供氣及物業管理的統稱),企業自辦的醫療、教育、消防機構,市政及文化體育設施,社區管理,退休人員管理與服務職能等公共服務體系。這些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負擔沉重。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國有企業要做大做強,必須盡快做出轉變思路將社會職能從國有企業中剝離出來,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是大勢所趨。因此,研究國有企業剝離辦社會職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 國有企業剝離辦社會職能的策略
2.1 目標明確做好溝通
國有企業剝離辦社會職能要理清思路,明確目標,以剝離辦社會職能“1+10”政策文件為依據,以徹底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應交盡交、“兩個不得”為目標,在此基礎上做好職工和家屬的引導和溝通工作,爭取職工及其家屬的理解和支持,才能順利推動剝離辦社會職能工作的開展。在具體做法上,國有企業應注重對剝離辦社會職能的宣傳,讓企業職工及其家屬了解剝離辦社會職能是新時期國有企業發展的重要舉措,確保政策家喻戶曉,為后期做好“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奠定思想基礎,與此同時,還要多多學習借鑒其他兄弟單位的做法,汲取有益的經驗,助力剝離辦社會職能工作的有效溝通。
2.2 以人為本安置人員
國有企業剝離辦社會職能涉及的人員眾多,在實施過程中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對相關從業人員進行合理妥善安置,要綜合協調人力資源、財務資產、群眾工作等部門,對涉及的職能及機構數量進行清查,充分尊重相關人員的個人意愿,在此基礎上結合從業人員的年齡、學歷、專業等妥善安置人員。在具體做法上,對于職工分流安置工作,可成立專項工作小組,細化人員安置方案,通過人力資源輸出、技術服務等方式,多渠道、多路徑安置相關人員,積極消除職工在身份、崗位、待遇、成長通道等方面的顧慮,保證職工隊伍人心不散、隊伍不亂、總體穩定。,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
2.3 機制創新推進實施
國有企業剝離辦社會職能工作的實施,還應在通過機制創新推進實施,以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一是要進行激勵機制創新,要堅定不移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可以發揮技術、設備、激勵機制優勢,集中精力發展主營業務,加快推進實質性進展。二是堅持競爭機制創新,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需創新競爭機制,對社會職能人員堅持競爭上崗,針對個別特殊困難人員,爭取個性化支持,優化人力資源結構,確保辦社會職能分離移交的節奏和質量。三是圍繞“交得出、接得住、行得穩、可持續”,堅定落實部署要求,按節點完成各項工作。做好協調配合工作,推動接收單位管理職能、業務運營到位,通過價格聽證會,加強政府價格主管部門與社會各界的溝通與聯系,規范運營。就居民關心的繳費、服務等熱點問題,加大宣力度,引導居民合理用能。
2.4 責權明確多方協作
國有企業剝離辦社會職能涉及主體較多,給改革過程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采取責權明確多方協作的方式,在各方主體的共同努力下,協作完成國有企業的轉型發展。首先,國有企業要做好剝離辦社會職能的制度規范,使各方主體有章可循,全方位落實各層級責任,這樣才能更好地分工合作。其次,要加強同企業所在區域政府溝通協調,國有企業剝離辦社會職能涉及企業和地方政府的多個部門,在政府的統籌協調過程中,實現國有企業與其他政府部門的良性互動,提高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的時效性,確保改革的順利進行。協調建立多方協商議事機制,做到配合不越位、協調不缺位,服務不斷檔、質量不下降,切實推動企業社區融入現代城鄉社區治理體系,融入地方公共服務體系。一是積極配合專業公司、屬地政府推進辦社會職能接收工作,移交期間機構不撤、人員不撤,保障平穩過渡,移交后的企業存續業務,建議集中歸口管理。二是立足社會化、市場化方向和群眾觀念轉變,加強工作統籌組織。三是按照“真困難、真幫助”原則,切實做好困難群體的幫扶。
2.5 加強跟蹤考核督導
加強跟蹤考核督導也是國有企業剝離辦社會職能的有效舉措。剝離辦社會職能工作的開展,從確定目標、以人為本、機制創新、多方協作之后,具體的工作成效取決于一系列工作的執行力,為使國有企業剝離辦社會職能落實到位,加強跟蹤考核督導必不可少,只有在相關部門和人員的督促之下,才能提高國有企業剝離辦社會職能工作的實效。如建立定期調度機制、開展集中督查等,都可以為國有企業剝離辦社會職能提質增效,用取得的積極進展和顯著成效加快國企改革發展步伐。
3 結語
總之,國有企業剝離辦社會職能需行穩致遠,在實際工作中應意識到工作的長期性和復雜性,平穩推進剝離辦社會職能的實施,具體的剝離辦社會職能的實施中,還應集合國有企業的實際情況,從目標明確做好溝通、以人為本安置人員、機制創新推進實施、責權明確多方協作、加強跟蹤考核督導等方面,堅持分類指導,做到分步實施,多渠道多途徑科學推進。針對不同國企特點,可采用分離移交、重組改制、專業化運營管理、關閉撤銷等多種形式,積極探索國有企業剝離辦社會職能的策略,使國有企業剝離辦社會職能呈漸進性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盡快將社會職能從國有企業徹底剝離出來,深化國企改革,助力國有企業的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曉宇.國資委:2018年是剝離國企辦社會職能關鍵年[J].經濟研究參考,2017,0(71):35-35.
[2]孟建民:堅決打好剝離辦社會職能攻堅戰努力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J].鐵路采購與物流,2018,13(4):18-18.
作者簡介
毛劍波(1976-),男,湖北孝感,政工員,本科,研究方向: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