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美葉
摘 要:鄉村文化建設是鄉村振興的根本途徑和基礎工程。旗縣圖書館作為文獻信息搜集、整理和服務中心,其工作重點不應只局限于旗縣城鎮居民和黨政、企事業單位,還應該把工作重點延伸到廣大鄉村地區,帶領和指導各鄉村進行文化建設,成為鄉村文化建設與振興的促進者和指導者。
關鍵詞:旗縣圖書館;鄉村文化;文化建設;鄉村振興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12-0062-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C912.82 ? ? ? ? 文獻標志碼:A
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國家發展戰略,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5個方面。其中文化振興是最基礎的工程,涉及到思想品德、精神面貌、文化素養、鄉風民俗、社會治理等,影響整個鄉村社會的人文環境和長治久安,決定了鄉村振興能否從根本上取得成效以及能否得到可持續發展。而文化振興的前提是文化傳承與建設,只有傳承與建設,才能振興與發展。
旗縣圖書館作為城鄉區域內最重要的公共文化設施,主要為城鄉居民及廣大村民提供文獻信息,進行文化普及,促進社會閱讀。特別是作為旗縣所轄區域內街道、蘇木、鄉、鎮、嘎查、行政村基層圖書館和農家書屋(草原書屋)的業務“領導者”,旗縣圖書館擴大了這些基層圖書館的業務范圍,深化了其服務層次,真正發揮了其文獻信息搜集、保存和服務,傳播知識與文化,發揮社會教育的功能,成為鄉村文化建設與振興的主要承擔者和核心機構。
1? 促進鄉村的閱讀推廣
閱讀是獲取知識、認識世界、提高科學文化和道德水平的主要途徑。一個不讀書的人無法與世界溝通,一個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一個國家的國民閱讀率既反映國家的整體文化水平和精神面貌,也決定了這個國家能否真正強大和可持續發展。
推進全民閱讀作為國家發展戰略連續5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據中國出版科學研究院第17次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國民閱讀率,特別是紙質書刊閱讀率仍然處于下降趨勢。其中農民的閱讀率又明顯低于城鎮居民,直接反映了農民的文化基礎和農村的現實狀況,決定了鄉村振興的實施效果,也影響了整個國家和社會的一體化發展。
農民不讀書、少讀書,閱讀質量低,功能文盲率高是當今中國最為普遍的現象,加大農村地區的閱讀推廣力度是中國目前和今后的一項重要工作。這項工作雖然需要多部門共同努力。旗縣圖書館作為公共性的閱讀提供和組織機構,在做好城鎮居民和黨政、企事業單位閱讀推廣服務的同時,要努力組織和促進鄉村社區閱讀活動的開展??梢詮囊韵聨讉€方面進行。
(1)促進和指導鄉鎮圖書室、農家書屋深入農村社區和農民家庭,進行閱讀需求和現狀調查,以切實了解和掌握農民閱讀狀況和需求的基本數據。
(2)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深入農村社區,進行閱讀觀念教育,培養和提高農民的閱讀意識。把各種閱讀活動引入鄉村,逐步營造讀書氛圍。
(3)通過各種途徑幫助鄉村圖書室、農家書屋加強信息資源建設,以解決農民讀書難、無書讀的問題。
(4)督促和指導鄉村圖書室建立管理制度,使圖書室的管理和服務走向常態化和規范化。
2? 進行鄉邦文獻的搜集和整理
鄉邦文獻也稱為地方文獻,主要類型有地方志、村史、家譜、地方人士著述、地方出版物等,記錄了一個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歷史文化,反映該地區的歷史變遷和社會面貌,能增強人們的愛家、愛鄉、愛國之情,從而增強民族凝聚力,具有獨特的文獻價值和意義。所以說,搜集和保存鄉邦文獻就是在保存一鄉一村的歷史文化,而歷史文化是鄉村文化建設的基礎。隨著新農村建設的興起,特別是內蒙古“十個全覆蓋工程”的實施,鄉村的許多歷史建筑和遺跡不斷消失。但許多鄉村的村民自發編寫村史、村志,重修和撰修家譜,搜集地方史料、故事、傳說。這種現象表明,生長于鄉村的村民對當地的歷史文化有著深深的熱愛和依戀之情,對先輩的奮斗足跡充滿了無限的崇敬和懷念。他們不敢也不能忘記先輩胼手胝足的奮斗史,這也正是鄉村文化建設與振興的強大動力。
搜集和保存地方文獻是公共圖書館的一項重要工作。旗縣圖書館雖然承擔著搜集所屬地區地方文獻工作的任務,但由于人力和物力有限,不可能完全深入鄉村社區和農戶家里去搜集。這就需要旗縣圖書館發動廣大鄉村圖書室、農家書屋的管理者及熱衷于地方歷史文化搜集的鄉村干部、退休教師、村民等,開展宣傳、教育、征集、捐贈工作。同時還要動員和鼓勵那些有寫作能力并了解家鄉歷史文化的人們去記錄和書寫家鄉的人和事,不斷擴展和豐富地方文獻信息源,形成一個關注、保護和記錄家鄉歷史文化的濃厚氛圍。這項工作需要地方各級政府部門的支持和配合,搜集的文獻資料應主要由鄉村圖書室或農家書屋進行整理、保存,以供查閱,也可以在村史室進行展覽。
3? 開展鄉村口述史料的搜集
與已經形成的文字性的文獻資料不同,口述史料是一種保存在當事人頭腦中,需要通過口頭敘述讓世人知道的歷史資料。顯然,這種資料由于是口述者的親身經歷和所見所聞,能再現某一時段的社會面貌、生產情景、生活狀態、發生的事件以及人們的精神和情感世界等。而這些史料隨著時間流逝和當事人年齡增長隨時會消失,如果不及時進行挖掘,就永遠不會被后人知道。特別是在文字記載和檔案史料稀缺的農村地區,挖掘這種史料對于留存一個鄉村的歷史文化、記錄鄉村的歷史變遷、反映農民生活的曲折經歷就顯得更加重要。目前,農村地區1949年前的口述史料搜集非常困難,而經歷了1949年之后的社會運動,例如土地改革、剿匪削特,并能講述其間細節的人也越來越少,因此要盡早記錄和搜集鄉村口述史料。
近年來,圖書館界已把口述史料的搜集和整理作為信息資源建設的一個重要途徑[1]。旗縣圖書館如何帶動鄉村圖書室或農家書屋搜集所在鄉村的口述史料,成為目前需要盡快開展的重要工作。
4? 開展科學與文化的普及工作
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不僅是鄉村文化建設的基礎,也是鄉村振興的最根本途徑。雖然讀書是提高整個民族文化素質的根本途徑,但以各種途徑和方式開展普及國民的科學與文化知識的活動也必不可少。這些活動包括講座、培訓、展覽、宣傳等,具體內容可針對農民生產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安排,例如法律知識、健康衛生、家庭教育、社會倫理、信息媒介等。旗縣圖書館不僅要開展形式多樣的陣地服務,也要把這些服務延伸到鄉村社區,深入到千家萬戶。
5? 結束語
旗縣圖書館作為所屬地區的文獻信息中心,應在鄉村文化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通過提高農民的閱讀量、搜集和整理鄉邦文獻、搜集鄉村口述史料、開展科學與文化的普及工作促進鄉村文化建設,還存在不足,需在實踐中不斷總結。
參考文獻:
[1]尹培麗.圖書館口述資料收藏研究[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
(編輯:周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