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志彬
摘 要:分析了林業科學技術推廣中應用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對林業生產的影響,旨在保護我國森林資源的同時,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關鍵詞:林業科技推廣;森林病蟲害;網絡技術;病蟲害防治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12-0098-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7? ? ? ? 文獻標志碼:A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世界各地自然災害頻發,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林業部門越來越重視林業發展和森林資源質量提升。利用化學、物理學、生物學、生態學、分子學的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也日臻完善,值得大范圍推廣。
1? 林業技術發展現狀
我國經濟水平提高,林業產業結構也發生了變化,逐步向高附加值、高科技產業轉變。在林業發展中,大力開展混交林栽植模式、低效林改造模式、各種油料植物開發、多功能森林資源開發利用等,各種林業生物技術研究蓬勃發展。生物分子防治、微生物防治、藥物防治和人工防治等防治病蟲害的技術手段有效提升了我國森林資源的質量,培育了大量優質高產的森林資源。隨著網絡技術的推廣應用,網絡技術、無人機技術、現代監測技術和機械化操作等逐漸取代了傳統人工檢測、人工檢查,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可以及時發現森林病蟲害,進而抑制病蟲害發生[1-3]。
2? 林業科技推廣中森林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
2.1? 林業病蟲害的危害
森林中一旦存在大量害蟲,將會對森林造成極大的危害,森林病蟲害被稱為“無煙的火災”。為了有效分析病蟲害的危害,以馬尾松松材線蟲病為例,討論森林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
馬尾松松材線蟲病是由松材線蟲(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的、具有毀滅性的森林病害。松材線蟲屬我國重大外來入侵種,已被我國列入對內、對外的森林植物檢疫對象。該病自1982年傳入我國以來,迅速擴散蔓延,目前全國已有14個省(市、自治區)發生,面積達7.7萬hm2,導致大量松樹枯死,對我國的松林資源、自然景觀和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造成了嚴重的經濟和生態損失。
中國、日本和韓國松材線蟲病的媒介昆蟲主要是松墨天牛,攜帶松材線蟲的天牛成蟲在咬食松樹皮時,線蟲幼蟲從傷口侵入健康松樹,并在樹脂道大量繁殖,松樹感染線蟲后會衰弱甚至死亡。而且松樹會成為天牛的產卵對象,翌年又會導致病害擴散蔓延。松材線蟲(病原)、松墨天牛(傳播媒介)和松樹(寄主)三者之間的聯系構成了松材線蟲病的侵染循環,具有傳播途徑多、發病部位隱蔽、發病速度塊、潛伏時間長、治理難度大等特點。
“十三五”期間,浙江省全面清理遭受松材線蟲病、松褐天牛等致死的枯死松木,每年清理面積約10.6萬hm2。在交通主干道兩側、城鎮周邊、重點景區周圍等重點地段噴施藥劑防治松褐天牛,每年噴施面積約2.6萬hm2/次。對古松樹、名松樹、大松樹等進行打孔注射防治,每年防治約25萬株。通過以上措施,重點解決林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全面提升發展支撐能力,切實保障林業現代化發展需要。實施森林消防、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林業機械化、資源與生態監測、林區道路、基層站所建設6個支撐項目,投入140億元。
近年來,浙江省開化縣松材線蟲病為害面積超過0.2萬hm2,造成損失2 300多萬元。實踐證明,以預防為主,生物防治和藥劑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是可行的。要結合病蟲害防治技術,選擇抗性強的品種,按照適地適樹原則選好造林地,提倡營造混交林,實行集約經營,培育健壯林木以增強抵抗力[4-5]。
2.2? 營林技術與森林病蟲害防治分析
營林技術指以森林病蟲害防治和森林撫育技術為基礎,對病蟲害進行治理,從而減少病蟲害對森林的危害。第一,利用森林昆蟲物種免疫技術。在森林中,測試樹木的免疫系統,針對各個樹木之間的免疫差異,進行樹木雜交試驗,從而使樹木能夠產生病蟲害抗性。第二,設置隔離帶,阻斷害蟲。森林中的害蟲具備極強的繁衍能力,林業管理員需要及時檢測森林情況,并對含有病蟲害的樹木進行隔離,從而減少病蟲害對森林的為害[6]。
3? 林業科技推廣下的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
3.1? 精準應用施藥技術
施藥技術是指根據森林環境,采用現代化林業技術,利用視覺傳感設施分析森林病蟲害情況,合理配置、施用防治藥物。在藥物噴灑過程中,利用現代智能技術,精準控制藥物噴灑范圍,在保護周圍環境的同時迅速消滅害蟲。精準應用施藥技術能夠定時、定量地控制藥物,并且根據森林中存在的病蟲害的位置等信息,準確防治病蟲害,減少藥物浪費,避免周邊環境受到藥物污染。
3.2? TIT法防治技術
TIT法防治技術是指利用化學物質有效控制病蟲害。TIT法防治技術能夠控制森林中的害蟲,避免病蟲害變異,控制病蟲害的傳播速度。充分利用害蟲的天性與習慣,合理設置陷阱,使用微生物殺蟲劑,控制蟲害繁衍,從而做好蟲害預防工作。此外,可以利用其他微生物藥物,如興奮劑等,使病蟲害狂躁,利用生物食物鏈,有效控制病蟲害數量。
3.3? 風送式靜電噴霧技術
風送式靜電噴霧技術需要利用壓力或旋轉使液體霧化形成液滴,在設備兩端的電極作用下,使液滴產生電極。在二次霧化氣流中,對植物進行放電或實施氣流液滴,在氣流的作用下,有效提高靜電噴涂液滴的滲透性,有利于樹木成長,提高樹木的防病蟲害抗性。這種方式既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也有效控制了病蟲害。具備電極的霧滴吸附在樹木樹葉表面,也可控制害蟲繁衍。
3.4? ?加強疫區管理
松材線蟲病的擴散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為運輸疫木及其制品造成的。由于松材線蟲病在世界范圍內是局部發生態勢,因此加強人為活動的檢疫管理是松材線蟲病綜合治理的重要內容。
4? 結束語
森林病蟲害具有突發性、隱蔽性等特點,在病蟲害的控制中,需要針對不同的樹木種類進行分析。要加快生態系統演替過程,選擇合理的防治病蟲害技術,加大力度推廣林業科學技術,合理預防森林病蟲害,及時治療帶有病蟲害的植物,從而保障林業產業發展。
參考文獻:
[1]呂軍美.基于林業科學技術推廣應用及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思考[J].生物技術世界,2015(3):35-37.
[2]曾紅高,劉釗.森林病蟲害防治中營林技術的應用分析[J].中國林業產業,2016(4):143-144.
[3]白海燕,吳淑蘭.《2002—2003年林業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及應用研討會》隨感[J].北京園林,2003(1):38.
[4]江原猛,卜付軍,羅輝,等.豫南大別山區幾種園林植物的病蟲害及防治技術[J].中國園藝文摘,2016,32(5):102-104.
[5]劉福賓,張玉虎,袁良濟,等.河南信陽市城區行道樹種類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中國園藝文摘,2015(7):97-99.
[6]盛煒彤,童書振,段愛國,等.杉木豐產實用技術[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1:125-128.
(編輯:季?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