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摘要】高職教育以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為基礎,而實踐課堂教學則更好的滿足了高職教育這一特點,對促進學生專業技能的提高起著重要作用,本文將以某高職院校中機電一體化專業為例,通過個案分析,得出該專業在實踐課堂教學方面的不足,進而提出幾點完善我國高職教育實踐課堂教學的對策,以期提高我國高職院校教學水平,為我國其他高職院校開展實踐課堂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職教育? 實踐課堂? 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2-0066-02
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科學技術迅猛發展,高新技術企業開始崛起,高等職業技術人才的供需矛盾成為當前社會發展首要解決的問題,高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凸顯。完善高職教育實踐課堂教學體系作為促進學生專業技術提高的重要教學手段,在提高高職教學水平,為企業提供高技術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將以某高職院校中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實踐課堂教學為例,通過分析該專業實施實踐課堂教學的現狀,總結出完善我國高職教育實踐課堂教學的策略,以期提高學生專業技術水平,為企業提供高素質人才。
一、高職教育實踐教學的概念
高職教育實踐教學主要以定向培養國家或崗位所需高素質、高技能人才。通過實踐教學加深實際生產經驗,加強理論理解。通過有針對性、符合實際生產空間的實踐實驗既可以鞏固理論還可以使實際化生產技能更加熟練。學與做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之間相互促進。通過研究實踐教學參與程度來看,高職教育實踐教學中學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相反教師卻只是起到指導和引導作用。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自己探索求知展開討論。
二、某高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個案調查分析
為研究高職院校實踐課堂教學,筆者走訪了某高職院校的機電一體化專業,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該高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開展實踐教學狀況展開了調查,本次主要針對該專業2、3年級的學生進行調查,共制作300份問卷,其中有效問卷270份,無效問卷30份,結果如下:
(一)該專業實踐課堂教學開展方式
在進行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課堂教學時,多數教師會采用項目導向教學方式,案例教學應用也較為普遍,再次是任務驅動教學方式,基本上教師都會采用這三種教學方式,采取其他教學方式的教師占少數,具體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
通過對學生展開問卷調查,了解到學生對自己的期望值,希望通過實踐活動自己可以獲得哪方面能力的鍛煉,絕大多數學生希望自己能在專業技能方面有所提高,也有一部分同學希望能在人際交往方面的能力得到一定提高,還有一部學生希望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具體調查結果如表2所示。
(二)該專業學生在實踐課堂開展中遇到的問題
本次問卷調查顯示,在本次實踐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校外實踐環節,具體情況如表3所示。
由上表可知,在校外實踐過程中大部分學生認為企業工廠師傅對其幫助和指導不到位,其次是學生覺得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無法滿足企業需求,第三是學生從學生成為員工的心理過渡期沒有做好,其不能適應自己到員工的轉變,第四是面對社會上復雜的人際關系,學生難以應酬,最后是部分學生認為實習教師對其指導不到位。總的來說,學生出現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學校教師對學生指導不到位,實踐課堂教學空有虛名,并不能真正起到應有作用。
三、高職教育在實踐課堂教學方面的不足
通過對上述問卷調查的分析,筆者得出就大部分高職院校學生而言,其大多數對實踐課堂教學的開展給予了期望,學生們希望自己能夠在實踐操作中鞏固自己的專業技能,提高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總結實踐經驗,為后期入職奠定基礎。但就筆者了解到的當前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課堂開展現狀來看,雖然大部分教師以廣泛采取各種教學方式,努力融入實踐課堂教學,為實踐課堂教學開辟新路徑,但仍存在較多不足,這些不足也是我國各大高職院校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實踐課堂教學結構設置不合理
實踐課堂教學結果設置的不合理主要體現在專業課程內容偏舊,跟不上技術更新的速度,也跟不上企業的發展速度,學生在畢業后難以與時代接軌,對學生今后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以本研究中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課堂開展狀況為例,在開案例中,學校對學生的實習安排過于集中,課堂模擬實踐較少,達不到實踐課堂開展的要求,實踐操作與理論基礎聯系疏散,并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因此,要求相關院校不能為了開展實踐課堂教學而開展,應本著以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為目的,提高學校專業教育水平,為企業輸送高水平的專業技術人才。
(二)師資力量薄弱,教師的專業技能欠缺
在該問卷調查中,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并不高,這是開展實踐課堂教學以來,學生對教師評價的通病,也從側面反映出高職院校教師的專業素質的高低,調查顯示,學生之所以對教師評價不高,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深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很多教師不敢大肆嘗試實踐課堂教學方法,依舊沿用傳統的、老舊的教學方式,不符合新時期職業教育要求;二是高職院校多以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為主,而高職院校的師資力量薄弱,再加上很多教師的專業水平受限,達不到專業技能教學的要求。以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課堂教學為例,雖然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采用了案例教學、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等教學方法,但選用的案例往往較為陳舊,不能靈活運用現階段發生的各類熱點事件作為案例,缺乏教學的靈活性。這就要求高職院校應擴充專業教師資源,強化師資力量,優化師資結構,多開展教師實踐課堂教學培訓活動。
四、完善我國高職教育實踐課堂教學的策略
(一)以學生為主體,優化課程結構設置
問卷調查顯示,該職業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在實施實踐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一系列問題,其中包括課程結構設置不合理,這也是當前大部分職業院校在開展實踐課堂教學模式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基于此,筆者將針對這一問題做出以下探討。
1.擺清定位,目標清晰
高職院校開展實踐教學的重點是擺清定位,目標清晰。高職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為社會和國家培養輸送高技能、高素質人才的教育。高職院校在教學實驗時更要以學生實際操作技能為首要目標。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以機電一體化專業為例,學校在實踐課程的安排上,要合理調整課堂教學、實驗模擬以及校外實習的占比,既要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學習理論知識,又能讓學生參與實驗模擬和實習訓練,讓學生的理論知識得以鞏固。
增加學生實踐時間,提高質量,增強教師指導培訓質量,增加實踐操作機會。保證理論夠用同時提升學生實踐實際操作動手能力,為學生將來就業做好鋪墊。學生在學校實踐教學中可以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滿足地方經濟發展所需專業人才。高職教育是全國高技術技能儲備及培養基地。既可以為行業企業提供需求,又可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2.以生為本,與時俱進
高職院校作為高技術儲備及培養基地,應充分考慮行業和企業需求,以生為本,與時俱進。推行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教學,讓學生學有所用、學以樂用。在當前職業院校的實踐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一是課程始終如一,十年如一日的課程學習,早就與社會和高科技企業脫軌;二是學生的認知都來自于課本,在課堂上學到的與實際操作的卻又截然不同就導致學生實際動手能力不強。這就要求我們高職院校開展實踐教學時應該注意合理調整教學課程結構,以適應職業應用社會需求為根本,在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前提下,拓寬學生視野。在選用教材時,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做到與時俱進,使教材內容符合當下時代背景,與企業實際要求相掛鉤,在增加實踐教學課時,讓模擬實踐實驗和校外實習多出現在學校課程中。
調查問卷中學生提及希望安排實踐教學課程增加而不實用課程則需改進,教師備課時就應查看內容是否過時重復不具備實用性等問題,使學生在學校可以得到較高的綜合職業能力并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專業教學中注意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授課方法,舉出真實典型的案例為學生教材增加針對性。值得注意的是,實踐教學應該有確定的目標,合理的計劃,充分的資料以及實踐產品制造評價總結的完整過程。
(二)強化師資力量,提高專業教師實踐能力
近年來,隨著各大企業對人才需求的不斷增多,既給高職院校的發展帶來了一定機遇,又給其帶來了一系列挑戰。高職院校師資力量成為制約人才發展的因素。從上述問卷調查結果中反映的問題來看,該院校該專業存在師資力量薄弱,專業教室實踐能力差等問題,這也從側面反應出廣大高職院校存在的問題,因此,若要提高高職院校實踐課堂教學水平,還需從教師入手,擴充師資,培養專業教師的實踐課堂教學能力,不斷完善專業教師團隊結構,擴大兼職教師比例,以此來提升高職院校師資力量。另外,高職院校還應多組織專業教師參與實踐課堂教學的培訓工作,培訓過程中應注意,要在鞏固教師專業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提高教師實踐課堂教學能力,以此達到培養具備高專業技術水平的人才的目的,為企業輸送優質人才,促進企業及院校發展。
五、結語
綜上所述,就高職院校而言,其主要目標是培養職業技術人才,以滿足企業的人才需求。實踐課堂教學作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教學手段,對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以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相關高職院校應與時俱進,以學生為主體,合理設置課程結構,不斷擴充師資,壯大教師隊伍,為實現優良的實踐課堂教學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代菲菲.探討高職教育實踐類課程微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J].現代信息科技,2019(21):125-126.
[2]劉剛.表現性評價在高職教育課堂實踐研究——以國際貿易專業核心課程課堂教學為例[J].高教學刊,2019(16):111-113.
[3]張麗敏.實踐取向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課堂教學改革實踐研究[D].河北科技師范學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