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玲惠
一、引言
近年來,虧損企業成為困擾和制約西山集團改革發展的拌腳石,面對虧損企業,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環境下,西山集團貫徹落實山西省國資國企改革及山西焦煤集團“處僵治困”工作精神,與基層單位合力“靶向診療”,摸清實情“對癥下藥”,開創了主動作為、協同發展、良性運轉的新局面,取得了扭虧脫困攻堅戰的階段性勝利。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強組織領導,整體籌劃部署
面對虧損企業面廣量大的實際,集團公司高度重視,以“全面消滅虧損點”的勇氣和魄力,將扭虧脫困擺在“三大攻堅戰”之首,成立扭虧脫困專項工作領導組,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相關部門加強指導,全級次梳理虧損企業名單,壓實各單位責任,層層傳遞壓力,制定下扭虧脫困工作方案,明確扭虧脫困工作目標、時間節點、扭虧方式,設立企業負責人和聯系人,制定扭虧脫困方案,查找虧損原因,制定具體措施,建立工作協調督導機制,定期召開扭虧脫困推進會,形成上下聯動的專項組織機構,舉全集團之力打贏扭虧脫困攻堅戰。
(二)堅持問題導向,專題研究解決
集團公司堅持問題導向,認真梳理工作進展情況,深入摸排存在問題,聚焦重點難點,出實招、求實效,進一步細化實化工作措施,發動基層單位、業務部門一起想辦法、對癥下藥,為每個企業量身定制扭虧措施和出路,將虧損企業分為經營性虧損單位和非經營性虧損單位,通過拉長板補短板堵住“出血點”,真正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特別是針對困難多、任務重的單位,采取請上來、走下去的方式,從實際出發解決各單位扭虧過程中的實際問題,“一企一策”,分類施策,多次組織召開扭虧脫困工作專題推進會,對主要虧損單位進行專題研究,幫助虧損單位共同尋找扭虧脫困的方法及路徑,提升內部管理水平,努力攻克虧損難關。
(三)建立工作機制,倒逼任務完成
充分運用考核手段,獎優罰劣,實施正反雙向激勵,在集團公司層面制定了“全年完成消滅虧損企業考核目標,對積極推進此項工作的業務部門人員給予獎勵”,充分調動工作積極性;在虧損企業層面制定了“將扭虧脫困工作納入年度經營業績考核,考核結果與經營班子成員績效薪酬掛鉤,”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發揮虧損企業主觀能動性。同時,集團公司分別建立了月度專題例會制度、工作督導機制以及信息報送制度,逐月通報工作進展情況,密切聯系虧損企業,及時掌握企業生產經營狀況,準確了解企業扭虧脫困中出現的新問題、新困難,實施有效跟蹤幫扶,全面督導指導各單位扭虧脫困方案落實和工作推進,充分激發企業活力,增添扭虧脫困的內生動力,促進企業生產經營持續好轉。
三、主要成效
在扭虧脫困攻堅戰中,集團公司上下同欲、干群同心,各單位深入貫徹落實集團公司決策部署,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各虧損企業作為扭虧脫困的責任主體,不等不靠、創新作為、亮點紛呈現,做了許多富有成效的工作,用實踐證明了“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一)思想脫困轉變觀念,審時度勢謀求發展
觀念決定出路,虧損企業不是沒有出路,而是缺乏新理念、新思路。面對新形勢,虧損企業徹底轉變發展觀念,摒除慣性思維,在困難中挖掘優勢,在逆境中尋找出路,充分釋放人力資源活力,不斷增強扭虧脫困動力。
鎮城底礦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將扭虧脫困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相結合,把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實現扭虧脫困作為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組織培訓、宣傳等多種教育形式,全員動員,轉變思想觀念,徹底扭轉等靠要思想,樹立堅決打贏扭虧脫困攻堅戰的信心。東曲礦統籌“扭虧”與“發展”兩大課題,研究制定了扭虧脫困工作方案,方案中每條措施均有責任部門,確保每項措施落實到位。古交西山發電公司主要領導主動作為,多次赴京與華北網調及相關部門協調爭取電量,增加發電量14億度,設備利用小時達到4500小時以上,邊際利潤大幅增長。
(二)切實加強經營管理,助推效率效益提升
樹立效益為先、降耗為本的意識,形成“人人精打細算、個個當家理財”的經營氛圍。
東曲礦加強經營管控,嚴格考核,剛性兌現,極大地調動了全礦上下積極性,超額完成計劃產量、銷量,原煤完全成本大大降低。西銘礦建立“三個中心”經營管控體系,制定出臺“采煤、開掘、安裝、運輸”等專業勞動競賽考核激勵辦法,激勵生產隊組努力扭虧為盈,在生產條件極度困難、煤倉庫滿雙重壓力的情況下,提前完成原煤產量。萬達生活服務分公司充分利用自身經營資質及供應公司資源,將閑置的庫房、設備對外出租,積極推進同奇強洗衣中心和凡恩教育等對外合作項目,增加新的利潤增長點。永鑫煤業通過盤活現有存量資金提高資金利息收入,嚴控各項運行成本支出。太選多經煤運公司改進煤泥烘干工藝,夏季通過室外高溫晾曬等技術節約成本70萬元,實現不虧損。
(三)聚焦行業市場需求,經營活力明顯增強
古交西山發電公司主動轉變營銷理念,增強市場競爭意識,強化電量營銷,尋求高電價有效益的電量;同時精準把控采購時機,進一步加強配煤管理,努力降低燃料煤成本。山鷹蓄電池廠科學研判市場,主動改進產品類型,同時增加配套充電架銷售業務增加利潤。古交西山發電公司積極開展對標工作,主要能耗指標進行月度環比、2臺機組同比、與設計值相比,通過調整磨煤機運行臺數、空冷風機轉速、優化輸灰程序等措施降低廠用電,全廠綜合廠用電率預算降了0.17%,供電標準煤耗減少1.11克/千瓦時,成本大大降低。古交給排水公司加強供水計量管理,積極增收創收,全面推行市場化結算,以“單獨核算、明碼標價、市場取酬、減少補貼”政策為導向,將屯蘭凈化水廠移交至環保綠化公司運行減少費用補貼,實現扭虧。
(四)加快體制機制改革,促進企業創新發展
要發展就要敢創新,在改革實踐中,虧損企業逐漸認識到:改革既要敢于眼睛向內,強身健體,又要因時而動,敢于創新,向體制機制要活力,增效益。
古交物資分公司充分利用油庫勞服改制工作的推進,對原古交公司人員進行分流轉崗,實現減員增效;同時,對接外部市場,古交物資供應公司不再承擔其成本,達到降本增效,實現創收自養。屯蘭礦建成集團公司第一個智能化工作面,成為樣板工程,實現遠程“一鍵啟?!笨刂?、記憶截割、自動跟機、智能供液等功能,綜采工作面作業人員由15人減少到9人以內,月產量達到15萬噸以上,相比以往月產量提高2-3萬噸。萬隆物資供銷分公司因企施策,深化改革,加快體制機制明顯轉變,將所有職工劃轉到新成立的節能設備分公司開展工作,實現了扭虧目標。屯蘭礦堅持精簡、精干、高效的原則,推進管理流程再造,撤并整合職責重疊、分工過細的機構和崗位,撤消開拓隊組檢修班,精簡掘進隊組檢修人員,清退臨時用工49人,組織33名職工外出創業,煤炭主業在崗人數及單班入井人數大幅減少。(作者單位:西山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