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梅
當前“放管服”改革在全國各地持續推進,在涉及到安全、建筑等服務方面的審批被放到中介機構,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已成為行政審批的重要環節。本研究對成都市溫江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的創新和服務的優化升級進行了調查,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一、前言
大數據推動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向創造性和創新性不斷發展,成都市溫江區積極響應中央關于持續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政策號召,進一步配套推進了權責清單制度和相關改革配套制度的建設,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積極進行制度探索,先后啟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試點改革。
但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透視成都市溫江區審改成效,還存在著一些制約改革繼續深化推進的“堵點”亟需解決,企業和社會組織創業仍然有所限制,行政審批服務局業務開展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在改革中還需要進一步把握標準化建設、監管轉型、創新改革模式等方面整體節奏,特別是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系。這將有助于促進服務型、效能型政府的建設,成都市溫江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深入發展,尤其是中介服務的優化。
二、“放管服”改革背景下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的發展進程
一個國家擁有一個成熟的制度體系會對經濟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政府的權力及政府官員手中的權力也同樣會影響經濟的發展。要提高政府行政審批的效率,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進行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的優化升級,要理清政府與市場、社會的權責邊界。在這一方面,西方對政府與市場、社會關系主流理論的演變做出了相關研究,就是對三者在資源配置中所占權重動態變化研究討論的理論沿革。
在改革過程中,政府對中介服務中流程服務、辦事程序、內部協調以及公共服務質量的提高等幾個方面提出了相關要求。對于當前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載體模式選擇、問題癥結分析、改革思路與方向等方面的研究值得借鑒。中國政府未來改革和治理的新趨勢,簡言之就是簡政放權、職能轉變和政府職能的創新。
只有當法治,政府和社會的“三位一體”協同發展并達成共識時,當前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中遇到的問題和困境才能得以實現。應該用法治來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通過互聯網在政府服務中運用的推廣,實現了政府部門間數據的共享和數據的無縫銜接,從而更能充分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三、成都市溫江區對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的實踐過程
目前,中國政府權力下放和分權的有效性顯而易見。成都市溫江區政府通過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公平的市場秩序,優化服務,創造良好的創新和創業環境。但是在市場環境中,一些被取消的資格已經復活。政府部門可以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鋒,用扎實的成果鞏固經濟社會發展。改革為全面深化中國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改革提供了一個新的“案例庫”和“參照系”。
“放管服”改革背景下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包括調查和設計,技術審查,演示,評估,評估,檢查,測試,鑒定,認證,咨詢和測試等。溫江區通過行政審批局實施“一站式”行政審批,通過劃轉審批事項和人員做到“編隨事走,人隨編走”,解決了政務中心的只是“物理式空間集中”的弊端,實現審批內容的“化學融合”轉變,使得相對集中行政審批的政務中心不再是“收發處”只收件不辦公。
成都市溫江區人民政府公布的行政審批前置中介服務事項目錄,目的是為了披露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溫江區建設項目“4+4+1+ X”中介服務機構名錄,為讓企業在辦理建設項目審批中更加方便快捷地準備開工前技術類申報材料,政府已經收集了一份中介服務機構名單。就現有的研究條件來說,選擇政府層面的數據來進行研究也更具有合理性,得出的結論也更具可信性。
在行政審批過程中,技術中介服務項目,如完成驗收階段評估和審查中介服務結果和中介服務項目。設計、咨詢等中介服務,如項目備案階段,土地使用規劃許可階段,項目規劃許可階段和施工許可階段,由業主委托并支付。除了從業者和中間人的職責和法律責任,事后監督,從業者和中間人的司法責任。
成都市溫江區政府在改革中,促進中介服務和行政審批事項同步進行,協調中介服務流程和行政審批流程,協調中介服務平臺和運營系統,在線監管服務平臺。即實現投資項目在線審批平臺,政府服務網絡運營系統,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平臺和信用監管平臺。
因此,為了解決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的問題,就要在促進經濟增長、不斷擴大中介機構規模的同時,應該把提升中介服務質量和效率作為一項長期而緊迫的任務來抓,以擴大中介機構規模為提高中介服務的質量創造條件,以提高中介服務的質量來促進“放管服”改革的進程,雙管齊下,促進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的優化升級。
溫江區行政審批前置中介服務事項目錄清單公布的同時,溫江區行政人員也得到了精簡,同樣的任務只需要原來1/3的人員,在提高審批效率的同時降低了行政開支。溫江區還實行了集中辦件,使得網上行政審批大廳成為了現實,通過網上和實體大廳業務的有機結合,進一步實現了業務的集中。
在新時代下,服務型政府應是高效率的政府,與傳統行政模式下臃腫的審批機構,繁瑣的審批流程不同,服務型政府下的行政審批制度更注重效率、更注重過程、更注重辦事人員的體驗感。完善電子政務建設,簡政放權,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和中介服務都是提升成都市行政審批效率的有效手段。
因此,有必要構建全市一體化的電子政務平臺。依托電子政務平臺開展網上政務大廳業務,在網上開展審批項目設立、變更、備案等中介服務業務,通過網絡完成審批的要件的審查和辦理。使市民、企業足不出戶既可以在網上辦理相關業務,可以借鑒行政服務中心建設的經驗,建立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平臺,即 “中介超市”,實現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的公開、透明和高效。
四、進一步加強中介服務優化的對策
(一)積極建設中介超市,培育中介機構,加強對中介誠信的監督
應以“以市場為導向,加強管理,規范運作,加快提高效率”為目標,政府要積極推進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的改革,進一步加快培育中介服務市場。
(二)清理和規范投資項目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
清理和審查行政審批中介機構的收費標準和處理時限。按照法律法規的調整和國務院關于清理和規范中介服務行政審批的要求,確定投資項目的行政審批等,全面清理行政審批。
(三)統一標準,整合機構,促進中介服務
為精簡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流程,優化服務流程,我們將以“關聯點”為重點,積極融合類似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把原來的獨立服務轉變為聯合服務。
五、結語
成都市“放管服”改革的有效性,取決于群眾和企業是否滿意、是否高興、能不能使廣大人民群眾受益。改革以來取消和分權的行政和審查事項清單,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等它為人民群眾和廣大企業解放權利提供了參考和指導,監督了分權化進程,評價了權力下放的效果。連接各方服務機構,多個獨立服務用于區域聯合服務,提高了政府效率。
在改革中,行政審批中介在接受部分政府審批職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從“官方標準”到“以人為本”的理念,從管理控制到服務管理系統,從單一單位審批方式到多部門并行服務模式,從簡單服務手段向現代互聯網技術轉變等。(作者單位: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