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迎
伴隨著新醫改的不斷深入,提高對專項資金的管理已逐步成為公立醫院的一項重要工作。雖然在專項資金的管理方面力爭做到專款專用以及資金使用率的自動化,但在具體操作中仍潛在諸多不足,比如資金到位不及時、難以做到專款專用等。以下就公立醫院專項資金管理問題與策略進行簡要分析,希望對公立醫院的未來發展有推動作用。
一、引言
公立醫院的專項資金即由國家或者上級管理部門撥付給公立醫院,或者由公立醫院自籌,以便將其用于指定項目上。專項資金主要有四個特點:實效性強、單獨核算、用于特定事項,專款專用、來源渠道多。
二、縣級公立醫院專項資金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未創建相應的項目資金績效評價與跟蹤問效機制
當前公立醫院審批的項目資金還存在高投入、輕績效、輕管理的問題。大多數公立醫院都更為關注在某一項目上投入了多少資金,而對資金投入之后帶來成效反饋卻缺乏重視。在專項資金使用過程中也缺乏成本控制意識,沒有將有限的資金用在最合理的位置,更沒有創建相應的專項資金使用體制以及管理部門問責制度。
(二)管理體制落后,滿足不了專項資金管理要求
在新時代背景下,公立醫院沒有創建一套嚴謹、規范緊隨時代潮流的專項資金管理體制。比如專項資金操作流程、專賬管理具體要求、專項資金專款專用未明確界定;專項資金的決策機制、報銷流程沒有完善的管理策略;沒有創建與推行專項資金的監管體制等。專項資金的使用與管理部門之間沒有指導其工作規范性的準則,致使工作漏洞的產生。
(三)專項資金預算編制不合理
一些醫院在編制預算期間未科學測算,沒有進行必要的效益預測、嚴謹的科學評估程序以及可行性研究,導致預算編制與實際不符,經常產生主觀增加預算支出或者當年的預算沒有得以執行的現象,進行嚴重影響專項資金的預算執行率,結余較大。較多的沉淀資金影響了資金使用率。項目在推行三年以后,仍存在財政撥付的專項資金結余情況,這時財政部門就會將結余的資金收回,給醫院帶來嚴重損失。
(四)專項資金到位不及時
公立醫院在上半年基本上就已經完成了整年的預算編制,然后按照財務的預算批復執行預算。但由于專項資金的撥款流程一般需經過中央、省、市各級管理部門,待發改委、衛生主管以及財政部門層層轉撥之后,才可到達醫院的賬戶。撥付的資金如果用于購買設備、機械等,通常還要經過政府的集中的采購,程序極其繁瑣,采購時間長,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預算的執行進度。一些專項資金的轉賬到了年底或者次年,以至于預算進度不得已轉到下年,而名義上本年撥付的財政資金,實際上并沒有及時到位。這種專項資金到位不及時的情況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其使用效率。
(五)未預算專項資金的影響
因為一些財政專項資金的撥付時間不明確,而且上級管理部門進行二次分配專項資金通常會在下半年才能明確支持撥付的項目以及資金數額等,所以公立醫院事先并不知道資金能否到位、何時到位以及具體的到賬金額等,因此常常不將這筆資金納入年度預算。只要資金到位,因提前未做好合理規劃,只能臨時安排資金使用,這樣不僅會影響財政資金的使用進度,使其因時間問題將項目結轉下年,并且即便對資金做了規劃,也會由于計劃不合理影響資金使用效率。
(六)未做到專款專用
當前,公立醫院專項資金被挪用與擠占的情況極為常見。通常表現為公立醫院的辦公經費、日常開支不足擠占專項經費的情況,一些項目超出預算而挪用專項經費,一些醫院沒有明確專項資金的使用范圍,僅憑自己的理解隨意使用專項資金等。當前現有的專項資金管理體制還不夠完善,為細化到具體的使用方向,致使專項資金隨意使用的情況發生。
(七)財務核算不科學
首先是未進行單獨核算。專項資金的首要特點為單獨核算、專項管理。一些醫院因為設置的科目不夠科學,為創建明細科目或未設置合理的備查登記,致使專項資金混淆不清,沒有滿足單獨核算的標準。其次是財務處理錯誤。一些醫院出現年終違規虛列支出的情況,將專項資金列入“其它應付款”,然后再下年年初在轉回,還有的醫院將專項資金用于日常支出或者工資福利等。
三、有效改進公立醫院專項資金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優化環境,落實相關體制
優化公立醫院的內外部環境以推動專項資金管理體制的實施,相關工作人員需提高對專項資金申報工作的重視,結合具體情況、具體要求提出申報數額,以便有效提高申報效率,保證各申報環節的迅速、準確。醫院上級管理部門也需要不斷加快專項資金申報材料的核查速度,針對存在的問題需及時與申報單位進行交流,保證資金盡快撥付。除此之外,公立醫院還需不斷完善專項資金管理體制,堅持專款專用的原則,提高對專項資金的監管力度。對于專項資金的使用,要細化管理體制,在制度當中明確專項資金不得隨意扣押、縮減,嚴禁隨意調用、挪用。對于專項資金的發放,管理部門需嚴格按照審核程序,提高審核效率,據實發放,保證專項資金及時用于指定項目中。
(二)制定專項資金管理方法,明確責任
公立醫院需綜合自身具體現狀,合理制定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其體制當中必須明確項目立項、資金申請以及資金使用過程中涉及到的重要內容,比如資金審批崗位職責以及專項資金的數額等,特別是要掌控好專項資金的審批流程。對于專項資金的核算管理,需單獨設立科目加以核算,保證專款專用,以防出現資金挪用、虛報亂報的情況發生。對于專項資金的管理還需認真落實各項管理體制,針對關鍵環節要實行不相容崗位相分離、授權管理等方式,以實現資金管理人員的互相制約,合理規避風險,提高資金使用率。并且,還需嚴格遵循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保證專項資金的全過程跟蹤,以便及時發現資金使用及管理期間存在的不足,便于對使用效率的合理評估,積極改善專項資金使用率。
(三)內外部審計相融合
公立醫院可通過提高內外部審計的力度,來保證專項資金專款專用。構建完善的專項資金內外部審核體制,且認真執行監督檢查管理方法,實時追蹤與全面監控資金流向。上級管理部門、醫院領導者等需對專項資金撥付到位、資金流動情況等進行定期檢查;醫院內部也需要綜合資金管理標準,通過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對專項資金使用的合規性進行檢查,也就是說,通過對會計憑證、賬簿、票據等的審核,檢查賬目是否真實,以及其中涉及到的業務是否存在,以便判斷資金使用的合理性與合規性,檢查專項資金是否被管理人員通過某一手段占用或挪用,甚至貪污等現象,尤其要檢查專項資金在使用之前是否有明確的實施方案,資金是否足額、及時到位,預算執行進度是否合理,資金結轉是否合規,以保證專項資金用到實處。
四、結語
公立醫院需不斷增強對專項資金的管理水平,積極提高醫院競爭力,以便有效規避在發展期間潛在的財務風險。公立醫院需綜合自身情況,積極改革創新,優化環境,制定完善的資金管理方法,加強內外部審計融合,進而保證專項資金的合理使用,推動醫院管理水平的提高為社會群眾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作者單位:渦陽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