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潔 王雅楠 張怡晨
鋼鐵工業一直以來都是衡量國民經濟發展水平重要標志,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鋼鐵產業受到了很大的重視。目前,我國的不銹鋼產業發展,整體狀況良好,產量占世界比重已經超過半數,并不斷有所增長。其中進口增長比重較大,出口呈持續小幅度增長現狀,高端出口產品占比明顯增加,這體現了我國不銹鋼鍛造技術的進步與發展;而國內市場的供給與需求也呈增長趨勢,發展前景良好。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
2018年,許苗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企業納稅籌劃的背景選擇》文中表明關鍵在于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主動確認企業納稅人 納稅義務發生的時間,以實現“供給側改革”下降成本的目標。宋園園(2019)《“營改增”背景下工業企業納稅籌劃探討》一文中肯定了營改增對工業企業的有利影響。俞錦平《新會計準則對企業稅務管理與籌劃的影響探討》中探討了新會計準則下對納稅產生了有利與不利影響,總體來說使得稅務籌劃空間更大。
同時,國外的一些文章也對納稅籌劃的重要性舉出了例證。2019年,Christopher S. Armstrong Journal在Strategic Reactions in Corporate Tax Planning中認為企業的戰略會受同行業競爭對手稅務籌劃的影響,做出同向改變。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n Firm Value and Tax Planning: Evidence from European Listed Firms闡述了董事會在稅收籌劃與企業價值之間的調節作用。并以2005-2012年105家歐洲企業為樣本,舉證稅收籌劃與企業價值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
二、不銹鋼生產行業背景
國際貿易環境變化顯著日益復雜,而我國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淘汰落后產能,提高供給質量,使得不銹鋼行業整體發展態勢穩中向好,產量明顯提升,在國際生產環境中穩居前列。政府提出要將經濟由投資帶動型轉型為消費需求和服務驅動型,2014年產量大幅增長后,供應量大大超過需求量,買方市場占據主動,需求疲軟,產能過剩,這對不銹鋼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各企業紛紛采取措施控制產能擴建。
2018年以來,不銹鋼行業淘汰落后產能,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工作任務進入了攻堅期,在政府推動下,各地200余家不合規企業實現全面關停,各地區各企業將重組、合并、優化,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實現產能的地區集聚。可以預測,不銹鋼行業整體情況較好,未來前景光明。
受到2017年寶鋼與武鋼整合重組的影響,2018年,寶鋼的營業收和稅負率都較行業偏高,二者的重組為寶鋼帶來了更新鮮的血液、資源重組的同時,企業產生的價值鏈也凝聚于寶鋼一身,為企業的管理等帶來了壓力,將整體的價值鏈細化至采購、生產、銷售等各部門,可以有效的較低稅負率。而本文的核心企業太鋼不銹的稅負率在行業中較鞍鋼較低,這表現為營業收入的差距。而太鋼不銹作為太鋼集團重組成立的子公司,能夠保持與行業相差不大的稅負率,可見其在納稅籌劃方面的能力是值得我們研究和參考學習的。
三、山西太鋼不銹鋼涉稅情況分析
在納稅方面,太鋼不銹作為大型生產企業,涉及較多的稅種,企業將自身擁有產權的房屋分為自用和出租更多的目的是為了資源的有效利用,為企業增加一筆營業外收入,但在實際處理時出于納稅籌劃的目的企業更應該計算房屋出租的繳納稅額。除去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費附加作為增值稅的附加稅外是必須繳納外,比較特殊的是作為大型生產加工企業會涉及到的環保稅。環保稅自2018年1月1日起征收,其中鋼鐵行業被列為環保稅的重點監控納稅人,繳納環保稅在納稅籌劃中是一筆不得不重視的支出。納稅對象主要指大氣污染、水污染、工業固體廢物和噪聲污染,征收環境保護稅能促進企業淘汰落后產能,綠色可持續發展。
四、稅務籌劃方案保障措施
具體的納稅籌劃需要完善的措施保障落實。在納稅籌劃過程中往往存在一些可控或者不可控的風險,如政策的變化;稅務機關在政策執行上的偏差;納稅籌劃財務人員的主觀判斷失誤等。這些風險有些可以避免有些難以避免,企業所需要做的就是在刻意避免的方面盡可能的規避風險,這需要制定相應的政策,保障稅務籌劃方案的落實。
(一)提高稅收籌劃人員的業務水平,增強風險意識
稅務籌劃不僅需要企業財務人員扎實的財會理論基礎,更需要結合實際,將理論與公司實際業務相結合,做出更有利于公司的,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稅務籌劃。稅務籌劃的關鍵在于稅務籌劃人員對納稅活動的精準把握和靈活變通。首先,企業需提高稅收籌劃人員的業務水平,建立稅收籌劃學習培訓制度。在財務部門中,專門成立稅務籌劃小組,著重培養小組成員納稅籌劃的技能,為企業的納稅活動提前做好規劃方案,以減少企業運營成本。其次,增強企業財務人員乃至全員的風險防范意識,明白什么可以籌劃什么不可以籌劃,提高應對風險的能力。太鋼不銹作為全球不銹鋼行業的領軍企業,在國際貿易市場頗具盛名,而太鋼不銹涉稅情況也較為復雜,納稅籌劃人員需貫徹謹慎性原則,在籌劃前細致分析相關政策法規,了解具體籌劃方案需承擔的風險等,盡可能地規避風險,避免因稅務籌劃失誤而導致的行政處罰,杜絕因此而造成的對企業形象的不利影響甚至對企業日常業務的不利影響。
(二)加強與稅務機關的溝通
除去企業財務部門納稅籌劃人員的主觀性風險外,企業納稅籌劃還要承擔政策變化以及稅務機關公務人員對納稅籌劃認知的偏差導致的行政處罰風險等。因此,這需要企業與稅務機關保持良好的溝通,一方面能提前了解具體的政策變化做好預備工作,如營改增對企業的巨大影響,近年來不斷調低的稅率;另一方面,太鋼不銹作為大新生產型企業,是稅務機關的重點監察對象,及時的與稅務機關的溝通能有效的減少因公務人員不專業或與企業稅務籌劃人員認知偏差造成的不利影響等。
(三)完善績效評估制度
對于稅務籌劃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是“收益”是否大于“成本”,是則成功,否則失敗。對納稅籌劃人員來說,實行績效評估能有效的助力工作人員高效辦公,提升企業員工職業素養。另一方面,績效評估作為納稅籌劃整體的其中一個環節,能起到總結和啟發的作用,承前啟后,更有利于納稅籌劃工作。同時,以此作為員工績效考核的標準之一,能有效激勵和監督員工,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五、結語
山西太鋼不銹鋼有限責任公司作為行業的領軍企業,一舉一動都受到界內人士的關注。因此,經營好企業不僅要產品優秀,也要管理優秀,銷售優秀。企業的生存發展涉及到諸多的學問和實踐,而其中老生常談的一定有企業成本的控制。自營改增后,減少了重復征稅的弊端,稅務籌劃也相對減小了壓力,但面對“瞬息萬變”的政策調整,供給側改革淘汰落后產能,環境保護稅的征收,增值稅稅率調整等,稅務籌劃人員仍舊壓力不小,稅務籌劃工作人員要做到適應政策與市場的快速變化,及時調整籌劃方案,做到防患于未然,為企業節約成本的同時實現社會價值。對太鋼不銹來說,這不僅僅是企業內部的事情,更是一種會有很多專業人士分析效仿的“面子工程”,它關系到企業在稅務機關、行政部門的信譽,也關系到在交易市場上的形象。因此,企業應該注重納稅籌劃,將納稅籌劃滲透到企業運營的每一項活動中,在遵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科學完整的納稅籌劃將會得企業帶來更大的便利。(作者單位:西安歐亞學院)
基金項目:西安歐亞學院校級重點課程《財務大數據分析》建設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9KC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