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夢琦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不僅有著指導農業生產的作用,而且也是重要的文化元素,在藝術創作中經常出現。不論是古代社會,還是現代社會,二十四節氣文化都有著積極的意義,通過對二十四節氣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將其應用到文創產品設計中,更好地讓人們認識到二十四節氣。本文主要研究二十四節氣文化元素在文創產品中的應用。
二十四節氣出現于農耕時代,人們對自然規律進行總結整理而成,體現出人們對于自然規律的探索。在古代有著指導農業生產的作用,在現代依舊是農業生產活動的重要參考,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二十四節氣文化元素成為文化創作的重要要素,在一些插畫作品、包裝、服飾等方面十分常見。既體現了人們對于古代優秀文化的一種傳承和創新,又很好地將文化推廣到全球領域,讓世界認識到中國人民的智慧。
一、二十四節氣是重要的文化遺產
(一)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古代勞動人民通過對自然規律的總結,得出二十四個節氣,用于指導農業生產,對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影響。
首先,指導農業生產。二十四節氣對于農業生產有著指導的作用,不同的節氣對應著不同的農事活動。流傳下來許多關于節氣的農事諺語,比如,立春節氣——春打六九頭,春播備耕早動手;雨水節氣——春雨貴如油,頂凌耙耘防墑流。節氣起源于我國的黃河流域,由于我國有著十分遼闊的地域,地貌和氣候環境存在較大差異,因此,二十四節氣無法適用于任何區域,但依舊是農業活動的重要參考。古代繪畫中,很多反映節氣與農業生產的繪畫作品,也成為人們研究節氣和古代人們生活的重要參考。
其次,節氣與養生。古代人們十分重視養生,飲食養生就是養生的一種方式。人們根據不同的節氣,有著不同的養生之道。比如,大寒時節,養生重點在于“藏”,就好比動物冬眠,萬物在冬季進入蟄藏階段,是最佳的進補時期,只有在冬季做好營養的補充,才能調理好身體。
(二)具有現實意義的文化瑰寶
雖然二十四節氣起源于古代,用于指導古代農耕活動,但是在現代科技發展的今天,依舊有著現實的意義。氣象專家在分析氣象時,將二十四節氣和氣象資料結合起來,這是古代智慧和現代智慧的結合,根據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制定出新的農事活動表。大棚蔬菜的興起,擺脫了氣候因素對于農業的影響,利用現代科技,種植反季節蔬菜或者水果,但是這些反季的農作物,與應季的農作物在口感、營養方面是存在一定差異的。以冬季進補以及夏季消暑來說,依舊是當季農作物效果好一些。
二十四節氣是農耕文化的代表,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是古代人民留下來的寶貴文化。透過二十四節氣,可以看到古人對于自然規律的探索,對自然界的改造,對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一種追求。現如今,已經成為傳統文化的要素之一,被人們挖掘和利用起來,融合現代元素,賦予新的時代內涵。
二、二十四節氣文化元素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應用
文創產品最為重要的在于特色和個性,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文創產品中,市場上最為流行的便是特色化的作品,二十四節氣同文創產品融合,為二十四節氣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同時也讓人們更好地認識二十四節氣。以產品包裝設計為例,插畫是現階段十分流行的產品設計形式,通過顏色豐富、風格各異的茶畫,增加了包裝的趣味性,人們在商品琳瑯的貨架上,可以眼前一亮,被趣味性的包裝所吸引。眾所周知的“農夫山泉”在進行產品的包裝設計時,設計“長白山的春夏秋冬”,以茶畫的形式,將不同季節下的長白山展示給消費者,深受消費者的喜愛,這是對二十四節氣的一種反映。二十四節氣文化元素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具體應用,包括如下方面:
(一)產品包裝
產品包裝中以插畫的方式,體現二十四節氣文化元素還是十分常見的。現階段,人們十分重視養生,各種保健品、應季食物、應季水果等,在設計產品包裝時,利用插畫的方式,將農產品的生產種植過程或者產品的加工過程,搬到了產品包裝上,既可以傳遞出產品存在的綠色健康的寓意,又可以讓消費者認識到產品的生產和加工過程。“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杏花村酒在進行產品設計時,便可以將清明節的元素,設計到產品的外包裝,增加產品的文化底蘊。再比如,人們十分喜愛綠植,但是對于綠植的種植知識卻十分匱乏。植物種植已經成為年輕人陽臺或者辦公桌必不可少的物件,可以為生活和工作添加情趣,還可以起到調節空氣的作用。有一款“植物盒子”的酸奶,便將植物種植和飲料結合起來,瓶蓋帶有植物種子,喝完飲料,便可以用瓶子種植植物。在產品的外包裝,可以設計植物種植的知識,讓人們認識到植物適合何種節氣種植。超市中,有著多種多樣的農作物,包括谷物類的,也有蔬菜類的,人們可以看到食物的名稱和價格,但是對于植物的生長則并不熟悉,不知道什么季節種植什么植物,哪些是應季的水果,很多人對此并沒有明確的概念,在產品的包裝上或者設計POP/KT板等方式,將植物生產過程,對于的節氣等知識,以文字或者插畫的方式,呈現出來,增加宣傳效果。
(二)生活用品
人們的生活用品中,同樣可以進行二十四節氣文化元素的創意設計,既讓人們認識到農業生產活動,又增加生活的情趣,提升生活用品的觀賞價值。比如,餐具上、工藝品等設計二十四節氣相關的內容,用于教育孩子和提升審美情趣;再比如,人們的衣服、抱枕、床單、被罩、手機殼、書包、文具等都可以利用二十四節氣,進行創意設計,更好地宣傳二十四節氣,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結合起來。
(三)主題活動
根據不同的節氣,開展相應的主題活動。二十四節氣將一年四季進行了劃分,不同的節氣有著不同的活動內容。比如,清明節氣,4月初時節,氣候已經開始回暖,春暖花開,適合出游。“清明節踏青活動”,用于進行文化產品的創作或者應季產品的宣傳。試想一下,清明節時期,穿著印有清明節圖案內容的服裝、打著雨傘、放著風箏、起著單車,為踏青活動賦予文化氛圍,增添活動的趣味性。夏至節氣,由于天氣逐漸變得炎熱,水上活動成為主要的內容,相關項目或者產品,可結合夏至的主題,進行產品的設計和宣傳。
三、結語
綜上所述,二十四節氣文化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對自然規律的一種總結和歸納,用于指導古代的農耕活動,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古代人們根據二十四節氣種植農作物、食療養生等,延續到現代,二十四節氣依舊有著重要的意義,依舊是農業生產的重要參考,也是氣象學分析的重要參考,而且其文化元素也開始被應用到商業領域,用于產品的包裝設計以及主題活動,取得不錯的效果。(作者單位:西京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