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新時期的教育變革進程中,我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這門課程理論體系也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和創新,特別是其中的《水資源利用與保護》課程逐步得到了重視和強化,專業老師為了強化學生的環保意識,積極地落實我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就需要深入新教育市場積極地探索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
【關鍵詞】水資源利用與保護? 課程理論體系改革? 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3.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6-0249-01
一、專業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
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沖擊下,各種先進的教學工具和科學的教學技術逐步涌入到水資源利用與保護教學進程中,這就給其教學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專業老師在日常教學活動為了保障學生的學習效果,有效地提升水資源利用與保護專業教學質量,就需要積極地引用新型的教學資源數據,逐步轉變專業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緊跟新教育市場的發展腳步,豐富學生的學習思維,為學生未來全面的發展和健康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專業課程教學模式的變革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導致專業老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直接灌輸的形式教學嚴重,而且學生的創新性思維也會被限制,非常不利于學生在水資源利用與保護課程中的學習。那么在此基礎上,專業老師就需要積極地落實黨組織的各種思想和方針政策,重視學生環保思維的強化,協助學生形成相對正確的環保觀和人生價值觀,為學生未來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借助多媒體教學模式,增加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興趣
在水資源利用與保護課程的教學模式變革過程中,多媒體教學模式較為常見,也被大多數學生接受,多媒體教學模式以直觀性、便捷性等優勢激起了學生水資源利用與保護專業知識的學習興趣,從而自主地投身于實際教學活動中感受專業知識的學習樂趣。在此基礎上,專業老師收集了大量的專業知識,制作成了電子課件,借助教學視頻、圖片、表格、數據等對比,讓學生充分了解到水資源對學生現實生活中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專注力,推動水資源利用與保護課堂教學的健康發展進程。通常情況下,多媒體教學模式在專業課程中的運用流程如下圖1所示。
(二)借助實驗教學模式,強化學生的環保思維
專業老師為了強化學生對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高效地認知,就可以借助優質的實驗活動,帶領學生真實的感受相關知識的實用以及對現實生活的影響,從而才能夠意識到對水資源充分利用和保護的重要性,從而在國家有關政策和規定的積極作用下,強化學生的環保思維,促使學生自主地投身于專業教學活動中,逐步感受專業知識的實用,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借助工程模擬系統,優化水資源利用與保護教學環境
水資源利用與保護是我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學科中的必修課程,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借助一定的工程模擬系統,對有效的教學信息數據實行篩選和整合,從而展示給學生,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鍛煉其對CAD設計繪圖技術的使用,并且在模擬工程中充分發揮學生自身對專業知識的理解以及對技能的運用,有效地保護模擬工程中的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并且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積極落實,嚴格依照我黨素質的思想指導,逐步強化學生的環保思維。而且在模擬工程中,學生還可以根據老師的指導對自己工程中的信息數據進行修改,具體的流程如下圖2所示,逐步強化工程模擬系統在水資源利用與保護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從而推動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進程。
結語
水資源利用與保護是我國各個高校教育教學中相對重要的內容,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和環保思維的強化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需要得到有關教育工作人員的重視和創新。特別是在教育行業的轉型和升級背景下,專業老師需要積極地探索各種先進的教學工具和科學的教學理念,并且立足于學生的學習現狀以及學習興趣,給其提供豐富多彩的專業教學內容,逐步提升學生對水資源的保護意識,從而推動我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進程。
參考文獻:
[1]陳淑芬,劉靜,伏苓.《水資源利用與保護》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研究——以山東建筑大學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為例[J].山東建筑大學學報,2016(02):200-204.
作者簡介:
鄧林(1986-),男,土家族,湖南常德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任職于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研究方向:水資源利用與保護,課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