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愛琴
【摘要】幼兒階段是個人在接受教育的啟蒙階段更是基礎階段,在這一階段的教學活動中,不僅要求幼兒教師要將教育和生活聯系起來使教學生活化,而且還要讓幼兒感受到學習與生活之間所存在的聯系,讓幼兒從生活中體會學習知識的真諦。幼兒教育應該源自生活,又回歸生活,處處與生活保持緊密聯系,體現生活的真諦。同時,新課程教育改革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都明確在幼兒教學中要打破學習和生活的隔閡,使教學處處體現生活化,那么,本篇文章著重分析幼兒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如何讓數學教學與生活建立聯系,體現數學教學的生活化。
【關鍵詞】幼兒階段教育? 數學學科? 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3.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5-0143-01
數學學科作為理工類的一個分支學科,其自身存在獨特性,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和特點,并且有自己一套抽象的理論。很多幼兒接受起來會感覺有些困難,在心理上固化了對數學學科的認知。但是其實幼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在進行幼兒園數學教學的活動中,應該嘗試將數學教學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打破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距離,引導幼兒從身邊的生活觀察、發現入手,激發幼兒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掌握扎實的數學基礎知識,讓幼兒在生活中體驗數學,使幼兒數學學科的教學逐漸變得生活化!其教學策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引導幼兒積極了解“生活處處有數學”
數學學科與我們的生活聯系十分密切,通過觀察不難發現,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的影子。比如說:幼兒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當中,關于時間方面:幼兒的一日三餐時間和幼兒的上下學時間等等;關于大小和多少方面:大班,小班有多少桌子、椅子,大同學與小同學所用桌子椅子的大小;關于物品分類方面,幼兒在吃飯時所用的餐具,幼兒在活動中產生的垃圾分類等等方面都與數學有著緊密的聯系,幼兒對數學的學習和感知是在生活中建立起來的,并從對生活經驗的總結中得來的。甚至是幼兒活動的外部世界,大自然中都處處存在數學的影子。比如說:公園里有多少種類的花?馬路上停車的數量,太陽升起和降落的方向等等都與數學有著密切的聯系,而生活中的這些事物也確實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因此幼兒教師進行積極有效的引導,幼兒便會很容易地掌握這些與數學有關的知識。同時,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可以便于幼兒教師對學生形成整體的教育觀。孩子們在有意無意觀察生活時,幼兒教師對其提出的問題應當及時解惑,將有關于數學方面的數形時空等都有效的與幼兒的日常生活整合起來,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二、將數學教學與幼兒游戲合理聯系起來
新課程教育改革與幼兒園指導發展規劃綱要都明確規定幼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采取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將游戲教學滲透在數學教學的活動中,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這樣使學習不再枯燥乏味,使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不僅可以鍛煉幼兒的思維模式,而且使他們的學習能力強化提高,也可以使幼兒的思維變得更加敏捷,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得出問題的答案。例如:幼兒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安排幼兒進行“搶凳子”的游戲。將幼兒適當的分成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中都放小凳子。幼兒教師在講完游戲規則時放音樂,當音樂停止時,讓幼兒們坐在小凳子上。但是凳子的數量要比幼兒的數量少一個,這樣會有一個幼兒沒有坐到凳子。那么教師要提出問題:“為什么有一個小朋友沒有坐到凳子上”,這時,幼兒們就會積極的思考,聰明的孩子會發現凳子的數量要比幼兒的數量少一個。最終經過游戲得出了問題的正確結論。而相比于傳統教師在黑板上進行講解的教學模式看來。兩種教學模式下,勢必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
三、巧妙利用生活中所存在的數學材料
生活與數學學科的聯系十分緊密,生活中的很多物體和材料都是天然的數學教學輔助工具。而且,幼兒的興趣愛好十分廣泛,天真好奇,對于一些新奇的事物和材料,能夠最大限度的激發幼兒的關注點和注意力,進而產生積極的情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鼓勵幼兒搜集一些日常生活的廢舊材料和實物。在進行物品匹配的數學教學中,收集來一些飲料瓶、塑料泡沫、吸管、火柴棒等等。幼兒看到這些實物,不僅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數學學習興趣,而且還能準確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
總結
本篇文章著重淺談幼兒階段數學教學的生活化,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生活處處存在數學,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也非常緊密。因此幼兒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讓幼兒了解到生活中處處存在數學的內涵,讓數學學習與生活建立緊密的聯系。其次,幼兒教師在教學中采取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們在游戲中感知數學學科的樂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幼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巧妙的利用生活中所存在的數學材料,把這些新奇的數學材料與幼兒的教學結合起來,讓幼兒自己嘗試操作活動,開拓幼兒思路,讓他們體會數學學科的學習樂趣。但是,從數學的學習與生活的聯系范圍方面來看,教學內容還十分的廣泛,需要各位教師積極的探索和發現,及時的調整教學策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蔣家尚.數學文化的人文價值探析[J].邊疆經濟與文化. 2017(10)
[2]魏婷婷.關于“數學生活化”的再辨析——從美國的“木匠教學法”看我國的“數學生活化”[J].現代教育科學. 2008(06)
[3]王寬明,劉靜.關于數學生活化價值取向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