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應用項目為導向的實踐實訓教學環節,并貫穿室內設計課程七個階段教學全過程,探索出注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室內設計課程改革教學模式。
【關鍵詞】應用項目? 室內設計課程? 實施方案
【基金項目】遼寧科技大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課題名稱:以應用項目為導向的分段式室內設計課程改革研究,項目編號:XJGJF201837。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5-0255-01
如何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將實踐實訓環節貫穿整個室內設計課程教學的全過程,采取以應用項目為導向的分段式室內設計課程教學模式,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可行的教學模式之一。
一、課程改革的目標與授課形式
將應用項目貫穿整個課程教學全過程,并以其為核心分階段進行教學,目的在于培養學生了解室內工程實踐項目的設計過程,掌握室內工程實踐項目的設計內容與要點。這種教學方式,學生可以深刻體會行業崗位的要求和職業要求,改變傳統的理論與實踐單一化模式,達到學有所用目的。
以應用項目為導向的授課形式,采用理論講授——項目課題——項目實踐——自我學習——教師輔導——設計訓練的教學形式,其授課形式分為兩種形式:一是將應用項目作為課題,教師講授室內設計課程原理理論,學生結合理論知識,進行項目課題訓練;二是以企業或工作室為應用項目源,進行實踐實訓教學訓練,這種形式更能讓學生全面體驗真實的行業崗位職業要求,能讓學生學有所用[1]。
二、以應用項目為導向的分段式室內設計課程改革實施方案
結合實踐實訓的要求進行系統的改革,構建以應用項目為導向的分段式室內設計課程教學模式,形成完整地、科學地課程教學體系與實施方案。
第一階段,室內設計專題原理理論講授。
室內設計系列課程雖有共性,但按照室內設計專題課題分劃則有自身特點。比如,辦公、酒店、餐飲、娛樂等空間室內設計,這些專題課題設計雖然都是室內設計的系列課程,設計原理都是相通的,但又各有所區別,比如空間功能、使用范圍、設計要點等都有自身的特征與要求。因此,理論講授放在第一階段,讓學生了解課題訓練的初步知識,能把握實訓課題設計的方向和相關內容,尤其是案例分析能讓學生對課題訓練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
第二階段,企業或工作室調研。
設計原理理論使學生初步了解專題設計的基本內容與認知,到企業或工作室調研、參觀實際案例現場與正在施工現場,將理論知識結合到企業實踐項目中,接觸實際工程案例,了解建筑空間表現的實際效果,能更加對課題設計有了深刻的了解,避免學生方案設計閉門造車、不切實際,脫離建筑空間要素。通過調研,學生掌握設計課題項目的“第一手”相關資料,如項目的具體空間、平面尺寸、設計要求、建筑結構、空間構成、設施要素等相關內容,作為應用課題項目的基礎資料。
第三階段,市場調研階段。
市場調研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建筑裝飾材料,了解不同材料的樣式、圖案、色彩、屬性特征對于設計效果的影響。針對第一、二階段的資料掌握,學生將有目的地、有針對性地進行調研。不同室內專題設計所采用的材料和家具也有所不同,這就需要在前兩個階段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材料講授與案例分析。通過市場調研,了解當前材料與家具的設計時尚潮流以及設計前沿,可以激發學生對于材料與家具的視覺藝術靈感,提升學生學習室內設計的興趣。
第四階段,方案設計構思階段。
方案設計構思階段是整個課程教學的核心,決定了后幾個階段的教學效果和學生方案設計效果。通過前三個階段的學習和現有項目的基礎資料,進行系統分析、構思,形成初步方案。教師關鍵要解決學生拿到“第一手”資料后,如何進行方案設計,這個過程非常重要,但教師更應該是引導,而不是直接講授,目的是讓學生從中體驗初步方案的設計過程。
第五階段,設計方案論證階段。
方案論證階段,是對第四階段的評價和總結,也是對初步方案進行修改的過程,為確定設計方案和最終方案設計效果圖制作奠定基礎。本階段可以采用翻轉式教學模式,明確方案的優點和不足之處,提高學生的設計水平和方案設計的表現能力,同時將自己的設計構思與大家分享,達到相互學習的目的。
第六階段,設計方案制作與總結階段。
所謂設計方案制作,就是通過計算機數字軟件或手繪表現進行設計效果圖的制作與出圖階段,也是對設計方案不斷修改、反復調整的階段。這個階段是培養學生空間設計的表現能力,是對學生前階段學習過程的檢驗,也是對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藝術修養、審美能力的檢驗。完成最終完成設計方案后進行匯報總結。
參考文獻:
[1]李曦.以應用為導向的分段式持續遞進室內設計教學模式的改革研究 [J]. 美術教育研究.2015(18):92-93.
作者簡介:
陳俊如(1984.12.09-),女,漢族,環境設計專業講師,主要從事環境設計室內設計的研究與教學,室內外照明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