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平
數學是一門高度抽象性、高度邏輯性、廣泛應用的學科。數學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很多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時會遇到很大的問題。很多學生認為學習數學對以后的生活沒有作用,這種看法不正確。數學隱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經意間就需要運用數學知識。小到斤兩買菜,大到航空航天計算等方方面面都會用到。在素質教育環境下,初中數學教學不僅要強調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和掌握,還要關注對學生核心素養與綜合能力的培養。因此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不斷提升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本質上看,數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也就是說,學習數學知識的目的就在于最終的運用,從而為生活提供便利。
首先,從最基本的方面來看,生活化的數學教學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很大的幫助。對于大部分的初中學生來說,其不喜歡數學學科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數學的抽象思維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會遭遇較多的困難和挫折,進而產生畏難心理,甚至逃避數學的學習。而生活化的數學教學,一方面將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與熟悉的日常生活場景建立了聯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心理壓力,同時也適當降低了學習和理解數學知識的難度,為課堂教學增強了趣味性。這樣一來,學生自然會對數學知識和數學課堂產生更大的興趣,進而主動參與到數學的學習中,提高學習效率。另一方面,生活化的數學教學能夠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數學學科的產生、發展都源于日常生活的需要,因此,學習數學的意義,歸根結底還在于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的問題。
首先對學生進行恰當的分組,根據學生的成績高低、能力大小、性格差異等要素進行合理搭配,每組以3至5人為宜,盡可能做到各小組實力相對均衡。為下一步的組組交流奠定基礎。小組交流的好處在于能充分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形成相對固定的學習團隊。在小組內明確學習目標,激發同學之間對數學學習的交流,溝通,爭論,幫助,集體榮譽感等諸多學習情感,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投入到預定小組學習模式中去。在交流與合作的過程中,老師要注意對整體所學知識的把握,對小組內的好的方法,適當加以表揚,對后進學生讓組內同學檢查指導。這種合作能讓他們進行互幫互助,在學習中結下友誼共同進步。
結合生活實際創設教學情境實現教學資源的生活化,主要是指教師先積累生活化的教學素材,然后在設計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將相應的數學知識與生活化的教學素材相聯系。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用生活化的教學素材來引導學生融入課堂學習的氛圍中,并且將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融為一體,實現學生從運用出發,再理解知識,最后回歸應用的一個過程。從教學方式上來說,就是要求教師開展情境式的教學。教師設計情境的前提是對生活化教學素材的積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選擇素材,并將這一素材轉化為具體的、生活中常見的情境,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讓學生展開討論與學習,這對加深學生理解抽象化的知識及提高學習效率有著很大的幫助。為了讓學生有更直觀的參與感和體驗感,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情境重現,以圖片或者視頻的形式進行展現。在這樣的情境下,教師再用提問或者談論互動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思維方式的轉換,進而幫助學生逐步建立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這樣學生不僅能夠提高自己解決這類型問題的能力,還能夠逐步養成聯系生活的習慣,進而真正提高知識理解能力和數學應用能力。
參考真實問題組織實踐拓展活動要實現生活化教學在數學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教師除了可以借助情境創設的教學方式外,還可以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著手。課堂上的教學活動,不僅是教師提高學生專注度、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的關鍵,也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結合每節課的實際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活動,在設計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時,則可以參考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真實問題和真實案例。在具體的活動形式上,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通過討論來得出解決的方案,也可以設計需要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和實踐等教學活動。在具體形式的選擇上,教師要根據知識內容和特征來進行。例如,在教學“二次函數及其圖像”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教師在簡單的知識講解環節結束之后,可以根據二次函數的知識特點及其實際應用的情境來設計方案式的課堂活動。具體來說,就是教師根據二次函數解析式的形式特征及函數圖像來提出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問題,如企業由于市場的需要急需購買兩種不同的商品,要求學生在分析利潤、成本等問題的基礎上給出最優的購買方案。學生在設計購買方案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參考二次函數的相關知識,還需要考慮一些實際的因素。在進行方案展示之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發散思維,思考類似的生活問題,并且探討解決的方法。在參與這樣的教學活動時,學生不僅對數學知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還能夠認識到這些知識可以運用到生活中的哪些方面,進而提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
數學能力是人才的必備素質之一,對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是當前我國素質教育中的一大任務。數學能力作為人們探索、研究自然規律和社會問題的一種基礎能力,不僅包括提出問題的能力、收集資料和信息的能力、建立假說的能力,還包括進行社會調查的能力、進行科學觀察和科學實驗的能力、進行科學思維的能力。對于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如果沒有這項能力,青少年很難在這個世界立足。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數學思維能力是教師尤其需要注意的。而且不應該把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喊成口號,要落實到行動上,進行真正行之有效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