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永潔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行政事業單位在不斷地加強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同時,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也存在一些問題,從而使其管理效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嚴重的可能會致使國有資產流失。因此,有必要全面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和導致問題產生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策略加以有效解決。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20)05-0087-02
在我國的國有資產中,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是其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無論是資產總量還是發展規模都在不斷擴大。近年來,各行政事業單位高度重視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構建了管理制度體系,規范了資產配置、使用、處置等各環節管理,進一步完善了信息系統、產權管理等基礎工作,有效提升了資產管理的質量和水平,但是在國有資產管理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因此,發現問題、找出原因、解決問題是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目前的重要工作。
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有效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由此可見,國家把科學有效管理國有資產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就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當前的實際情況而言,經過相關的審計調查可以發現,仍存在資產管理不到位、處置不規范、使用效益不高和產權不明等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資產配置不合理導致使用效率不高
部分單位的國有資產使用效率不高,國有資產難以做到保值增值。在行政事業范疇內使用國有資產因為具有無償性和服務性,致使個別單位盲目、隨意購置資產,不經過資產使用的充分調研和可行性分析,不切實際超量地配置基礎設施或者辦公設備等資產,造成部分資產閑置,未能為開展日常業務服務;有的單位沒有及時配置采購來的固定資產,導致這部分資產長期閑置;一些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機構沒有及時梳理和分類管理國有資產,導致資產不能流動和共享,其使用效率自然不高;個別行政事業單位負責人還沒有完全擺脫計劃管理體制的影響,導致單位的資產在各部門分割封閉運行,盡管事業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但是資產不能進行相應的流動,導致資產存在有的部門閑置、有的部門又短缺的結構性矛盾,總體上資產營運效率和質量不高。
(二)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
科學的資產管理制度是合理利用資產的基礎保障,但是部分單位相關的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導致國有資產管理無章可循。同時,在國有資產管理過程中沒有建立相應的責任制,因而無法保障國有資產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很多資產在賬上沒有登記,而是在賬外循環,在資產領用的時候審批手續不規范、不完整。總而言之,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導致其沒有科學地管理國有資產。
(三)資產產權和底數不明確
一些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產權不明確,以及對于資產的底數沒有摸清。例如,產權登記與核算完全處于脫節狀態,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由于具有較多的投資和資產建設渠道,資產的管理和資產的使用不協調、不銜接,往往導致一個單位登記產權,而另一個單位負責使用核算;部分單位由于多種原因導致不能及時處置、變更處理資產,甚至實物形態的資產已經消失,但是仍然沒有處置其賬面價值。又如,有的單位建設的辦公業務用房多年前就已經竣工并投入使用,但是竣工決算卻遲遲不予辦理,仍舊處于“在建工程”狀態,始終沒有按照相關規定轉為單位的固定資產。再如,有些單位不及時按照相關規定對于上級調撥資產、接受捐贈進行登記入賬管理,導致這部分資產長期游離于單位資產管理之外。
二、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中問題存在的原因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之所以存在一定的問題,是因為部分單位的體制機制不完善、管理過程不規范等若干綜合因素結合在一起導致的。
(一)規范管理國有資產的意識不強
其一,對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部分單位的負責人管理思想存在偏差,往往片面地重視管理資金而輕視管理資產,過于注重資產數量而忽略資產效益,由于沒有深刻認識到加強管理國有資產的重要性,導致行為上不能全面落實管理職責。其二,產權意識不強。有的單位負責人對于本單位到底擁有多少資產,全部資產是否具有產權,現有資產是否存在風險不甚了解;有的單位認為國有資產是本單位或某部門公有的,導致處置或者轉讓國有資產過于隨意。其三,單位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不強。有的單位的財務人員由于對國有資產的概念模糊,不能深入學習掌握國有資產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致使資產管理工作水平不高,落實不到位。
(二)亟待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管理體制
隨著國家深入推進資產管理體制改革,行政事業單位在逐步加強和改進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但是還沒有完全理順和健全管理制度,尚未明確管理主體、管理職責,導致了一定程度上對于國有資產的監管力度不夠,最終可能導致國有資產流失。同時,國有資產質量、數量、結構不斷變化,但是對其進行管理所依據的法律法規,以及相關政策和配套措施卻相對滯后,有的制度已經不適應當前的形勢,甚至有的資產還沒有相應的管理辦法,最終導致難以規范管理國有資產。
(三)存在較為復雜的歷史遺留問題
現階段,國有資產管理往往面臨著較多的歷史遺留問題。例如,在部門之間進行資產交接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因職責不清而交叉管理資產,甚至存在著資產沒有相關部門負責的情況。又如,隨著國家或地方政府多次進行機構、部門的改革,在這一過程中頻繁地調動資產,從而嚴重阻礙了資產的賬實核對。總而言之,歷史遺留的資產管理問題一方面導致部分國有資產閑置浪費,另一方面也致使國有資產存在流失的隱患。
(四)對國有資產管理的監督不力
目前,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普遍存在著監督不力的問題,即缺乏有效的內部監督,而這極容易導致國有資產流失。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不設專人進行管理和監督,相應的考核、激勵機制也不夠健全,最終導致賬物分離或者賬賬、賬物不符。有的單位即使建立內控制度,但執行力度不足,導致管理松懈,容易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三、加強行政事業國有資產管理的策略
(一)強化落實資產管理意識和責任
行政事業單位負責人要切實轉變管理理念,深刻認識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性,堅決克服“重資金、輕資產”“重購置、輕管理”的狹隘思想,把科學配置、使用和管理國有資產納入重要的議事日程,要充分調動本單位全體職工主動參與資產管理的積極性。同時,強化培養本單位的資產管理和財務人員,不斷提高他們的管理與業務水平。單位領導班子要明確職責分工,對于國有資產管理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切實強化責任、產權、效率和質量等各方面的意識,進一步加大監督管理力度,堅決杜絕資產的浪費和流失,確保資產使用效益的提高。
(二)建立完善的國有資產管理體系
行政事業單位在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建設過程中,要科學梳理現有的制度,通過總結目前存在的問題,并與市場環境相結合,從而構建起一個完善的管理機制,確保在資產的購入、維護和使用、清點和盤算等各環節都具有嚴格科學的制度,把各項職責切實明確下來,并落實具體的責任人。同時,建立監督制度,嚴格監管各環節的資產管理工作,發現問題及時予以處理。另外,還應該堅持保持與其他體系的聯動,比如把國有資產管理體系、資產評價體系和預算管理體系有機結合起來,從而保障國有資產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更好地規劃和使用資產。
(三)理順國有資產管理體制
行政事業單位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是其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手段。首先,要積極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相關要求,并以此為基礎將國有資產管理納入法治的框架內,并建立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的相關規章制度。其次,在國有資產管理中引入市場機制,實現有效配置國有資產,從而切實提高國有資產的管理效率和利用效率。
(四)明確國有資產的產權制度
為了有效管理國有資產,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加強資產產權管理。行政事業單位中資產的性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生了根本變化,因此必須要明確國有資產的產權制度,在資產銷售或轉讓的過程中要明確資產的產權,而且無論進行哪種活動,都應當堅定地保持國有資產的國有性質,堅定不移地維護國家的產權,從而保證國家的利益能夠切實地得到維護,充分實現國有資產的價值。
(五)妥善解決歷史遺留的資產權屬不清的問題
對于存在國有資產歷史遺留問題的部分單位,應堅持實事求是、尊重歷史、依法依規、妥善解決的原則,及時進行全面的調研,厘清各方面責任,對問題資產分類進行處理。進一步規范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的權屬問題,徹底清查本單位的全部資產,徹底摸清底數,切實做到數據準確、實物清楚和賬實相符,以此為基礎全面確認產權并進行登記。
參考文獻:
[1]王晉.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4 (11):39-40.
[2]張金龍.淺議企業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J].中國商論,2016 (23):47-48.
[3]閔娟.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7 (1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