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如夢 鄭新新 王宇帆 肖玲燕 嚴錫文
摘 要:中國的飲食文化歷史悠久,其彪炳史冊的烹飪技藝對絲綢之路的周邊國家以及東亞地區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中,受中國飲食文化影響最深的國家是日本,在日本眾多動漫作品中,體現中國飲食文化的創作不計其數。日本文化與中國文化的巧妙融合使作品既富有異域風情,又符合日本人的審美情趣。本文從中國飲食文化的風味多樣、四季有別、富有美感和食醫結合4個文化特點出發,分析日本動漫中的中國飲食元素,以解析日本動漫作品借鑒和吸收中國飲食元素的方式與特點。
關鍵詞:中國;飲食元素;日本動漫
Abstract:Chinas food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and its legendary culinary skills have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neighboring countries along the Silk Road and East Asia. Among them, the country that is most influenced by Chinese food culture is Japan, in numerous Japanese animation works, the creation that reflects Chinese food culture is countless. The ingenious integration of Japanese culture and Chinese culture makes the works not only rich in exotic flavor, but also in line with the Japanese aesthetic taste. Based on the four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food culture, such as diverse flavors, different seasons, rich beauty and combination of food and medicin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mbodiment of Chinese food culture in Japanese animation, with a view to analyzing the way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Japanese animation works to learn from and absorb Chinese dietary elements.
Key words:China; Dietary elements; Japanese animation
傳統飲食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會不斷與其他文明結合、發展,飲食傾向、口味特色等組成了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日本的動漫近年來也掀起了一波熱潮,劇情的創新性和趣味性,使其在全球都有很重要的地位,擁有一大批忠實觀眾。
國內外不乏學者從不同角度對日本動漫與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研究和討論。呂淑萍《淺析日本動漫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吸收和利用》中分析了日本動漫對中國傳統文化因素的吸收利用[1]。肖佳穎在《中日動漫中的飲食文化因素分析》中講述了中國傳統美食文化與動漫作品的結合,展示了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別[2]。
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且高品位的悠久文化;是我國各族人民在多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在食源開發、食具研制、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創造、積累并影響周邊國家和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
1 中國飲食文化在日本動漫作品中的體現
1.1 “風味多樣”在日本動漫作品中的體現
中國多樣的地形地貌培育了豐富的食物原材料。食材的選取、烹調的把控、口味的選擇也給中國飲食文化注入了靈魂。在這片神州大地上,不同地區風俗不同,口味多樣,菜系豐富。
如此多樣的風味對日本飲食文化的影響也從日本的動漫文化中體現了出來。例如由日本漫畫家小川悅司創作的《中華小當家》充分體現了中華飲食的豐富多彩,其展現的“八大菜系”,讓中國人也垂涎三尺。其中有許多佳肴的制作有些超乎常理,添加了許多臆想的元素,這是因為日本的飲食結構頗為單調,口味較單一。
如今大部分日本動漫中都可以看到“拉面”的身影,例如《火影忍者》中鳴人酷愛一樂拉面,《愛吃拉面的小泉同學》中小泉尋訪各式拉面等。深受日本人喜愛的“拉面”實則最早出現于中國。明治維新時期,開始有中國人在日本賣“切面”;至20世紀20年代,“拉面”這一美食開始在日本流行;二戰后,其形式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并為廣大日本人喜愛。
1.2 “四季有別”在日本動漫作品中的體現
一年四季自然氣候不斷變化,而每個季節都有特有的食材和烹飪方法,這便造就了中國飲食文化的特點—四季有別。在夏天,人們喜清淡涼爽,在烹飪方式上,多為涼拌冷凍;在冬天,人們喜味醇濃厚,在選擇烹飪方式時,也就多采用燉、燜、煨。并且由于氣候不同,每個季節可供食用的食材也不相同,因此四季的飲食也大有不同。
《中華小當家》是一部經典動漫,在這部動漫中,雖然沒有明確指出具體時間,但可以從其制作的菜肴來推測時間。劉昴星在開篇烹飪了一道菜——青椒肉絲。青椒是夏秋季節的蔬菜,因此可以鎖定其時間在夏或秋季。而隨著劇情的發展,逐漸出現了秋季的食材,如“玉衡麻婆豆腐”中的辣椒與花椒以及“大陸英雄炒面”中的木耳是多產于夏末至秋季的食材。食材的選擇中便能體現季節的變化,這正是中國飲食文化中所講究的四季有別。
四季有別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顯著特征,從古代開始就提倡春夏秋冬四季要吃不同性質的食物,傳統飲食反對顛倒季節。由此可以見得,中國飲食的四季有別是由來已久。
1.3 “富有美感”在日本動漫作品中的體現
中國的烹飪,在技術精湛的基礎上又講究菜肴的美感,注重食物色、香、味、形與器的協調一致。人們借助咸、甜、酸、辣、香、苦和鮮之味,赤、橙、黃、綠、青、藍以及紫之色,調和出最具特色的美味食品。老子首先將這一范疇上升到美學領域,并提出了他的審美標準,即所謂“道之出口,淡乎其味”。而在眾多的日本動漫尤其是美食番中,如《愛吃拉面的小泉同學》《食戟之靈》,其美食的制作過程、美食制作完成時的特寫鏡頭無一不體現出美食色、香、味、形和美俱全的特點。人氣火爆的日漫著名漫畫家鳥山明的《龍珠》中,自始至終推崇作者最愛吃的兩道中華美食料理——餃子和天津飯。這一視覺沖擊不僅給觀眾帶來內心的滿足,更是帶動了日本的經濟,在觀看美食動漫時看到動漫中色香味俱全的各種各樣的美食料理,許多觀眾會選擇購買食材自己動手制作或者直接購買現成的美食料理食用,增加了各大超市、商場和餐飲行業的營業額。
1.4 “食醫結合”在日本動漫作品中的體現
中國飲食自古以來講究“食醫結合”,也有“藥膳”的說法,可以說烹飪食物與醫療保健關系緊密。烹飪者不僅要將食物烹飪得鮮美,而且要著眼于各種食材本身的藥用價值,兼顧不同食材的功效。
“食醫結合”的中國飲食文化特點同樣在日本動漫《中華小當家》中有所體現,例如:“清蒸大河鰻”“彩虹粥”“烏骨雞料理”等等。清蒸大河鰻是《中華小當家》中劉昂星所做,清蒸大河鰻軟嫩鮮香,色如白雪,并且鰻魚可以治療結核病。“彩虹粥”,顧名思義,是一道顏色頗豐的米食,有紅、黃、綠、黑與白5種顏色,營養成分豐富。將芳香四溢的紅菜、補中益氣的南瓜、清熱解毒的綠豆、益脾健腦的龍眼和滋潤皮膚的松子一起熬制成粥,營養豐富且易消化吸收,老少皆宜。小當家學習之旅的最后一站是雞窩鎮,而鎮中有戶人家因為養了一群被認為會帶來厄運的黑雞而被村民嫌棄,在小當家的一番觀察之后,他決定開一個評鑒大會以證明黑雞不會帶來不幸,小當家利用自己的廚藝,展示了一道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他先剖開雞身,將米飯塞入其中,接著倒入藥材、米酒,文火慢燉,再取出米飯以激發雞的鮮美,這便是烏骨雞料理,具有滋養益氣的功效,營養價值頗豐。
日本動漫中的“食醫結合”,展現了中國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
2 結論
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的了解過中國的飲食文化曾傳入過日本,但是對于中國飲食元素在日本動漫中的體現卻知之甚少,因為大部分觀眾在觀看日本動漫作品時并不會過多關注飲食元素,除非是一部專門講飲食的動漫,而且很多人也并不知道一些傳統美食的發源地是日本還是中國。所以通過研究能進一步了解中國的飲食元素,以及日本對于中國飲食元素的改革和創新。
參考文獻:
[1]呂淑萍.淺析日本動漫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吸收和利用[J].新西部(理論版),2012(12):186.
[2]肖佳穎.中日動漫中的飲食文化因素分析[J].飲食科學,2017(1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