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婭茹 周蕓 劉曉麗



摘 要:目的:調查分析慶陽市2019年市場上兒童零食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和用量情況,為兒童零食安全監管提供技術支撐。方法:檢驗項目按照國家標準相關內容進行檢測,檢測結果按照相應檢驗依據的標準要求和相關產品標準要求進行評價。結果:共抽檢樣品149份,不合格17份,不合格率為11%;不合格項目主要為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鈉和安賽蜜,7種合成色素均有檢出。總體來說樣品中添加劑的檢出率普遍較高。結論:慶陽市兒童零食的安全狀況較好,但風險依然存在,監管仍需加強。
關鍵詞:兒童零食;風險監測;添加劑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use and dosage of childrens snack food additives in the market of Qingyang City in 2019, so as to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childrens snack safety supervision. Methods: the test items were tested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contents of national standards, and the test results were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relevant standards and relevant product standards. Results: a total of 149 samples were selected, 17 were unqualified, the unqualified rate was 11%; the main unqualified items were benzoic acid, sorbic acid, saccharin sodium and acesulfame, and 7 synthetic pigments were detected. Generally speaking, the detection rate of additives in samples is generally high. Conclusion: the safety status of childrens snacks in Qingyang is good, but the risk still exists, and the supervision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Key words:Childrens snacks; Risk monitoring; Additive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零食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兒童的膳食營養狀況有了較大改善的同時對零食的攝入也越發頻繁,并且在兒童膳食中占據很大比例。按照《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的定義,零食是指非正餐時間食用的各種少量的食物和飲料(不包括水)[1]。適當攝入零食會增加生活樂趣,有助于營養補充;過多的零食攝入會影響正餐胃口,導致少年兒童食欲不振,挑食厭食,口味偏重,營養不良、體重増加等一系列危害。
國內零食的安全性非常嚴峻,食品添加劑超標、非法添加等問題時有曝光,相較于成人,仍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免疫系統尚不健全的兒童更易受到健康威脅。因此,做好兒童食品安全風險防控工作意義重大。慶陽市地處甘肅省東部,轄8個縣(區),總人口256萬。迄今為止,尚未見對慶陽市兒童食品安全問題的綜合分析研究的報道。本研究對慶陽市內兒童零食(加工食品)的消費行為進行調查研究,并針對消費較多的幾類食品對其添加劑的使用進行檢測和分析,提供風險監測依據,為慶陽市兒童食品監管提供技術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1 項目確定
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慶陽市內3~12歲兒童的零食消費行為:零食喜好、購買方式、食用頻次以及安全意識進行詢問。分別采用兒童問卷與家長問卷兩種途徑,力求調查的結果接近事實。最后使用SPSS軟件對調查的結果進行統計匯總。經分析確定10大類食品作為檢驗對象,分別是糖果(硬糖、軟糖、果凍)、巧克力、乳制品(發酵乳、調制乳)、膨化食品及薯類(膨化食品、薯片)、冷凍甜品、炒貨及堅果制品、餅干、肉制品(火腿腸、烤腸)、飲料(含乳飲料、果蔬汁飲料)、調味面制品(辣條)。
1.2 樣品來源
檢測樣品來源于慶陽市合水吉峴、慶城驛馬、西峰區各超市、批發商城、學校附近小食雜店。
1.3 監測項目
依據《2018年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實施細則》中對檢驗項目的要求,本次檢測確定了以下項目,防腐劑:苯甲酸、山梨酸、亞硝酸鹽;甜味劑:安賽蜜、糖精鈉、甜蜜素;合成色素:檸檬黃、新紅、莧菜紅、胭脂紅、日落黃、亮藍、赤蘚紅;真菌毒素:黃曲霉毒素B1;非法添加:三聚氰胺。
1.4 檢驗方法
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鈉、安賽蜜按照GB 5009.28-2016進行檢測[2];環己基氨基磺酸鈉(甜蜜素)按照GB 5009.97-2016進行檢測[3];合成著色劑按照GB 5009.35-2016進行檢測[4];亞硝酸鹽按照GB 5009.33-2016進行檢測[5];黃曲霉毒素B1按照GB 5009.22-2016進行檢測[6];三聚氰胺按照GB/T 22388-2008進行檢測[7]。
1.5 結果評價
依據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8]和GB 2761-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9]中相關產品的標準要求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判定。檢測值以不超過標準值為合格,其中有1個或1個以上項目不合格者即判定為不合格樣品。
3.5 非法添加
對于乳制品中的三聚氰胺檢測結果表示,均未檢出。
4 存在問題與監管建議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兒童零食的消費日趨增長,且購買方式從家長購買向兒童自主購買轉變,因為兒童更易受色彩斑斕的零食表面現象所誘惑,缺乏甄別食品安全與否、健康與否的能力,因此大大增加了兒童零食中所使用的添加劑對其健康造成危害的概率。本次監測主要反映出兒童食品中存在防腐劑超標;甜味劑與合成色素大量使用的現象。從食品類別分析,巧克力、風味發酵乳、堅果及炒貨制品均是兒童喜愛程度高的食品種類,因此,建議監管部分重點關注,可以加強對非知名品牌巧克力制品等的抽查頻次和范圍,嚴謹檢驗,嚴肅處罰,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杜絕超標超范圍使用防腐劑的現象,同時,對兒童食品安全的監管,應從源頭抓起,從街邊抓起。對“三無”產品、小作坊、還有學校周邊的小食雜店等要嚴格監管,對不符合相關規定的一定要堅決取締[10-13]。如已經禁止銷售的辣條及其相關產品,一經發現要嚴格查處,不留余地。除繼續開展常規項目監測外,還應定期開展兒童食品中非法添加物的專項監測工作,以保障慶陽市兒童食品安全、兒童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2]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GB 5009.28-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鈉的測定[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6.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GB 5009.97-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環己基氨基磺酸鈉的測定[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6.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GB 5009.35-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合成著色劑的測定[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6.
[5]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GB 5009.33-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亞硝酸鹽與硝酸鹽的測定[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6.
[6]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GB 5009.22-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黃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測定[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6.
[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GB/T 22388-2008 原料乳與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檢測方法[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
[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4.
[9]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GB 2761-2017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7.
[10]李佳潔,羅 浪,崔艷艷,等.北京地區兒童零食安全風險預測研究及風險監測建議[J].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15,27(2):175-179.
[11]張 磊,李 瑞,董倩倩.大連市學校周邊兒童食品風險監測結果分析[J].實用預防醫學,2016,23(4):478-480.
[12]楊 艷,戴 帥.晉江市2011年小學周邊小食品安全狀況調查分析[J].醫學動物防制,2014,30(5):548-549,551.
[13]劉萬靜,劉 斌,李湘平,等.2012-2014年安康市食品風險監測概況[J].食品與發酵科技,2016,52(4):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