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銀高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與完善,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已很難滿足現階段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需要,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教師也逐漸意識到在實驗教學中滲透化學思想的重要價值和意義。所謂化學學科思想,是人們在認識化學活動中運用科學方法的意識,是對化學本質、特征、價值的基本認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另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化學學科思想是對知識規律的高度概括和總結,對于學生學習化學知識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其主要表現為:既可以指導學生去發展新物質、新規律,也可以讓學生學習化學知識變得更加輕松、愉悅,最為重要的是對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以及提高其科學素養和化學綜合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由此可見,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滲透化學思想是十分有必要的,具有多重積極意義,故值得滲透。
關鍵詞:化學思想;實驗;情境;媒體
眾所周知,在初中教育階段,化學是一門必修課程,同時也是中考必考科目之一,更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但不得不提的是,就目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現狀來看,因長期以來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和制約,仍有部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為完成教學任務,而一味地采用以學科為本、知識為本的傳統“灌輸式、說教式”等教學方式方法,致使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且通常只能被動地去接受化學知識與思想。久而久之,不但會大大扼殺學生主動學習化學知識與思想的積極性,而且也會嚴重阻礙學生化學綜合能力的發展與提升,最終導致課堂教學效果極不理想。因此,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作為一名優秀的初中化學教師,又該如何有效改變上述不良現狀呢?基于此,筆者將從“巧設情境,驗證探究思想的滲透”“基于媒體,構建模型思想的滲透”兩個方面進行分析,談一談實驗教學中化學思想的滲透策略探究。
一、巧設情境,驗證探究思想的滲透
驗證探究思想是化學學科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其滲透于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當中,不僅能夠有效培養和提升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也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學生的學習效率,最為重要的是也能夠最大限度地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地體驗實驗探究的過程,在知識的形成、相互聯系和應用過程中逐漸形成良好的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其優勢作用可謂是“大有作為、至關重要”。但需要明確的一點是,要想從真正意義上促使學生深刻理解和內化驗證探究這一化學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離不開有效的教學情境,也就是說,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切實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與學習發展特點,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驗內容來巧設教學情境。如:在教學“探究空氣的成分”這一實驗時,為了能夠使學生能用堅定的實驗操作證明空氣的真實存在,以及了解空氣的成分及主要氣體的含量,我會創設問題情境來展開教學,即:在探究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過程中,我會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多嗎?為什么選用紅磷,能否用蠟燭代替?以及紅磷在集氣瓶中未能全部燃燒,說明了什么?……”之后,我再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思考上述問題,以讓學生在解決實驗問題、思考實驗問題的過程中逐漸養成自主探究的良好習慣,以及促使其在自我探究欲望的驅使下能夠更加快樂、且積極主動地投身于化學實驗教學當中,并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進而有效確保驗證探究思想在初中化學實驗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滲透,使課堂教學變動更為高效且趣味橫生。
二、基于媒體,構建模型思想的滲透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多媒體現代化教學設備在課堂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積極作用,并深受廣大師生所青睞,而對于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來說,將多媒體教學設備應用其中,既能夠將實驗內容變動更為直觀、生動、形象,以便于學生能夠深刻理解與掌握,也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將模型與相關概念有機結合的能力,最為重要的是也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最終達到一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與目標。因此,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應善于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來輔助課堂教學,并將教學內容以圖文并茂、視聽結合的形式展示在學生面前,以有效引導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他們的空間構型,進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成效,從真正意義上促使學生在化學實驗學習中學會引入化學建構模型這一化學思想。例如:在教學“探究微粒間有空隙”這一化學實驗時,首先,在課下,我會根據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并按照“以優帶劣、優勢互補”的分組原則將全班學生進行有效分組,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課堂教學打下良好基礎;然后,在課上,我會先積極鼓勵和引導學生依托教材內容自主學習與探究本次實驗內容(教師以朋友的身份參與其中,以為學生排憂解難),并動手進行實驗,以讓學生能夠初步認識到構成物質的微粒之間有一定的間隙;最后,待各小組學生實驗結束后,我除了會結合課前精心設計的PPT課件為學生詳細講解本次實驗內容以外,我還會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有關本次實驗(改進實驗)的短視頻,并指導學生根據短視頻內容再次動手進行實驗,且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水不易被壓縮、而空氣很容易被壓縮?”以促使學生能夠合作總結出“構成物質的微粒之間有一定的間隙(固體、液體的微粒間的間隙較小,而液體微粒間的間隙較大,所以,空氣易被壓縮,而水不易壓縮)。如此一來,能夠有效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與目標,使課堂教學變得更為高效且實效。
總的來說,在初中實驗教學中滲透化學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離不開有效的教學策略,同時也是建立在學生和老師共同作用的基礎上的,二者缺一不可。因此,作為一名一線初中化學教師,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應切實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與教學水平,并始終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或采用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以為學生提供更為優質的教育服務,發掘更多、更實用的科學方法論,打造出更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的化學綜合能力得以全面提升與可持續發展,為其化學思想的形成與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陳杰,王冬明.淺談驗證探究思想在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滲透[J].湖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7(04):115-118.
[2]史育萌.實驗教學中滲透學科思想 主動探究中提升化學素養[J].化學教與學,2018(08):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