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梅華
摘 要:區塊鏈本質上是一種共識機制,其核心思想“去中心化”其實是對“特權”和“權威”的解構。尤其是對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的影響不容小覷,區塊鏈技術將對電子商務生態系統中的各參與方及由此產生的“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產生深遠的影響,各行業運用區塊鏈技術的難點并不在于技術層面,而是在于意識層面和法律層面,區塊鏈技術最終改變的絕不僅僅是技術,而是對各個產業的全面重構。
關鍵詞:區塊鏈技術? 電子商務生態系統? 重構
1 區塊鏈技術的提出及概念的界定
區塊鏈技術是作為比特幣底層技術與基礎架構而誕生的,比特幣是一個可以點對點進行支付、不依賴任何第三方的電子現金系統。借助密碼學技術,比特幣的發明者中本聰構建了一個非常高明的經濟信息系統,成功地解決了在“去中心化”的結構下,如何創造一個可信的價值傳輸系統的難題。2009年,序號為0和序號為1的創世區塊的相繼誕生,并逐步實現鏈狀結構,代表著區塊鏈技術的誕生。
如何界定區塊鏈技術的基本概念,學術界和科技界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我們一般認為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其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記賬系統,而比特幣正是這個系統上承載的數字化貨幣,如果把比特幣看作是記賬系統的外在表現形式,那么區塊鏈技術就是其背后的一套由信用記錄以及信用記錄的清算模式構成的支撐體系。
2 生態系統、商業生態系統、電子商務生態系統基本概念的界定
生態系統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國生態學家坦斯利在1935年提出來的。其基本概念可以界定為在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范圍內,在各種生物之間以及生物群落與其無機環境之間,通過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而相互作用的一個統一整體。隨著對生態系統研究的不斷深入,發現人類社會的組織、運轉和與生態系統的運行機理有高度的類似性,并由此將“生態系統”這一概念開始引入到社會科學領域。
1993年,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穆爾(Moore)在《哈佛商業評論》上首次提出了“商業生態系統”概念。他認為:“商業網生態系統是眾多的商家,企業作為有生命的經濟實體,同時還作為經濟細胞,組成和推動著整個國民經濟乃至整個國際經濟的發展,形成一種功能協調、優勢互補、和諧增長的共生共榮的生態環境”。
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的概念是在網商生態系統概念的基礎上演化出來的,網商生態系統最早由阿里巴巴提出。電子商務生態系統是將自然界中生態系統的概念和商業生態系統的理論整合起來應用于電子商務領域。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維度界定其基本內涵:其一,電子商務生態系統是一個由核心交易企業、金融支付服務企業、通信服務企業、物流服務企業和其他服務性機構構建的一個多元生態系統;其二,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的構成成員間不是你我存亡的關系,而是價值或利益交換的關系,從而實現彼此間的信息共享和協同進化。
3 區塊鏈技術與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的關系分析
3.1 區塊鏈技術將推動我國電子商務生態系統走向更高的層次
成熟完善的電子商務生態系統指標除了高度發達的產業信用環境和一流的技術支撐外,更重要的應該是具備產業引導的技術創新驅動模式。而區塊鏈技術作為技術創新驅動模式的典型代表,能讓電子商務活動的所有參與主體在技術創新和模式演化下自覺的“各行其道”,區塊鏈技術豐富的應用場景,能夠有效地解決通信雙方信息不對稱問題,從而為多個主體之間的協作信任與一致行動提供技術支撐,保障整個生態系統真正成為持續、健康電子商務產業的孵化地。
3.2 區塊鏈技術將徹底打通電子商務生態系統中的“互聯網+”業務,實現跨界融合
2015年產業互聯網大會達成了一個共識;中國正大步邁入“互聯網+”的新業態。已經在中國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并高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正在以更全面、更徹底、更深入的方式滲透到國民經濟的各個層面和角落,由此必然帶來傳統產業和行業競爭格局的顛覆和重塑。到了今天,我們很多企業清醒地認識到“互聯網+”并非是選項之一,而是實現企業跨界融合的唯一選項,界是融合的基礎,其具體表現為轉型、升級、創新。區塊鏈技術作為互聯網技術的新寵,將全力助推“互聯網+金融”“互聯網+物流”“互聯網+零售”等模式的基因再造。
3.3 區塊鏈技術將最終構建融合、共享、生態的電子商務生態系統
融合、共享、生態其三者的關系可以表述為不融合無共享,不共享無生態,不生態無發展。融合是“互聯網+”的本質,共享是專屬于互聯網時代的數字文明,而生態則是互聯網經濟的DNA,互聯網技術發展到今天,無論是構建完善的電子商務生態系統,還是構建“互聯網+”的新業態,都必須實現傳統產業和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利用新興的互聯網技術,降低信息的不對稱,用開放的思維重構商業模式,只有這樣才能順應和融入產業革命升級的洪流。區塊鏈技術在產業創新方面的技術驅動優勢,必然對上述問題的有效解決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撐。
4 區塊鏈技術與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的重構分析
4.1 區塊鏈技術對電子商務生態系統中“信息流”的重構分析
區塊鏈技術的三塊基石分別為分布式計算、密碼學和博弈論,其中分布式計算是基礎,密碼學是核心,博弈論是其表現。顯而易見,電子商務生態系統中利用互聯網技術可以使信息傳遞與信息溝通在效率和及時性方面明顯提升,最大程度地實現信息的流動價值,但其安全性和信息泄露一直飽受詬病。區塊鏈技術能夠實現完全意義的實名、信息認證及可追溯性,建立良好的信任機制和共識機制,從而為電子商務生態系統中各參與方之間的信息流動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
4.2 區塊鏈技術對電子商務生態系統中“資金流”的重構分析
區塊鏈技術對電子商務生態系統中資金流的實現和重構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因為區塊鏈技術最早的應用就是在金融領域,運用區塊鏈技術的共識機制能夠有效地解決資金支付過程中資金劃撥延遲、支付雙方產生的信息抵賴、單位處理成本過高、安全隱患、重復消費等一系列問題。為此以德國和美國為首的歐美發達國家都在嘗試運用區塊鏈技術試水資金流的迅速實現,我國的央行也在運用區塊鏈技術積極推動DCEP(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和應用,區塊鏈技術將會對電子商務生態系統中資金流的實現和重構產生蝴蝶效應。
4.3 區塊鏈技術對電子商務生態系統中“物流”的重構分析
物流是電子商務生態系統正常運行的關鍵和難點,它高度依賴系統內各參與方的線下整合能力。可以從兩個方面分析區塊鏈技術對電子商務生態系統中物流的影響:一方面,通過“區塊鏈+大數據”的自動篩選過濾模式,以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和大數據的海量數據分析為基礎,提升物流配送的便利性和智能化。另一方面,以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為支撐,大力發展現代化的智慧物流體系,通過技術孵化和資金引入,優化電子商務生態系統中各參與方的物流成本,實現配送物品的精準溯源,配送路線的實時監控,最終提升整條供應鏈的響應能力。
5 結語
區塊鏈雖然以技術的面目展現給眾人,但筆者發現,其所帶來的已經遠遠超過了技術范疇本身,正如互聯網技術給社會各個層面的全面重構一樣,區塊鏈技術不僅是一種技術、一個工具,更是一種以開放、共享、共識、平等、誠實、透明為基本特征的思想和精神。區塊鏈技術比傳統的互聯網技術更高明的地方在于其把一般意義上的信息傳輸拓展到了價值傳輸,構建了真正意義上的信任共識機制。我國電子商務從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開始起步,已經走過了技術潮流、企業潮流、產業生態潮流、社會潮流,現在已經步入了創新驅動潮流,在新一輪的創新驅動潮流里,物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區塊鏈技術必將對現有的電子商務活動產生技術驅動和模式演化,從而必然會對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蔡曉明,尚玉昌.普通生態學(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方美琪.電子商務概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葉秀敏.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梁春曉.電子商務服務[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余來文,林曉偉.互聯網思維2.0[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7.
張健.區塊鏈定義未來金融與經濟新格局[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