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城市化的加速發展,社會生態問題成為了人類生存的巨大挑戰,越來越多的環境污染導致了各種自然災害,人類對于生態、環保意識逐漸加深,慢慢開始明白了環境保護管理的重要性。環境檢測是環境保護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檢測過程中,準確的數據才能為環境保護工作提供正確的數據支持,因此,加強環境檢測全過程質量管理和全面提升環境檢測初水平會推動環境保護工作更好的開展。由于環境檢測全過程在實際實施上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本文將針對環境檢測目前上存在的質量管理問題和水平階段進行相應的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環境檢測;環境保護;自然災害;質量管理;社會生態
當前的環境監測工作主要是通過GIS技術對環境檢測網絡進行設計,檢測收集的信息會通過GIS網絡進行及時的顯示和儲存,并對檢測區域進行詳細的場地檢測和分析。這是一門比較專業的技術領域,涉及到水質檢測、空氣質量檢測、固體污染物檢測、噪聲和輻射等多個方面,由于實際檢測情況與理想中不符合,受到了許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加強環境檢測全過程質量管理和提升環境檢測水平。
1、環境檢測水平分析
1.1環境檢測的發展歷程
環境工程專業在二十世紀70年代末設立,主要是有關水污染控制、空氣污染控制、固體廢物處理和環境質量評價,在二十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隨著環境問題日益嚴峻,我國設立了環境監測處和各種環境監測站,二十世紀80年代以來,環境檢測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進步,比如水質檢測,在傳統的分析化學檢測方法上,利用了衛星遙感圖片、高光譜數據和便攜式水質測定儀等等高科技工具和手段,在時間和人工成本上得到了極大的節省。可見我國環境檢測水平逐漸向高科技領域發展,但技術上還是不夠先進,環境檢測系統也需要慢慢完善。
1.2環境檢測過程
環境檢測會根據現場調查和采樣來對相關的資料和信息進行收集和總結,比如當地的氣候、地質、氣象、水文、地形地貌、人口分布和污染排放等內容的收集,然后根據技術路線進行方案的制訂,包括了檢測項目、網點、方法、時間和頻率等方面,并根據方案進行樣品的采集、處理和分析測試,制定質量保證體系,接著進行數據處理和環境質量評價,最后將上述檢測報告進行編制和提交。
1.3環境檢測質量存在的問題
雖然檢測水平在逐漸完善,但大部分的環境檢測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受到了人員、檢測方法和質量體系等方面的影響[1]。首先環境檢測這份工作需要相當專業的工作人員,我國在專業的環境質量檢測人員上比較稀缺,供不應求,不夠專業的檢測人員對于環境檢測質量數據的準確性有很大的干擾。第二,工作人員在現場進行環境檢測工程中使用的方法比較傳統,科學技術還不夠先進,一些設備和儀器故障率比較高,這也是我們環境檢測質量難以提高的一大原因。最后,在質量體系管理方面也存在漏洞,盡管目前國家開始重視環境質量檢測管理,但這是一項大范圍的工作,涉及到的人和物都比較多,對于質量管理體系的監管存在著缺失,導致現場采樣質量不達標、檢測無法反映實際情況等結果。
2、加強環境檢測全過程質量管理的方法
2.1加強工作人員的專業性和素質
環境檢測的工作人員作為實施者是環境檢測過程中的主體,無論是儀器的使用還是現場采樣,整個環節都需要考驗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我國的環境檢測專業人員匱乏,需要高校更加重視對這方面人才的培養。除此以外,對于環境檢測人員的考核也要嚴格重視,從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能等多方面考驗,提高環境檢測人員的門檻,保證整個環境檢測團隊的質量。
2.2加強對設備和技術的研發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特別是如今5G時代來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環境檢測質量的加強也離不開設備的更新和技術的提高。環境檢測儀器由于受到現場影響,對于檢測結果的干擾很多,比如地形、溫度、濕度等外界因素都會影響到環境檢測質量的準確度。所以,要加強環境檢測質量管理,也必須保證檢測設備的質量,隨時對其進行專業的維護,防止使用期間器械的老化和精度下降,直接對檢測結果造成負面影響[2]。同時,加強檢測技術的研發,不僅可以保證環境檢測的質量,還能節省人力和物力,更加高效地進行環境檢測。
2.3建立質量檢測監管體系
質量檢測管理要求遵循完整性、一致性、合理性和準確性[3],我國沒有形成很健全的質量檢測體系,在各方面的監管上不夠嚴謹,許多工作人員在檢測時沒有強烈的檢測意識和責任,這樣也導致了檢測結果的不準確,間接影響到了環境保護工程接下來的措施。而現場檢測的管理更加復雜,現場的材料收集和采樣會存在很大的隨機性和偶然性,采樣質量的不合格會直接影響到最后的報告結果,這樣的無用功會產生更多的成本,得到一個不準確的結果。因此,建立系統的質量監管體系,通過控制現場采樣的時間范圍和采樣質量,來保證環境檢測全過程的質量提高,確保最終結果的一個可靠性。
結語:
綜上所述,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了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水污染、大氣污染和固體污染等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人類的生活,環境保護工程越來越受到重視,而環境質量檢測對于環境保護工程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因此,加強環境檢測全過程質量管理和提高環境檢測的水平具有必然性。通過培養更多環境檢測的專業人才,提高環境檢測的技術和設備功能,制定系統的質量監管體系來確保整個檢測環節的可靠性和準確性。環境檢測質量推動著環境保護工程的進行,同時讓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達到統一,所以對環境檢測質量的研究就變得十分有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尚春林,張敏.加強環境檢測質量管理全面提升環境檢測水平[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5(08):95.
[2]劉育.環境檢測質量主要影響因素及改進措施[J].資源節約與環保,2020(02):37. [3]肖楊.提升環境檢測報告質量水平的途徑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9(34):65-66.
作者簡介:
陳恩路(1987-),男,安徽無為人,學歷:本科,目前職稱:中級工程師,專業方向:環境工程、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