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一夫
據清華、北大聯合調研的數據顯示,34%的中小企業賬上余額只能維持1個月,33.1%的企業可以維持2個月,17.91%的企業可以維持3個月;而魅KTV投資人、桔子水晶酒店創始人吳海的刷屏自述,以及西貝、老鄉雞等知名企業主的紛紛“訴苦”,都真切地反映出現下中小企業所面臨的困境。
然而,誠如一枚硬幣有其兩面,疫情除了給人類社會帶來深重災難之外,還能促成人類的自省,進而為經濟社會的變革與進步帶來新的機遇——就像當年的“非典”,催生了電商的現象級崛起,并帶動了移動支付、快遞、外賣等一眾行業的發展。那么,此次疫情又給中小企業帶來了什么機遇?
中小企業經營規模雖然不大,地位卻不容小覷。官方數據顯示,當前中小企業數量占我國企業總數的99%以上,為國家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創造了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完成了70%以上的發明專利、提供了80%以上的就業崗位,這些數據充分彰顯出中小企業在推動經濟增長、促進就業增加、激發創新活力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與此同時,絕大多數中小企業都屬于民營企業,而民營企業又是市場經濟中最為活躍的“細胞”,對提升國民經濟活力、培育新動能意義重大。毫不夸張地說,只要中小企業過得好,國民經濟就有保障;穩住了中小企業,也就穩住了中國經濟的基本盤。如此一來,眼下深受疫情所累的中小企業成了各方尤為關注的焦點,我們不妨借助百度搜索大數據的變化來一探究竟。
可以看到的是,自春節前后至今的疫情防控期,“中小企業”與“中國經濟”的百度指數均有明顯上漲,且二者走勢呈現出高度的一致性;另外,在多數中小企業無法正常運行的情況下,關系到員工工資發放的“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指標,其近30天的搜索指數曲線呈明顯的上揚趨勢,含義不言自明。
若是放任深陷泥濘的中小企業不管,后果必將極其嚴重。為此,中央各部委與各級地方政府紛紛于近期緊鑼密鼓地出臺各種專項扶持政策,旨在通過減稅降費、延遲繳納社會保險、加大金融服務力度等手段來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宛若及時雨一般的政策,讓無數中小企業歡呼雀躍。與之相應的,是中小企業對“盡可能滿足標準并獲得國家支持”的高度重視,“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百度搜索指數于近期的走高,便是最佳佐證。
讀到這里可能有人會問:政府的支持,就是疫情給中小企業帶來的機遇嗎?當然不是。政策利好雖然能緩解中小企業的燃眉之急,但卻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它們的發展軌跡;若想涅槃重生,中小企業除了“他救”,更需要的是想辦法“自救”,唯有自救者才能“天救之”,這才是決定中小企業命運的關鍵所在。
自疫情快速擴散以來,因居家隔離的客觀需要與返工開學日期的延后,全國大多數人都被迫宅在家中閉門不出。另一方面,為了在隔離期也能維系經濟的正常運轉,很多企業都支持員工在家里進行在線辦公,并采用線上辦公系統、云視頻會議等方式來促進各方的跨時空遠程協作。根據百度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搜索大數據報告——復工篇》,“云開工”已成當下主流,遠程辦公需求環比上漲663%,與之相應的是“在線辦公”搜索熱度的強勢上漲。
表面上看,在線辦公似乎僅僅是將線下辦公搬到了線上,但要知道,在線辦公實現的前提是要擁有強大的IT基礎設施作為支撐,而企業員工、合作伙伴和客戶的互相溝通聯系,以及對企業關鍵應用和數據的訪問,全部都要依賴于網絡通道,對數據安全性、應用穩定性、系統可操作性都要求甚高。
此時,在線辦公的客觀需求便會倒逼企業去打造IT基礎設施、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統,而這又是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一步。
話說回來,除了在線辦公的躥紅之外,還有很多領域也紛紛站上了風口。根據西部證券的研究報告,疫情之下,游戲和在線視頻等具有“宅”特色的娛樂項目最為受益;華西證券的研究報告同樣聲稱,“宅經濟”將迎來全新機遇,電商、傳媒、在線教育等板塊前景可期;百度的搜索大數據報告則說明,在線教育、在線醫療、在線娛樂和生鮮電商值得關注。
而主動求變、推動自身的信息化建設與數字化轉型,更是每個企業都應該去著手布局的事情,否則便將繼續被外界沖擊所左右,進而深陷困境難以自拔。只要挺過這段最艱難的時期,前方就是一馬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