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雨
職場上,領導不只是一個裁判員,更是一種重要的資源。好的領導,是那些有能力、有意愿爭取更多資源與項目的人。領導是職場中離你最近的人之一,學會借力打力,讓領導成為你的資源,以使你的進階之路更加順暢。
將領導作為榜樣,要遵循一個“看”字。發現領導的能力與優勢,觀察領導“怎樣處理工作”“怎樣解決問題”“怎樣與人交往”,思考“如果我是他,我會怎么做”。在觀察與思考中,領悟“領導之所以為領導”的秘訣。同時,遵循一個“行”字。在具體行動中,對觀察與思考得到的收獲進行實踐,驗證這些經驗用在自己身上是否有效,進而找到適合自己的職場秘訣。
很多職場人認為自己的領導并沒有那么出色,甚至很多地方都不如自己做得好,不配成為自己的榜樣,其實不然。職位的高低固然有運氣的成分,但更多地取決于一個人的能力與經驗。領導當然不是完人,也擁有自己的不足之處,擁有自己思維、行動的慣性和局限性。但領導之所以為領導,一定不是一無是處的,而是擁有某些突出能力的。與其盯住領導的不足之處不放,不如將領導作為榜樣,積極向領導學習,這樣對于自己的職業生涯才更有價值。
向領導學習,提升專業能力。工作能力是每一個職場人的立身之本,是職場生涯中必須具備的技能。每一個崗位都擁有其自身的技能與技巧,依靠自己從無到有進行探索,往往費時費力甚至容易步入歧途。而領導有著多年專業領域的經驗,在工作中擁有自己的思維模式、話語體系、行為范式,洞悉諸多工作技巧甚至行業潛規則,是一個優秀的學習對象。領導可以在工作中給予你建議與指導,在解決工作困境、走出職場迷茫期等方面提供幫助。
當然,大多時候領導并不會主動將工作的經驗傾囊相授,你除了通過及時匯報工作,積極交流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等方式向領導求教之外,更要依靠對領導言談行事的觀察、琢磨,主動發現領導是怎樣思考、怎樣工作的,并內化為自己的工作之道。所謂“聽其言、觀其行、得其益”,便是如此。
向領導學習,強化全局意識。領導職位較高,視野也越為開闊,看問題的角度自然不同于普通員工。領導職位越高,距離組織決策核心越近,對組織核心價值、目標認知越清晰。以領導為榜樣,有利于建立領導思維,不再將目光局限于自己正在完成的工作本身,更多關注組織的目標、發展,及自身工作在組織中的位置。由此,可以使眼光更加敏銳,目標更加明確,對職場之路的定位更加清晰。較高的位置還決定了領導要更多地從宏觀著眼觀察、思考問題,更注重對不同資源的整合能力。以領導為榜樣可以幫助自己更好地發掘、應用身邊的資源,學會運籌帷幄,優化資源配置,獲得整體最優解。
如果能夠學到領導者的精髓,不僅有利于把握領導的本質,讀懂領導;還有利于提升自我,為職場生涯開辟捷徑;更有利于提前了解如何成為一個好領導,如何管理他人,為成為領導做好準備。
人脈是一種特殊的資本,在職場中表現出特別重要的價值。“所有的資源都掌握在人的手里,整合資源就是整合人”,從與物打交道到與人打交道,是職場發展的一般路徑。打開人脈圈,是幫助自己迅速受到行業圈接納的一條捷徑。無論從事何種崗位往往都需要在建立優秀人脈上投入時間與精力。而心理學研究也證明,當人們評判一個人時,往往會把群體印象投射到個人身上。因此,多找那些人緣好、位階高的人互動,對職場發展十分有益。領導是一把打開高端人脈圈的鑰匙,幫助你在職場中走得更加順利。
成功的職場人背后,往往不缺少優質人脈圈的支撐。優質人脈圈可以創造機遇,能在求職、加薪、升職等職場發展的各個階段發揮作用。職場之中,大多數中高級崗位都是以推薦為主的。這足以看出優質人脈的重要作用??梢哉f,人脈是職場生涯的最強助力。
每個人的人脈圈,都始于對身邊人的挖掘、積累,再逐步拓展到更大、更高端的范圍。親人、同學、同事、領導等,都是初始人脈圈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人離你的距離最近,溝通成本最低,關系也最穩定,是交往性價比最高的一群人。由于熟悉和了解,這些身邊人構成的人脈圈,往往最牢固、可靠,最能為你提供切實的幫助。領導作為其中的一員,與你所從事的行業直接相連,與你的當前工作及未來發展聯系緊密,即使在你脫離組織之后,依然可以作為無形資產發揮作用,是人脈拓展的最佳人選之一。
當然,你可能會說,即使是基礎人脈,也擁有太多選擇。更不用說在步入職場之后,一場會議、一次合作、一個論壇,都可能幫助你認識成百上千的人,領導在他們中間似乎也沒有那么特別。其實不然,認識不代表人脈。你的通訊錄中,可能儲存了成百上千的人名與號碼,但其中究竟有多少可以利用的資源,實在有待商榷。信息社會,使我們習慣于“結交朋友”,但大多數“朋友”只是手機中的一個號碼,久而久之甚至都忘記了他的真實身份。
企業管理中,擁有一個著名的“二八定律”,20%的產品帶來80%的利潤,20%的骨干創造80%的財富。這一理論,同樣適用于人脈圈的拓展中。結交關鍵和重要的人,將他們發展為人脈的部分,對于優質人脈圈的建設至關重要。管理大師德魯克曾做過一個形象的比喻:“清理你的人脈,就像清理你的衣柜一樣,將不合適的衣服清出衣柜,才能將更多新衣服放入衣柜。”我們會結識很多人,但其中大約只有20%值得投人時間與精力,將其發展為人脈。只有不斷地認識那些能夠幫助和改變你的人,才能構建高質量的人脈圈,而領導無疑是這重要的20%之一。領導往往擁有豐富的行業工作經驗,以及為人處事的經驗,且在某些方面擁有突出的能力,值得去挖掘、去學習。同時,領導在職場關系中充當你的上級,掌握加薪、升職等大權。讓領導變成你的人脈,無疑是十分必要、十分重要的。
職場中有句話叫“跟對人很重要”,領導是職業生涯中的一筆財富,關鍵看你能否運用得好。調査研究顯示,在公司的中高層中,有90%受到過領導的重點培養;總經理崗位以上的人中,有85%受到過領導的提攜。由此可見,領導在職場生涯中的重要性。跟對人,進而可以走對路,做對事。學會“借力”領導這個超級資源,有時比工作努力更重要。將領導變成人脈,可以幫助你少走彎路,學到更多。
即使你逐漸告別“職場小白”,步入“職場達人”行列,領導作為行業前輩,在經驗與能力上也往往存在勝于你之處。在領導的指導下,你能夠對行業、對人、對工作擁有更深入的認識,讓自己進步更快,收獲更多。相比于自己慢慢摸索,擁有領導的指導與支持,無疑是一條捷徑。
將領導變成人脈,可以幫助你收獲更多,走得更遠。一個優秀的領導能夠指導下屬快速成長,使你的努力成效倍增。其能將優秀的下屬從基層隊伍中挖掘出來,給予經驗、資金、平臺等方面的支持,使其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能夠培養下屬對所在行業更深的認識與體會,讓下屬開闊眼界,增強體悟,幫助你在職場之路走得更穩、更遠。
美國推銷大師喬·吉拉德在商戰中總結出了著名的“250定律”:“每一位顧客都是獨立的個體,但又不獨立。在每一位顧客身后,大約會有250名親朋好友。如果你贏得了一位顧客的好感,就意味著贏得了他身后250個人的好感;反之,如果你得罪了一名顧客,也就意味著得罪了他身后的250名顧客?!边@一理論在職場人脈圈中同樣適用,和“250定律”中的顧客一樣,領導不僅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背后也擁有錯綜復雜的關系網,以及資源豐富的人脈圈。
作為領導,越是身居高位,其人脈資源越是豐富而優質,不僅包括同行、商業伙伴,更包括相關領域的精英及專業人士。于是,將領導發展為人脈的一部分,不只意味著你結交了領導這個人,更意味著你擁有了更多結識領導背后優質人脈資源的機會,讓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想挖掘領導背后的人脈,勢必先與領導建立良好的關系,使領導成為你的人脈。當領導成為你的人脈之后,便有機會帶你參加一些會議、論壇,甚至邀你參加一些行業聚會,主動向你介紹一些合作伙伴,或者將你引薦給他的朋友。擁有領導這一“中間人”的幫助,不僅會使你與更多原本陌生的人建立聯系,更會形成一種信用傳遞,“領導介紹”的身份會為你増值不少,為你人脈圈的拓展提供諸多便利。而你與領導的關系越緊密,領導越樂意將他的人脈與你共享,你的人脈資源也越豐富。
通過領導的“牽線搭橋”,你能有幸結識他身后的人脈,但這些人與你之間往往不存在信賴和親密關系,而是處于一種建立在不同圈子連接中的弱關系狀態。如何有效利用這些弱關系,甚至將其發展為一種強關系,則是一門學問。一方面,由于處于相對弱勢,你在這段弱關系的維護中應當更加主動些,有勇氣、有策略地與其主動進行溝通、交流,多制造共同話題,深入挖掘合作的可能,深化彼此聯系。另一方面,以真誠打動人。通過價值衡量、彼此利用建立的人脈是不健康的,也是難以持續的。成功需要人脈,而人脈的維系依靠真誠。正如日本推銷之神原一平所言,“像愛自己那樣愛別人”,這才是確立人脈關系的真諦。
領導是打開職場人脈圈的一把鑰匙,但維系人脈的核心在于你自身的價值。如果自己實力不足,即使再苦心經營,也毫無用處,甚至領導也會離你而去。真正的人脈,是建立在“有用”的基礎上的。
美國著名社會學家霍曼斯在他的“社會交換理論”中指出:任何人際關系,在本質上都是交換關系。那些能夠為我們提供最多報酬的人,是對我們吸引力最大的人。因此,如果你想長期讓領導作為自己的人脈,甚至挖掘其背后的人脈,便應當努力提升自身的可交換價值,把自己變成領導的人脈。
想要提升自己的可交換價值,可以從提升自身價值與放大可交換系數兩大方面進行努力??梢詮奶卣?、背景、發展方向等維度,選擇合適的價值提升切入點及側重點,不斷提升自身能力。當你能夠為領導、為組織創造更大價值時,領導自然會樂意與你建立人脈關系。同時,積極與領導構建信任關系,不追求一時一刻的等價回報,做好免費付出的準備。當你成為領導不可或缺的人,你與領導間的人脈關系自然會密切而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