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管道建設實踐分析,施工全過程潛在各類質量影響因素,大致劃分為材料和人員等,若想全面控制質量,既需要做好整體控制,也需要做好細節把控,防范管道工程的質量隱患與問題,保障工程的效益?,F根據以往的市政給排水管道工程實踐,總結施工質量控制措施,共享給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市政工程;給排水管道;質量控制
近年來,受到需求的驅動,市政給排水管道的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建設要求也不斷提高。鋪設管道并非容易之事,整個現場的環境復雜,潛在很多影響因素,且新技術和新工藝等四新技術廣泛應用,使得工程施工質控難度增加,深度分析此課題,提出有效的質控方法,為后續工程建設提供借鑒,具有現實意義。
1、市政給排水管道施工質控的新要求
新時期,給排水管道建設,面臨的環境更加復雜,例如現場存在建筑物與構造物等,增加質量把控難度,而管道工程建設標準不斷提高,給質量控制帶來較大挑戰。實施質量控制圍繞以下要求:(1)全過程。管道施工質量的管控,要貫徹全過程精細化管道控制理念,動態排查質量隱患與問題,保障管道建設的質量。(2)創新化。面對新技術和新設備等的應用形勢,采取傳統的管道工程施工模式與方法,已經不再適用,要進行質量管理的創新,提高質量管理水平,創造管理效益。
2、市政給排水管道施工技術應用的把控要點
2.1 溝槽開挖
根據作業現場的環境和設計情況,選擇機械化作業方法,提高管道工程質量水平與效率。開挖的管溝底要做到連續整平,不存在碎石或者硬物等。利用水準儀,實施挖深的有效控制,保證槽底沒有擾動原土。對于管坑堅持平、順、直的要求,采取全過程控制。組織開展開挖作業,配置專門的人員看護現場,防范超挖情況的發生。利用水準儀設備,實施深度的動態監測和控制,制作合格的溝底,為管道安裝奠定基礎。若發現與圖紙不相符的情況,要報告給監理人員與設計人員,經過綜合分析,提出設計優化方案。
2.2 測量放線
管道施工質量的控制,精度為關鍵。作業中按照測量放線技術方案,確定管位和井點坐標等,嚴格控制施工參數的準確性,把關給排水管道的質量。利用CAD軟件制圖,結合多種因素分析,比如邊坡系數與中心線等,獲得井點位置坐標,確定控制點,再組織打樁放線作業。管道作業全過程,動態開展測量作業,實時檢驗技術的應用效果,看是否可以達到管道建設標準。
2.3 管道支墩
給排水管道施工中,要制作管道支墩。依據設計的支墩方案,選擇相應的位置砌筑。砌筑的管道支墩,要經過至少7天的凝固,保障強度達標。支墩的構造必須正確,同管道或者附件保持緊密連接。選擇管道連接部位的彎管位置以及三通處水管盡頭等,按照管道工程要求必須布置支墩,發揮支墩的承受拉力能力,防范事故的發生。若沒有原狀土支持,那么要采取適宜的手段,確保支墩處于受力狀態,防范管道接口被破壞。選擇管道接口制作完且管道位置已經固定后,再組織支墩制作。安裝管道環節,設置臨時固定支架,完成作業后拆除。
2.4 管道安裝
組織安裝人員作業前,要對使用的管件和閥門等做好檢查,依據現行的標準和功管道設計要求進行核對,保證沒有誤差。對于管道閥門,若需要則進行解體自檢或者送專業機構檢驗,做到逐根檢驗,保障沒有錯誤后再使用。對管道的防腐層進行檢查,若達到合格標準,則可以安裝。置于溝槽內若發現碰撞損傷,要做好標記,采取有效的修補措施。下管道前,要對管件與閥門等進行清理,杜絕存在雜物。使用經緯儀與水準儀等,實現對管道高程與軸線走向的有效控制,對于管道埋深依據設計圖紙操作。吊裝環節借助吊車操作,作業前進行管道檢查。對管件要做好防護,可以使用橡膠套管;吊裝時利用測量儀器設備,控制管道的高程以及走向。圖1為管道安裝現場圖。
2.5 閥門安裝
開展閥門安裝作業前,按照常規流程,進行閥門檢查與清污處理,保證閥桿可以靈活轉動,開關沒有問題,閥體沒有嚴重的裂紋或者其他問題。經過全面檢查全部達到標準后,組織安裝作業,將其布置在支承座,控制好膠墊厚度,保持旋轉扭力保持均衡。
2.6 砌筑施工
開展管道與管壁的砌筑施工作業,要對井附近存在的碎石殘渣,做好清理和清除,防范損害井設備情況的發生。作業時,不可以帶水對墊層以及基礎澆筑。完成砌筑作業后,按照處理要求進行打磨,保證砌縫達到平整狀態。使用配套的井圈以及井蓋設備,確保井安裝的質量達標。
2.7 管道銜接
給排水管道作業中,對于管道的銜接,要做好嚴格把控。結合使用的管道類型,選擇適宜的連接按時。例如,高密度聚乙烯管,常用的連接方法,包括電焊管箍連接法和接件連接法等。對于此類管道,不可以使用溶解粘合劑,可運用熱熔法或者電熔法,整個過程中嚴格把控質量。對于管材之間的接口,利用密封膠圈柔性接口,避免使用熱縮套連接處理法,要做好管道工程質量的把控[1]。圖2為管道連接現場圖。
3、市政給排水管道施工質量管理策略總結
3.1 制定完善的質量管理制度
基于給排水管道質量全面控制的目的,要制定完善的質量管理制度,圍繞管道施工工藝與技術的運用,以及常見的質量通病,提出質量管控策略和方法。通過制定給排水管道制度的方式,明確質量管理職責與任務,細化落實到班組,形成全員參與管道建設質量管理的局面,嚴格把控給排水管道工程建造質量。
3.2 做好質量管理人員的培訓
從給排水管道建造現狀,四新技術廣泛應用,使得工程質量管控的難度增加。為提高質量管理水平,對管理人員要進行業務培訓,使其能夠對給排水管道采用的新工藝和新技術等,有著相應的了解,掌握新的給排水管道質量檢驗檢測手段,運用到質量管理實踐中,嚴格把控管道的建設質量和效益。積極組織給排水管道質量管理人員,開展業務培訓和鍛煉,使其質量管控業務能力得到提高,做好管道施工全過程的有力控制[2]。
3.3 做好管道施工現場的監督檢查
目前來說,給排水管道建造中,很多工作都是在作業現場完成,質量管理工作的落實,也要圍繞工程現場進行,做好全面的把控。對采用的材料與機械設備等,要執行事前檢驗檢測制度,把控給排水管道施工的質量與效益。監督管道工藝運用的全過程,動態排查存在的隱患和問題,確保給排水管道的質量。若發現質量問題,組織技術人員和設計人員以及施工人員,對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優化和改進措施,保障給排水管道建造的質量[3]。
3.4 落實質量檢驗檢測制度
把控管道工程施工的質量,要認真落實質量檢驗檢測制度。整個作業期間,督促作業人員嚴格把控技術要點,針對每道工序進行檢查。表1為整理的放線施工和管溝開挖要求。整個作業期間,必須要嚴格按照技術應用要求和標準操作,通過質量檢驗加以把控。
結語:
綜上所述,市政工程給排水管道施工作業的質量把控到位,對保障工程的質量,起到積極的作用。文中結合實踐,圍繞制度建設和現場管理等,提出具體的質量管控措施。
參考文獻:
[1]韓剛.市政工程給排水管道施工質量控制[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31):68.
[2]趙磊明.市政給排水管道施工質量控制措施[J].建材與裝飾,2018(42):16-17.
[3]李偉.探討市政給排水管道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J].建材與裝飾,2018(42):40-41.
[4]邱承新.市政給排水管道施工質量控制要點探討[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20):97.
作者簡介:
王利平(1978-),男,漢族,湖南岳陽人,本科,工程師,主要從事工程項目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