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階段的區域活動是教育的一種方式,區域活動不僅提供給了學生玩樂的環境,也能讓學生們在玩樂的過程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以及實踐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得到成長。但是想要使游戲活動變得更加科學,時效性則需要在開展的過程中下更多的功夫。文章闡述了開展大班額幼兒園區角游戲活動的策略。
關鍵詞:大班額;區角游戲活動;幼兒園
在開展幼兒園區域活動時,需要尊重兒童的個體差異,開展合理的活動,滿足幼兒的發展需要以及個性,認知,情感等方面的發展,讓兒童能夠得到成長。大班額是幼兒園中常見的班級制度,在大班額的環境下,如果想要真正有效地開展區域活動,不僅需要進行合理的空間布局,還需要克服場地的限制以及局限性,使場地能夠得到更高的利用率,從而達到發揮教育功能的目的,為幼兒創造更加開放性的活動區域,讓幼兒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下進行活動與學習。
一、 開展大班額幼兒園區角游戲活動的現狀與意義
當前大班額幼兒園孩子們的數量遠超國家規定標準,國家規定幼兒園小班孩子數量應該在20-25人之間,中班孩子數量應該在25-30人之間,大班孩子的數量應該在30-35人,但是我國幼兒園大班額的數量有很多甚至超過50人,這嚴重超出國家規定標準。因此開展大班額幼兒園區角游戲活動是非常必要的,因為教師不可能對這么多孩子同時照顧,教師只能通過大型的游戲活動來對孩子們完成教學,帶領孩子們進行游戲,而區角游戲活動無疑是非常好的選擇。
二、 開展大班額幼兒園區角游戲活動中遇到的問題
(一)教師在開展區角游戲活動時受到空間場地的限制
幼兒園大班額的孩子數量跟正常幼兒班大班數量完全不同,雖然國家有明文規定大班額的數量不能超過35人,但是在實際情況中,幼兒園大班額孩子的數量可以達到50以上。因此50個孩子在一個教室,教室內的空間環境多數被占用,教師想要在大班額幼兒園的教室開展區角游戲活動時往往受空間場地的限制比較嚴重。
(二)大班額幼兒園的孩子過多教師不能都照顧到
大班額幼兒園的孩子因為人數原因非常多,教師在實際開始區角游戲活動時如果每一個孩子都要帶著游戲,直到游戲時間結束教師仍然不能將大班額的所有孩子全部顧及。因此教師在實際開展區角游戲活動時需要將孩子們分為幾組,然后以組的形式帶領孩子們游戲,或者對大班額內孩子按照年齡劃分,由大孩子帶領小孩子一起進行游戲。
(三)大班額幼兒園的孩子在游戲中秩序混亂
大班額幼兒園的孩子在進行區角游戲時對游戲的規則和秩序往往不了解也不想了解,只是單純地在教師區角內進行游戲,而大班額孩子們在游戲的過程中難免因為都想玩同一個玩具而發生爭吵,如果長時間得不到解決,孩子們甚至還會打架。此刻往往需要教師統籌全局,及時對游戲過程進行指導,把控全局穩定秩序。
(四)大班額幼兒園的孩子在游戲中容易發生安全事故
幼兒園大班額的孩子在教室內活動空間被人數所限制,而大班額的孩子們正處在愛玩的年齡段,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比較淘氣、活躍、好奇心比較重,因此對教室內一些新奇、好玩的東西都有嘗試心理。教師在開展區角游戲活動時,大班額的孩子們對周圍的插座、電線等情況有好奇心,因此在實際中有的孩子會好奇心突發,使用文具或者其他玩具對周圍的電力設施進行破壞,最后發生安全事故。區角游戲區域內的玩具比較大,但是有的玩具由于時間或者其他原因,玩具的部分區域變得尖銳容易傷人,孩子在進行區角游戲時容易受傷。
三、 開展大班額幼兒園區角游戲活動的策略
(一)調整更加合理的空間布局發揮使用限度
為了較大程度地發揮活動場地的功能,需要對活動區域內的物品進行調整,使空間的使用更加合理,雖然基本的寢室,活動室以及衛生間等區域能夠滿足幼兒們的生活以及學習需求,但是如果想要更好地對幼兒的個性進行培養,則需要開展各種各樣的特色區域活動,如果活動空間就已經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在進行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則可能出現擁擠的情況,最終導致活動效果較差。因此,如果無法真正改變幼兒園的空間大小,則需要對空間進行更加合理的規劃與設置,從而使得幼兒園內的空間能夠得到合理的利用。例如:可以購買一些活動材料,制定活動規則,對活動區域進行劃分,為了使活動區域更加豐富,可購置各式各樣的活動道具,比如增加彩泥以及沙盤畫等,則可以購買沙畫臺、沙盤、彩砂、水影畫、陶藝機等,教師還可以使用顏料,面粉以及香油等道具來自主研發出安全耐用的彩泥,不僅塑形便利,而且還安全無毒。此外,還可以買一些樂器,書籍,盆景,魚缸等,規劃音樂角、讀書角以及自然角,讓幼兒們在自己喜歡的區域進行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將活動的場地進行科學劃分,不僅能夠按照幼兒不同的年齡為其分配活動區域,而且還能進行班級之間的交流活動。這樣不僅更好地使用了活動的空間以及器材,而且還能有效緩解大班額區域活動時出現空間受限的情況,最終使得幼兒得到更加全面的培養與發展。
(二)采用“以大帶小”的活動形式
在進行活動的過程中,由于大班額的幼兒較多,進行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能出現分身乏術的情況,這個時候,教師便可以采用以大帶小的方式來開展活動,讓大孩子對小孩子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從而使得每位孩子都能在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學習到新的東西,以大帶小的方式不僅能夠方便教師進行活動的組織,而且還能促進學生更好地互動與學習,真正解決大班額的活動問題。例如:教師可以開展“寶寶社區”的活動,游戲中設置各種各樣的游戲區域,包括醫院,超市,菜市場,服裝店以及銀行,電影院等,由班上的孩子們來分別扮演一家三口中的角色,大孩子則扮演爸爸媽媽,年紀小的孩子則扮演孩子。讓扮演爸爸媽媽的孩子們分別選擇角色進入游戲區域上班,而另一部分則扮演下班后的爸爸媽媽帶著孩子進入到社區進行游戲。此外,教師還可以在組織一些戶外體能活動的時候采用這樣的方式進行活動,讓兩個不同年齡段的班級各分為兩組,進行組合,這樣做不僅班級的人數依舊是原來的人數,但是幼兒對于活動將會更有興趣,而且也有效解決了大班額在進行戶外活動時教師難以組織的問題,不僅戶外活動變得更加安全,而且學生也能在活動中能更加開心。
(三)教師需要對幼兒進行必要的指導
雖然開展區角游戲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讓幼兒們自己作為活動主體,進行自主的游戲,但是這種方式并不是對幼兒進行放任,教師需要時刻關注幼兒的活動情況,并且在必要時對幼兒進行指導。這種指導不僅是為了讓幼兒獲得一定的經驗,對游戲的規則更加了解,更是為了解決出現的問題,讓游戲能夠更好地開展下去。例如:在游戲中可能出現一些不安全的現象,不僅幼兒之間可能發生爭執,出現破壞玩具,打架等情況,而且這種過激情況還會影響到其他的小朋友,教師應該根據情況對幼兒進行指導。當發現有些孩子并不是在玩游戲,而是在搗亂,這時教師就需要問清楚他們為什么不跟他們一起玩,經過了解后發現原來是因為他們太調皮了,經常讓別的小孩也玩不了。這時教師便說:現在我來當警長,有沒有小朋友愿意當我的警員,一起維持秩序?這樣一問,不少孩子都加入了警員的隊列,開始維持秩序。因此,在進行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孩子進行指導,讓孩子們自主地加入維持秩序的隊伍,這樣的方式不僅比直接罵學生一頓的效果更好,而且還能讓活動過程中的孩子們更開心,豐富了游戲的內容,活動也能得到更好地開展。
(四)教師在開展區角游戲活動時要注意安全問題
教師在開展區角游戲活動時,要對周圍的環境進行觀察,因為區角部位難免會有電線走線或者插座等情況。教師發現這種情況要確保電線不會發生漏電,孩子不會與電線發生直接接觸,教師應該確保教室內的電線不會直接裸露在外處,要保證電線外部一定要有防護措施,防止孩子們在進行區角游戲時發生觸電安全事故。教師對教室內的插座應該嚴格看管,確保插座的外部同樣有保護措施,防止大班額幼兒園的孩子們因為好奇用其他工具或者玩具去觸碰插座。對區角位置的插座嚴加看管尤為重要,如果大班額的孩子們空間足夠,可以將區角位置空出來,不要讓孩子們坐在插座旁邊,從源頭上降低安全隱患的發生概率。除了用電方面的安全防護之外,還要注意幼兒園是否符合消防安全,在區角附近設置消防栓,如果意外發生火災,教師可以及時使用消防栓進行滅火。同時教師應該確保教師的前后門保持暢通,禁止將桌椅放置在后門處,防止幼兒園突發大型火災或者地震,幼兒園大班額的孩子們不能及時疏散。教師對區角的火、電安全事宜要嚴格重視,除了火、電以外還要注意教室的門窗是否穩定,防止在開展區角游戲活動時教室門窗不穩發生側倒砸傷孩子。最后要對區角游戲活動區域內的大型玩具及其他桌椅等公共設施檢查,查看是否符合安全條件,對玩具及設施中的故障及時發現,及時排除區角內的安全隱患,防止教師在開展區角游戲活動時發生安全問題。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在開展大班額幼兒園活動的過程中,需要首先將活動的區域進行規劃,讓孩子們能夠更好地進行活動,教師還需要做好自身的引導作用,采用以大帶小的游戲形式,讓孩子們在活動的過程中更加快樂更加自主,在開展區角游戲活動時要注意保證孩子們的安全。當發現出現問題時,教師需要對孩子進行必要的指導,從而使得活動能夠更好地開展下去。
參考文獻:
[1]陳琦.探究式環境的創設與幼兒自主性發展[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6,18(2):112-114.
[2]田倩.區角游戲創編的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6(13):73.
[3]李嘉欣.幼兒園主題背景下的區角游戲環境創設[J].課程教育研究,2016(6):242-243.
作者簡介:
李靜娟,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第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