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時期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時期,是人生成長中的起步階段,幼兒宛如一張純潔的白紙等待迎接瑰麗的人生。眾所周知,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幼兒時期就是培養幼兒良好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幼兒園應當結合幼兒的身心特點,科學合理的制定教學內容,促進幼兒良好的習慣的養成。百丈高樓千丈基,基深樓高立天地。我們應當為幼兒培養良好的基礎,助力他們建設美好人生。文章主要闡述了幼兒園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良好習慣;培養策略
部分人對于幼兒園教學存在一定的認知誤區,認為幼兒園就是幫助家長帶孩子,領孩子玩的一個地方。孩子在幼兒園只能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能學唱歌、學跳舞、背誦古詩,學不到什么有用的東西,真正的學習是從小學階段開始的。人們只注重了幼兒對于知識的學習,往往忽略了幼兒園對于孩子良好習慣養成的一個重要意義。那么幼兒時期都需要培養哪些良好的習慣?如何對幼兒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呢?下面為大家一一列舉。
一、 幼兒園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方向
(一)衛生健康習慣
幼兒健康是幼兒園工作的首要內容,在保證幼兒健康狀態的同時,幼兒園要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健康習慣。幼兒園時期幼兒正處于身體的發育期,幼兒自身免疫力不高,如果衛生健康習慣不良好就容易受到細菌疾病的侵襲。在幼兒園教學中,教師引導幼兒養成勤洗手、勤洗臉、早晚刷牙等良好的行為習慣。糾正幼兒吃手,吃玩具,用手揉眼睛的不好的錯誤行為。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健康習慣,保證幼兒的健康狀態是一切的基礎。
(二)生活習慣
幼兒園時期幼兒需要培養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習慣包括飲食,作息兩個方面。首先,飲食習慣,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兒在飲食方面獲取的種類越來越多,越來越駁雜。幼兒在很多家長的溺愛下養成愛吃零食、不愛吃飯,愛吃肉、不愛吃青菜,愛喝飲料、不愛喝水的壞習慣。伴隨著這種不良的膳食行為,幼兒經常會出現積食發燒,消化不良,體重超標等不利于幼兒身心發展的諸多問題。在幼兒園教學中,教師首先培養幼兒飲食方面的良好習慣,引導孩子不挑食、不偏食,合理地搭配膳食結構,喜歡吃新鮮的瓜果蔬菜,愿意多喝水拒絕飲料。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保證幼兒身體健康的成長。再者,作息習慣。現在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各種各樣的娛樂信息充實著人們的生活。人們的作息時間越來越晚,幼兒跟著父母同樣養成了晚睡,作息不規律的現象,這導致了幼兒無法保持充足的睡眠,沒有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長期如此,會對幼兒的精神狀態造成損傷。在幼兒園教學中,教師引導孩子養成按時睡覺、按時起床、按時午睡的良好作息習慣,保證孩子的睡眠狀態和精神狀態。部分幼兒送到幼兒園后,家長會很驚奇一件事,為什么自家的孩子中午往往不睡覺或者沒有規律在時間點睡午覺,而在幼兒園就會按時作息。總之,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對于幼兒身體的成長和飽滿的精神狀態有著良好的幫助。
(三)閱讀習慣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是一個人終身教育的良好方法,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會讓孩子受益終身。有調查研究顯示,孩子越早的開始閱讀對于孩子的智力發育就越有幫助。幼兒時期是發掘身體潛能,開發大腦智力的重要階段,所以讓閱讀從娃娃抓起。在幼兒園的教學中,教師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選用相應的圖書來引發幼兒的閱讀興趣,適當地對圖書內容進行講解,方便幼兒理解。同時營造一個安靜的閱讀氛圍,保證幼兒閱讀不被干擾,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對于幼兒在以后的學習甚至一生中都會打下一個良好的學習基礎。
(四)禮儀習慣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素來都有禮儀之邦的稱呼,可見禮儀在我們日常學習生活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培養幼兒良好的禮儀習慣,不僅對幼兒良好的道德素質教育有著重要作用,更是現代禮儀文明社會的發展要求。在幼兒園教學中,教師教導學生愛護環境,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大小便,節約用水,懂得感謝,懂得謙讓,懂得遵守公共秩序等等。幼兒應該學會知禮儀、懂禮貌、用禮節。
二、 幼兒園幼兒良好習慣培養的原則與規范
(一)科學合理
幼兒園對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采用的教學方法必須是科學合理的,必須符合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幼兒園教師要掌握幼兒特點,針對幼兒的認知能力,年齡身體特征,采用的一些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古代囊螢映雪、頭懸梁錐刺股這種學習精神固然值得推崇,但是對于幼兒來說顯然非常不合適。幼兒園教學要采用科學成熟的教學方法和教材內容,符合當下社會的教育思想,順勢而為。
(二)家長監管
幼兒園對幼兒良好習慣培養采用的教學方式是需要和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并且需要在家長的監管下進行的。一是能讓家長在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過程中有效地參與。二是讓家長對于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行有效的監管和評價,防止幼兒在教學過程中受到傷害。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為幼兒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不能讓一些教師用錯誤的方法和錯誤的心態去實施教學,導致教學變質變味,不能讓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變成老師所謂的“規矩”,幼兒沒能受到良好的教學,反而損害了幼兒的身心健康。所以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要在陽光下進行。
(三)教師培訓
幼兒教育不是一成不變的,先進的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無時無刻不在更新迭代。教師作為幼兒良好行為培養的主導人,更是需要不斷掌握先進高效的教學方法,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運用更加科學和高效的教學方法促進幼兒良好習慣更好發展。所以,幼兒園對教師要加強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為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創造更好的教學條件。
三、 幼兒園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策略
(一)教師言傳身教對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
幼兒時期,幼兒非常喜歡觀察和模仿大人的言行舉止,而老師是幼兒教學工作中的第一指導者,幼兒都非常信任和依賴老師,老師日常的態度和行為舉措都會對幼兒的成長和學習造成深遠而重大的影響。所以教師應當以身作則,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學生做一個良好的表率。在各種教學活動中,老師教授學生的一些行為習慣,平時自己也要注意運用其中。教師與學生同吃同睡,一起洗手,一起閱讀學習,在和其他老師或者家長交流時要注意禮貌用語,在和學生交流時要學會感謝和回應。教師授課耐心專注,日常狀態為人師表,通過有形和無形的教育方式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家長同步教育對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
幼兒園教學中培養幼兒良好習慣固然重要,但是要讓幼兒保持良好的習慣就需要家長的同步教育。家長是幼兒最為親密和信賴的人,家長的教育對幼兒來說同樣至關重要。首先家長要信任老師,認同幼兒園教師的教育方式,不否定老師教授給孩子的內容并積極配合幼兒園的教育方法。一旦家長放棄甚至抵觸幼兒園培養幼兒良好習慣的教學方式,“心疼”孩子,那么老師做的一切努力也就功虧一簣,毫無作用。其次,家長在家庭生活中也需要做好表率,家庭因素是學生教育中非常關鍵的一環,家長不好的生活習慣也會對幼兒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在生活中也要和幼兒保持同樣的作息規律和飲食習慣,早睡早起,少吃外賣。幫助幼兒早晚洗漱,陪同幼兒共同閱讀,在日常交流中也注意和孩子之間的禮貌交流。家長和幼兒園共同維持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日復一日總會有大樹參天、枝繁葉茂的那一天。
(三)游戲模擬場景對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
幼兒的天性是喜歡游戲,喜歡扮演各種各樣的角色。在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中,教師利用幼兒的天性,模擬設定游戲場景或者利用實際場景,讓幼兒主動地參與進來。這樣對幼兒來說既新奇有趣又在游戲中加深了良好習慣的印象。比如,在餐食分配的過程中,讓幼兒輪流充當老師的角色,讓充當老師的幼兒引導學生排隊領取餐食,當每位幼兒獲取餐食時對充當老師發放食物的幼兒表示感謝,充當教師的幼兒需要對每一位領取食物同學的感謝要加以回應。這種日常的場景加深了學生對公共秩序,禮貌禮儀的深刻印象,并且喜歡運用到日常的生活之中。
(四)鼓勵教育對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
幼兒的情緒是非常單純的,幼兒渴望得到家長和老師的認可,受到家長和老師的表揚。教師和家長在對幼兒進行良好習慣的培養時,要保持耐心,對于幼兒錯誤的言行要加以糾正和引導,不能對幼兒疾言厲色,言行粗暴。那樣既起不到培養幼兒良好習慣的效果還會傷害到幼兒幼小的心靈。家長和教師應當多鼓勵,夸獎幼兒。在幼兒進行良好習慣的行為培養時加以鼓勵,在幼兒良好習慣培養獲得成就時加以夸獎,并適當地給予獎勵。幼兒獲得鼓勵和夸獎的同時會更加地認真學習,這種良好的滾雪球模式最終在成功的時刻結出豐厚的果實。
(五)環境建設對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
環境在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中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古代就有孟母三遷的故事,孟母的目的就是為孟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可想而知環境對于教育的重要意義。幼兒園作為幼兒良好習慣培養的主要環境,在環境建設方面有著不容推卸的責任。幼兒園可以在校園的各個角落布置相應的環境。比如在樓梯扶手上貼好“有序排隊”“扶好扶手”的插圖,在閱讀室里貼好“不許大聲喧嘩”的形象圖片,在游戲室中貼上“對不起、沒關系”的宣傳畫,在洗手池上貼上“節約用水”的圖畫...幼兒園布置完環境建設以后,教室要引領幼兒一點點地進行學習,并且在日常的學習中加以提醒,讓幼兒在日常的環境中能夠培養保持自己良好的習慣,這種良好的自律性也會給孩子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四、 結語
幼兒園中優良習慣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幼兒是成長中的花朵,是需要教師和家長精心呵護細心栽培的。幼兒良好的習慣是要從小學習和培養的,教師和家長切不能感覺沒有達到心中預期而操之過急,做出拔苗助長的行為。我們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全力打造一個利于幼兒學習成長的環境,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文章主要闡述了幾點幼兒良好習慣培養的方法策略。但是在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不能止步不前,還要研究探討更好、更廣的方法策略,讓幼兒未來的人生不因我們的局限而更加精彩。
參考文獻:
[1]馮寶梅.幼兒生活習慣養成問題、成因及家庭教育策略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5.
[2]李玉桃.家園合作培養幼兒良好習慣之研究[J].學周刊,2017(11):227-228.
作者簡介:
李莉,山東省泰安市,泰安市寧陽縣華豐鎮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