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巖 王偉賓

3月份本是各個學校開學的月份,但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各個學校都選擇讓學生在家遠程上課。這就給教師的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筆者所在的大學宋老師直言:“自己雖然已有多年的教學經驗,但是遠程上課還是頭一遭,心里非常緊張。短短一個小時的課程,自己在家錄了三天兩夜,一遍一遍地試聽,一遍一遍地重錄。”但是這位老師還是坦言,一旦進入了這個角色,這樣的上課方式很新穎,也可以靈活創新。
作為人才培養起源地的高校,一直以來都是社會、企業重點關注的蓄水池。教師要具備培養人才的領導力,具備專業的素質,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還要有科學的評價體系激勵教師不斷成長。因此,提升教師的領導力應被擺在人力資源管理源頭層面的重中之重。這與企業培養人才如出一轍。
在其位謀其職,任何一種職業都有其自身的角色定位。教師的角色定位就是“傳道、授業、解惑”。然而,在信息時代,想要獲取某一問題的答案已經不是什么難事,如果教師還在課堂上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必然無法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正如許多企業投入大量的成本做員工培訓而員工卻不買賬一樣。日本早稻田大學一位外聘教授說過這樣一句話:教學的目的并不是告訴學生答案,而是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對于知識的接受者來說,最重要的并不是在課堂上聽教師講,而是要在課堂上跟教師學習技巧,以此使學生提高自我學習、自我提升、自我領導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要想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服務,就要進一步提升教師的領導力,這也是提升教師專業素質的需要。具體提升的方法可以從幾個方面來入手:
第一,消除職業怠倦。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經驗的積累,許多教師的上升空間出現了天花板,很容易出現職業怠倦。因此,要在事業上有橫向發展,尋找專業領域之外的新鮮血液,以反哺專業興趣,消除職業倦怠。
第二,及時更新知識庫,避免知識老化。調查發現,一些學生使用的教材還在沿用二十年前的版本,一些知識觀點已經跟不上發展的步伐,因此教師在備課時,應更新自己的知識庫,為學生傳遞更新鮮、科學的知識。
第三,改變思維定式。按照傳統思維,工作時間越長的人越有經驗。然而筆者的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年輕教師深受學生喜歡,因為這些年輕的教師喜歡接受新鮮事物,有強烈提升自我的欲望,與正在進步的學生有著同頻步調。
根據筆者調查,約60.51%的學生對教師的團體引導力持不樂觀的態度。他們認為,教師對于那些學習積極性高或者學習水平高的學生有著更高的關注度。教師只對個別學生有著更多的關懷,更加關心他們的學習成績,而不是全體關注,因此,大多數的學生認為教師忽略了學生的團體學習。在學生的課外學習中,教師的教學領導力往往更多地體現在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事件中,總之這些現狀都不利于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要想緩解這一現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應該加強溝通,采取多種溝通方式以適應不同類型的需要,從而增加教師的影響力。筆者發現,要想增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可以盡可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外學習活動,使教師也能參與到這些課外活動當中去,這樣既可以增加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了解,也可以讓學生認識到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進行結合的重要性,從而讓學生真正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就像學生參加工作以后,也非常希望能與上司有更多的溝通,通過參加團建活動,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
其次,應該增加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意識與團結學習的意識,在課外學習活動中,學生之間的互動次數增加了,教師也可以從中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分析與解決,這樣既有利于增加師生之間的感情,也有利于發揮教師的教學領導力,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情趣、提高教師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的雙重目的。
71.43%的教師認為學校應該提供教師領導力相關的培訓。教師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在校期間的成長,甚至是將來步入社會走向職場,教師的一句話、一堂課,都有可能對學生的人生產生影響。著名學者朱旭東指出,教師的教育制度總共包含兩方面的內容,即教師人才的培養制度與教師教育的管理制度。為教師盡可能多地提供專業的培訓機會就是為教師隊伍不斷進行人才的輸送,也是教師終身學習、終身教育的一種體現。高校應該為教師提供專業的培訓技術,加強教師的培訓機制,使教師的領導力得以提高。
第一,從學生的特點出發。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該從學生出發,而學生又是單個的主體,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水平以及對學習的認知度與掌握度是不同的,因此,教師的培訓也應該進行個性化定制。
第二,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合作。在教師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需要以及教師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還應該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合作,達到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相互學習、相互影響、共同合作的目的。
此外,還可以根據教師的情況邀請專家學者對教師進行培訓與講座,也可以幫助教師選擇一些適應的培訓教程,幫助教師進行教學領導力的學習與提高。
要想提高教師的教學領導力,應該從國家的角度予以重視,從政策上對于提升教師的學科知識能力給予支持與幫助,比如設立教育領導學知識的相關課程,培養專門的人才。現階段,教育領導學還處于起步階段,從政策上加強教育領導學知識的學習將更有利于促進教師們教學領導力的提高。
教師強則學生強,學生強則企業強,企業強則社會興。教育領導學是一項綜合復雜的學科,教師領導力的提升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從國家、學校各個層面予以重視。
(文章受北方工業大學“毓青人才培養計劃”項目資助)
作者 1 北方工業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
作者 2 北方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