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國 郭靈飛 張曉君

【摘要】通過研究黨小組建設中存在問題和宿舍文化對大學生價值觀形成的重要影響,提出“黨小組進宿舍”工作模式,從而在相互促進中實現全員、全方位、全進程的大學生價值觀教育。
【關鍵詞】黨小組進宿舍 ?價值觀
【基金項目】內蒙古科技大學基層黨組織建設創新項目;內蒙古科技大學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一般項目(DJYB1807)。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3-0031-02
一、構建“黨小組進宿舍”工作模式的重要性
《關于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方案》中要求以黨支部為基本單位,以“三會一課”等黨的組織生活為基本形式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三會一課”是黨建工作的重要一環,落實好“三會一課”制度,對于增強黨支部的凝聚力、吸引力、戰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黨小組是黨的基層黨組織的最小細胞,也是最有活力的細胞,黨小組建設搞得如何,直接影響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狀況。通過加強黨小組建設,充分發揮黨小組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影響帶動身邊的群眾做好工作,有利于加強基層黨組織的自身建設,落實黨組織的決議、任務和具體工作目標,這對于形成和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在基層黨組織建設中,部分黨員同志對黨小組的地位、作用和工作方法存在模糊認識,主要表現在:
1.忽視、輕視黨小組的地位和作用,黨小組主體作用不明顯,自運轉能力不足,很少或根本不開展小組活動。
2.執行組織生活制度不規范,黨小組會、小組生活會、黨日活動等不能按時組織,在民主評議黨員、創先爭優評比、發展黨員工作中,沒有真正做到自下而上,黨小組沒有在黨組織生活中發展應有的作用。
3.黨小組長能力水平不高。黨小組長職能不清,很多只是收收黨費,缺少必要的業務知識培訓和必要的實踐鍛煉,小組長在工作中沒有支持、不懂方法、缺乏信心、缺少平臺,沒有發揮出團結帶領黨員的作用。
4.黨小組成員沒有真正深入到群眾中去。
大學校園是大學生認識社會和適應社會的預備班,對大學生成長的方向提供了一個宏觀性的方向。大學生宿舍是大學生的“第一社會、第二家庭、第三課堂”,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作為校園中人際關系相對集中,交往時空充分接近的大學生微觀體的集合。
大學生是宿舍文化建設的主體。從根本上說,宿舍文化是為大學生成長成才服務的,是大學生自己的文化,會增強同學們自身的修養,它的發展始終與大學生價值觀緊緊相連。
四年的大學生活,宿舍文化在不斷的變化發展。從大一的新鮮好奇到大二大三的目標確立、思想日益成熟,宿舍的文化氛圍在不斷發生變化。在這種變化中,每一位舍員都會意識到宿舍文化現象的存在和發展。
通過筆者多年工作總結,及其相關學者的研究,大學目前的管理體制中,對于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主陣地是課堂,輕視宿舍這一陣地。而宿舍文化建設中存在有諸多問題,如:宿舍人際交往被動,解決矛盾不夠積極主動;非正式團體的盛行影響了宿舍的群體凝聚力;部分大學生對宿舍缺乏認同感和歸屬感;宿舍內部、宿舍之間,及其大學生與宿舍管理者之間存在矛盾等,這些問題都影響著青年學生價值觀的培養。
大學生群體的特殊性就在于這個年齡段處于價值觀形成和確定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價值觀教育事關扣好青年學生的“第一粒扣子”,這個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因此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顯得格外重要,新時期高校學生宿舍除了基本的飲食起居,還成為學生思想素質、政治素質及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陣地。
通過“黨小組進宿舍”這一載體進行大學生價值觀教育,不僅能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活力,增強學生黨員的責任意識,有效提升學生黨員在學生中的影響力,改善黨小組進宿舍過程中目標不明確等問題,更能拓寬價值觀的陣地,提升價值觀的實效性,從而在相互促進中實現全員、全方位、全進程的大學生價值觀教育。
二、構建“黨小組進宿舍”工作模式的研究思路
1.合理劃分黨小組,確定各黨小組所分管的宿舍
筆者總結分析多年工作經驗,并于分析當前的實際情況,欲按專業年級劃分黨小組,并確定黨小組長和小組成員;根據學生宿舍分布,確定各黨小組所分管的宿舍,確保每位學生從中受益,培養正確的價值觀。
2.制定黨小組工作制度,明確各成員的工作內容及其職責
為了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建構大學生意識形態,推動大學生的學習和人格發展,創建和諧校園,充分發揮黨小組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影響帶動身邊的群眾做好工作,加強基層黨組織的自身建設,落實黨組織的決議、任務和具體工作目標,需要制定黨小組工作制度,明確各成員的工作內容及其職責。
3.制定反饋機制
在課題實施過程中,需制定反饋機制,及時了解學生思想上、學習上和生活上等存在的問題,從而進行干預,使其健康快樂的成長。需注意的是,反饋機制是促進黨建工作實效性和學生思想道德素養提升的重要渠道。通過反饋機制及時有效獲取具體工作存在不足及改進思路,力求打造一支了解學生思想、懂得學生需求、完善學生理論的高素質黨建工作小組。此外,制定反饋機制也有助于將思想政治教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進行落實,將“三全育人”思想政治工作理念落實到細節方面,保障大學生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增強使命擔當意識,提升大學生的家國意識和愛國情懷。
4.制定獎懲制度
為使黨小組成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需制定獎懲制度,監督其充分的履職。
三、構建“黨小組進宿舍”工作模式的研究意義
1.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
黨小組進宿舍是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堅持全覆蓋、常態化、重創新、求實效,堅持學做結合,依托黨支部“三會一課”等基本制度,融入日常、抓在經常,防止形式主義,防止“兩張皮”的重要舉措。此外,將黨小組進宿舍模式化也是高校黨建工作創新的重要環節,可以將思想政治工作具體化、細致化、常規化。宿舍作為學生的第二活動場所,要切實守好這一意識形態陣地,全方位保證大學生思想素質提升,推進高校黨建工作完善化。
2.有利于建構高校意識形態的嶄新話語
當前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要對象是90、00后大學生,他們已經成為大學校園的主色調,上升為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群體。在全球化迅猛發展、互聯網普及帶來的多元文化影響下,90、00后大學生的思想、話語能力、價值取向也發生了急劇的變化,尤其是他們的話語呈現出多樣化、娛樂化、網絡化及隨意化等特性,并逐步形成了一套他們獨具特色的話語表達體系,使得高校意識形態的傳統話語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對高校意識形態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對這些新情況,采用黨小組進宿舍的方式,推進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從話語內容、話語機制和話語傳播平臺等方面入手,重新建構高校意識形態的嶄新話語,使90、00后大學生能夠真正認同、接受高校意識形態教育,從而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使黨能夠牢牢掌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和主導權。
3.充分發揮黨小組在基層黨建工作中的作用
黨小組是黨支部的重要組成部分,搞好黨小組工作對于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做好基層黨建至關重要,要踐行好黨的群眾路線,更要注重發揮好黨小組作用。黨小組進宿舍使黨員同志切身的為廣大群眾在學習和生活給予幫助,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新時代青年擁有這個時代特有的氣質和精神,如何使其成為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脊梁,是高校黨建需要長期探索的重要課題。黨小組在大學生思想引領和行為指導方面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其中部分黨員也是在校大學生,他們更加了解自己內心需要什么,當前欠缺什么。黨小組進宿舍可以更好地聽取大學生的心聲,及時獲取有效的信息,通過反饋,不斷完善基層黨建工作運行機制,全方位、多層次的完善黨建工作模式。
4.推動大學生的學習和人格發展
黨小組成員幫助大學生創建和諧宿舍,使學生所處的環境氛圍是安全溫暖和積極向上的,對人就會有一種潛移默化的激勵作用,行為效率自然就會提高。一方面,團結溫暖的宿舍環境會讓大學生心無旁鶩不分心,而且可能會因集思廣益而保證學習效果;另一方面大學生會因此而由生出感恩進取的無盡動力,更會提高其學習效率。尤其是在這樣的環境成長起來,很自然地就會養成寬容、關心、理解等心理習慣,這對于大學生的人格成長和成熟,無疑具有強有力和無可替代的推動作用。
5.促進校風建設
校風建設的基礎在于全校師生員工都能從自我做起。既然大學生和諧宿舍建設對每個大學生能起到正面積極的重要影響,那么,對校風建設也就必然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校風是靠持至日久的潛移默化而逐漸建立起來的,并非是靠一時轟轟烈烈的宣揚和一事一例的感動而形成的。
通過黨小組進宿舍的方式建設和諧宿舍,恰好非常符合校風建設的要求,因而必然能夠促進校風建設,成為校風建設的有力基礎。如果和諧宿舍構建蔚成風氣,大學生就會因文明素質的提高而使自身的言行文明起來,而大學生生活的群體活動性,必然由互感互染而相互促進,積極的文明因素就會逐漸蔓延開來,成為文明校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是基礎。
6.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
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必然會使人們逐漸由重視經濟生活而開始注重心理上的安定和幸福,人際關系的和諧與溫暖,這是社會發展的規律性表現。因此,和諧社會建設不僅僅是一種提倡,而切切實實是大眾的一種追求和社會發展的趨勢。大學是社會高層次的組成部分,一方面受到社會的制約影響,一方面又對社會發展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大學生是準成年人和準職業人員,在校期間的人格素質培養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會通過與教職工的聯動效應而直接間接地影響社會,尤其是社會接班人和生力軍的身份,對社會發展無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大學生和諧宿舍建設的性質恰好合乎社會發展的需要,可以為和諧社會建設起到一種奠基的作用。不僅如此,由于大學生屆復一屆的沿襲發展,如果和諧宿舍構建能夠不斷地提高層次,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殿毅.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14.
[2]肖運紅.以黨建引領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12):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