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晗
摘? 要 學生作為教育工作開展的主體對象,其管理工作就成為高校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內容,輔導員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效果與學校和學生的發展息息相關。因此,本文立足于當代高校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分析當前背景下高校輔導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表現的問題與不足,進而提出幾點有效改進輔導員管理工作效率的策略與方法,以此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 高校 輔導員 學生管理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5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5.080
Abstract As the main object of education, students' manage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teaching. The management ability and effect of counselor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s and students. Therefore, based on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of College Counselors in the management of students under the current background,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and method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ounselor management,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educators.
Keywords colleges; instructor; student management; method
高校輔導員是一個特殊的教師職位,其職責在于不僅僅要擔負學生的學習發展,更要管理學生的日常事務與生活瑣事,學校的文件和規定需要輔導員代為傳達,而學生有意見與建議,也能通過輔導員反饋,因而輔導員成為學生與學校之間溝通和交互的關鍵橋梁。新形勢下,學生主體地位日益凸顯,對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更是提出了更高要求。
1 當代高校學生心理特點分析
(1)從眾心理與個性思維并存。高校學生的心理大多處于接近成熟的狀態,雖然自我意識與認知能力顯著提升,但由于自身缺乏社會經驗,同時又處于群體生活的分位置中,因此其獨立意識往往會受到外在干擾和影響,從而表現出從眾的心理特征。另一方面,由于網絡的發達,學生們獲取信息的途徑愈發廣泛,因而對待問題和事件的看法與意見擁有不同的觀點,雖然能強化學生的質疑能力,但也會導致學生思想動態的多樣化、差異化,眾口難調、難以管理,容易與教師或其他學生產生沖突。
(2)個人的情緒控制能力不足。在當前的社會形勢下,學生的見識和認知更加廣泛,但是實踐和生活經驗卻存在欠缺,導致他們的個性化思維往往停留在理想化狀態,而這樣的個性思維就會使得他們的情緒控制能力不足,獲得一點成就時就容易沾沾自喜,而遭受一點打擊時就會意志消沉,心理情緒隨日常經歷的波動較大,且容易急躁冒進,情緒化過激,心理穩定性不足。這種心理素質上的不成熟,就需要輔導員教師進行管理和引導。
2 高校輔導員在學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專業能力不全面。輔導員是一個工作內容寬泛的職位,需要準確及時的處理學生們產生的問題,但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性,各自的問題各不相同,其中就包括生活、心理、學習、求職等多個方面,因此輔導員也需要掌握心理學、政治學、哲學以及教育學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時還需兼具良好的人際處理和組織溝通能力,以此才能為學生提供全面而綜合的服務。但是在目前的形勢下,多數輔導員并不能達到以上標準,且在輔導員崗位設置和人員配備上的專業能力欠缺,這就導致在學生管理中存在著漏洞與不足。
(2)管理方式不科學。學生管理是一項需要以科學為原則,以實際為根本的工作內容,但是在當前教育環境下,多數輔導員采用的方式欠缺科學依據,一方面善用嚴格的管理制度,學生的一言一行都會受到約束,對于犯錯的學生則給予批評和懲罰,這樣雖然短期內提高了管理效率,實際上卻造成了師生溝通障礙,不利于長期的管理;另一方面則容易以自己的視角出發,忽視了問題的實際性和學生的個性化,導致問題處理達不到學生的要求。或者對學生存在放任自流,不管不問的極端“放養式”管理方式,看似講求學生民主,其實屬于輔導員崗位失職。
(3)工作熱情不積極。部分輔導員沒有意識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認為自己與“保姆”無異,糾纏于日常瑣碎事務而分身乏術,因而導致工作熱情低下,甚至有強烈的抵觸情緒,對學生的管理問題不了解、不負責、不擔當,造成學生缺乏約束和幫助,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3 新形勢下輔導員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方法
3.1 以身作則,樹立目標
輔導員要想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品質,就必須要從自身做起,通過以身作則,成為學生們言談舉止的學習榜樣,發揮自身人格魅力作用,這是輔導員樹立威信、獲取學生信任、建立良好而平等師生關系的最簡單途徑。與此同時,學生一旦接受了輔導員的良好形象,自然就會心生敬佩和信賴,一方面可以將輔導員作為目標而不斷完善自身的行為方式,另一方面在潛移默化中也會改變自己的思維和意識,成為一個具有自我約束力和長期發展潛力的優秀學生。
此外,輔導員還必須要立足于實際,關注學生成長和發展的動力,通過自己的行為方式或思想理念,改變或驅動學生向更好的方向發展,讓學生逐步建立信心,掌握自我管理與發展的方式,并能夠以良好的自律意識,不斷提升自己學習和生活的品質,并養成獨立解決個人問題的習慣,這就達到了學生管理的最高境界。
3.2 科學管理,善于引導
管理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需要不斷學習和改進的學問,如果輔導員一味使用批評、懲罰來約束學生的行為,必然會引起學生的對抗意識和負面情緒,導致管理工作難以行進,甚至出現矛盾激化,成為威脅校園安全的潛在危險因素。所以輔導員還需要掌握學生管理的科學方法,通過引導和鼓勵的方式,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讓學生改變不良習慣,建立良好信心。比如學生不注重個人衛生,如果輔導員采取懲罰的方式管理,那么學生往往只會做些“表面工作”,以應付檢查,如果輔導員能用科學的知識講解不注重個人衛生的后果,同時再列舉一些案例,學生認識到其中的利害關系,自然就會改變自己。當然,學生管理也不能放任自流,當學生違反了原則性問題時,輔導員必須要根據相關規定與制度進行處理,做到有理有據有節,一視同仁,公平公正處理,以正視聽。
3.3 完善制度,明確方針
對于輔導員而言,管理要依據規則,否則學生管理就成為輔導員自身的無上權力,因此必須要建立完整而科學的學生管理條例,一方面通過條例明文規定學生的言談舉止,讓學生明確認識自己的行為領域,另一方面則通過規定,保障學生的權益,避免輔導員處理問題時存在不公正現象,尤其在對待優等生和差生的問題上,輔導員也必須要一視同仁。
另一方面,輔導員還需明確學生管理的核心方針,第一,要簡化管理,輔導員應通過最簡單的方式處理問題,以正確的指導和引導為途徑,以激發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為主,盡可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由時間和實踐空間。第二,應建立學生監督機制,輔導員不可能時時刻刻、事無巨細的處理學生問題,因此可以通過學生之間的監督和互幫互助,達成更有效的約束和管理作用。第三,應借助網絡,建立輔導員網絡管理平臺,一方面輔導員可以在此發布學校的文件和規定,另一方面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反饋自己的問題,達成網絡互動的效果。更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達到與學生互動交流,促使學生學會換位思考的教育目的。
3.4 以生為本,自我管理
現代教育追求以學生為本,學生在學校教育教學各項工作中處于主體地位。而在輔導員管理中,該原則就表現為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成長。因此輔導員可以從班級中選擇可靠的幫手,由學生代替輔導員完成最基層和簡單的管理工作,如此既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參與班級和學校事務處理的積極性,同時也減輕了輔導員的工作壓力,分流輔導員日常繁瑣工作,更關鍵的是促進了學生管理的實效性、高效性。但是輔導員也需要注意,選取的學生代表必須要符合多數學生的意愿,并具有管理和組織同學的能力和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當學生遇到無法處理的問題時,輔導員需要第一時間進行幫助,由此既促進了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還保證了學生管理工作的正常運轉。
綜上所述,輔導員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關鍵人物,而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又與學生和學校的發展緊密相關,因此必須要立足于學生實際,改變當前輔導員教師的管理理念與方法,采取更加科學有效的管理模式,以此促進學生的自律意識和發展潛力,成為新時代背景下的新人才。
參考文獻
[1] 何濱菁.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方法分析[J].智庫時代,2019(19).
[2] 王韜慧.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方法創新探討[J].農家參謀,2018(19).
[3] 胡喜超,張小奎.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方法探析[J].智庫時代,20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