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麗,趙殿雯,姚承理
(甘肅省金昌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甘肅 金昌 737100)
醫院是具有社會功能的特殊場所,主要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安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是和公共衛生技術服務與傳染病防治的社會公益性機構。近年來,隨著醫療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醫療設備得到充分利用,交叉感染的發病率逐年上升[1]。微生物檢測作為一項重要的檢測項目,在疾病感染控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在實際檢測過程中,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不僅會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還會影響患者的健康[2-3]。診斷結果有負面影響。本文探討提升微生物標本檢驗準確率的有效措施,報告如下:
將甘肅省金昌市疾病預防疾控中心2017年3月-2019年4月收集的400份微生物標本作為研究樣本,根據不同時間段分為參照組與研究組,各200份。研究組中包含呼吸道標本50份、尿液標本50份、血培養標本50份、傷口膿液分泌物標本50份。參照組中包含呼吸道標本50份、尿液標本50份、血培養標本50份、傷口膿液分泌物標本50份。兩組標本類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標本均有同一組檢驗人員進行管理和操作,檢驗科組長1名,工作人員6名。
參照組接受常規檢驗管理,開展采集、送檢以及試驗等工作,發現不同種類的標本出現污染,部分樣本中的病菌活性較低,血液中的凝血因子、紅細胞等均出現形態變化等,從而導致患者在拿到檢驗結果受到影響,降低準確率。
研究組則強化微生物標本檢驗工作管理,具體內容如下:(1)加強檢驗人員的培訓。檢驗人員的專業水平直接影響微生物樣品檢測的結果,因此提高檢驗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不僅關系到微生物實驗室的工作要求,而且關系到樣品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由于微生物實驗室檢驗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業務水平存在差異,微生物實驗室應加強對檢驗人員業務水平的培訓,并定期進行考核。檢驗人員的專業知識考核合格后,方可進行檢驗工作,對不合格的檢驗人員應重新培訓考核;此外,為保證微生物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檢驗組長應加強微生物室對工作人員的指導和監督,發現操作不當,應立即指導和糾正;樣品檢驗完成后,檢驗數據必須完整、正確、準確,并對清洗工作環境、清洗,工作結束后,必須加強消毒滅菌檢查表和儀器。避免二次使用,發生細菌污染。(2)加強操作規范性和安全性。微生物檢測人員需要合理監測所有檢測環境,包括無菌實驗室、培養箱、生物安全實驗室和凈化室,防止有害細菌侵入檢測環境。檢測人員還應嚴格執行相關標準,進入檢測環境前應戴手套、穿隔離服,并按標準操作規程進行操作。此外,還需要定期對廢棄樣品和有毒廢物進行合理的處理、消毒和處置,因為培養基配置過程在微生物檢測中也很重要。因此,有必要在培養基的配置中明確標記分配時間,確保固定培養基在接種前無菌落,培養基的硬度和清晰度適宜。在日常的檢查燈中還需要檢查介質的ph值,以確保所含介質的指示燈能顯示正常的顏色。一般情況下,培養箱的溫度應控制在36°C以內[4-5]。(3)保證送檢的規范性。若微生物檢測樣品采集缺乏標準化,樣品會出現污染問題,這將對微生物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產生很大影響。針對以上問題,檢驗人員需要進行標準化的標本采集和加工操作。在常見微生物標本的采集中,首先要求采集者能夠深刻理解和掌握標本的正確采集、檢驗和最佳培養模式。檢查人員還需積極與臨床醫生溝通,做好與臨床醫務人員的溝通,確保樣本采集和檢查的合理性。(4)完善標本的存儲。采集樣品時,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將樣品送至實驗室。但由于微生物實驗室工作量大、工作量大,樣品在檢測前需要運輸和保存。微生物實驗室的工作人員應用塑料薄膜覆蓋樣品,使樣品受到環境的影響[6-7]。(5)改進質量管理系統。因微生物檢測涉及步驟較多,標本均經過患者、工作人員以及設備儀器等過程,均會對樣本檢測質量帶來影響,所以檢驗科室需對檢驗質量從整體上進行控制,從樣本采集、送檢、接收和檢測等環節對質量控制體系進行完善。例如制作相應的操作流程圖,由專業且臨床經驗豐富的人員對于不同的微生物標本操作流程進行圖畫繪制,每個步驟中標注可發生的危險或影響因素,將流程圖貼至門口或操作臺上,以起到警示作用。
采用MicroScan WalkAway40plus全自動細菌鑒定系統檢測標本,對比兩組呼吸道微生物標本、傷口膿液分泌物標本、生殖道分泌物標本、尿液標本以及血培養標本的檢驗準確率情況[8]。由2名質控科人員采用自制的質量管理量表對干預前后檢驗人員的質控能力、環境管理、儀器管理、采樣與送檢、操作規范性內容進行評估,每項內容為20分,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說明檢驗質量越高。
使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分別以百分比(%)、均數±標準差(±s)表示,并分別行 χ2、t檢驗。 如 P<0.05,則說明兩組數據存在統計學差異。
研究組尿液標本檢驗準確率高于參照組,呼吸道標本檢驗率高于參照組,血培養標本檢驗準確率高于參照組,傷口膿液分泌物檢驗準確率高于參照組,生殖道分泌物標本檢驗準確率高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標本檢驗準確率的比較(n,%)
干預后工作人員工作質量評分為(92.96±3.46)分,干預前為(82.63±4.55)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4.78,P<0.05)。
疾病防控中心能夠通過利用微生物檢驗技術檢測患者的細菌感染情況,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此外,微生物檢測也是許多實驗室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醫院感染控制過程中肩負著重要的責任[9-10]。只有在微生物檢測結果得到進一步診斷后,相關醫護人員才能將診斷結果作為制定治療方案的主要依據,從而達到患者早期康復的目的。臨床醫學檢查的準確性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必須加強檢查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及時為患者的臨床治療提供有效的信息和數據,促進醫院整體治療水平的提高以及良好的公眾形象。設置。醫學檢驗結果的準確性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為了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提高報告的完整性,應加強實驗室管理[11-12]。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工作人員工作質量評分高于干預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于患者采集標本時操作不規范則容易引起耐藥菌的出現,因此需要工作人員加強落實采集標本的操作講解能力,這就要求工作人員加強培訓,提高對微生物操作與相關知識的認知,進而豐富個人的表達能力與理解能力,幫助患者按照規范流程正確采取標本,避免標本的污染。本研究顯示研究組各類標本準確率高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著強化工作人員的操作流程、自我管理以及檢驗技術,從而能夠有效提高檢驗準確率。可見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操作水平與微生物標本檢驗質量息息相關。環境的管理也影響著微生物標本的檢驗質量,大多數工作人員對清潔意識較為淡薄,認為常規清洗相關工具即可,但是在細菌容易滋生于周邊環境中,注重環境清潔是提高檢驗準確率主要因素之一,通過確保微生物檢驗的無菌環境,才能全面提高微生物檢驗的準確性[13-14]。另外,加強管理體系和操作流程,能夠避免工作人員在檢驗中出現錯誤,使數據出現誤差;而完善儲存能夠保證標本在適宜的溫度下確保血液中的細胞能夠正常存活,或保證培養基中的細菌具有活性,使得檢驗結果具有可靠和依據性,進一步提高檢驗成功率。
綜上所述,加強微生物標本的檢驗,可保證檢驗工作質量,提高標本檢驗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