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寶生 陳丹彤
摘要:班組是企業的基本單元,建設好了班組,才能夠推動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文中,就卓越績效在基層班組的落地實踐進行探討,為企業發展提供支持。
關鍵詞:班組假設;卓越績效;卓越班組
新時代工會工作要立足時代坐標,牢記初心使命,在服從服務上解放思想,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先行軍。南纖公司工會牢記這一囑托,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積極推進卓越班組建設,全力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爭當先行軍。
一、為什么要推進卓越班組建設
南纖公司工會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主業”。在公司由高速度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南纖公司工會立足管理突破的關鍵點,深入推進卓越班組建設。
一是消除基層班組的迷茫。隨著企業的發展,對班組的要求越來越高、標準越來越嚴、任務越來越重,擺在班組長面前的一道難題就是我們常說的“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怎樣把這“千條線”穿進“一根針”,是長期困擾班組長的一大難題。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班組員工就像沒頭蒼蠅一樣整天應接不暇,還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
二是化解中層干部的苦惱。在南纖公司,管理結構是扁平的,所有部門不設副職,這就意味著中層干部要對部門內所有工作全面負責。事無巨細是做不到的,考核指標在部門層面已經很細了,但是如何將部門指標轉換成班組的指標,確保班組每一項工作成為部門和公司指標的有效支撐,是中層干部要解決的難題。
三是破除企業發展的瓶頸。南纖公司六期工程將于2020年投產,在此之后,規模增長的空間非常有限,要想確保利潤增長、保障員工收入就必須依靠降本提質增效,走高質量發展道路。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南纖公司已成為單廠規模亞洲第一、全球第二的醋纖企業,先后獲得“全國質量獎”“南通市市長質量獎”“江蘇省質量獎”,企業綜合實力躍居國際一流。但是基層班組之間在管理水平、工作績效、團隊氛圍方面還有差異。因此,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空間在基層班組。
二、推進卓越班組建設的具體措施
一是配備精干的隊伍。由我牽頭,工會辦公室具體負責,選取公司職能部門既有理論水平也有實戰經驗的5名骨干成立推進小組,全面開展資源協調、方案制定、組織實施、學習培訓、督促指導、檢查考評、表彰獎勵等工作。
二是制定精細的計劃。我們對照國標《卓越績效評價準則》《質量信得過班組建設準則》,緊扣公司基于卓越績效的質量經營管理模式,結合公司49個班組的實際,按照“四步走”路線推進卓越班組建設,即2016年制定方案、在11個班組試點推進,2017 年修訂標準、總結經驗,2018年編寫指南、在49個班組全面推廣,2019年以后聚焦重點、邁向卓越。
三是設置精確的標準。我們參照企業的卓越績效管理模式,結合南纖公司自身特點,編寫了包含安全、精益、創新、學習、文化五個維度的127條評價準則。各個班組依據指南編寫符合自身實際的《卓越績效目標任務分解表》,班組干什么、怎么干、何時干一目了然。
四是實施精準的考核。我們分5個維度設計星級班組標準,每個維度按得分率評定星級。我們設計了基于VBA編程的智能化《卓越班組建設考核評分表》,通過班組自評、推進小組復評的方式對所有班組進行考核評分,通過考核幫助固化優秀做法、查找管理短板。考核評分結果與公司先進班組表彰直接掛鉤。
五是組織精彩的分享。先進班組在某一方面的優秀做法經整理后編入《推進指南》,在公司內網開設共享平臺,分享各班組在推進過程中的經驗方法,同時開設卓越班組建設專題講壇,提供互相交流學習的平臺。
三、推進卓越班組建設取得的成效
一是構建了一套班組管理體系。參照公司的卓越績效管理模式,自主摸索,匯編了近5萬字的《南纖公司卓越班組建設推進指南》,具體包括實施方案、條款解析、問題解答、實踐分享和評分細則等方面的內容。
二是培養了一批基層管理人才。建設過程中形成了由5名公司職能專家,15名區域、部門推進員以及49個班組長及推進骨干構成的推進人才隊伍,同時《推進指南》成為指導新晉班組長開展工作的有效工具。期間,公司1個班組獲全國榮譽、1個班組獲省級榮譽、5個班組獲市級榮譽,10余名推進骨干晉升為班組長、工程師。
三是優化了一個績效評價方法。設計了精確精細的智能化《卓越班組建設考核評分表》,對班組績效實施精準量化測評,首次打破職能、生產、維修三種不同類型班組之間的考核屏障,實現了公司49個班組的橫向比較與排名,考核評分結果與公司先進班組評選直接掛鉤。
四是形成了一批特色典型做法。三年多的推進過程中,各班組守正創新,在摸索中形成了五要素法識別創新機會、一專多能培訓實踐、“五心”安全管理法、作業清單管理等有價值、可推廣的最佳實踐。
五是營造了一個風清氣正環境。公司處于轉型發展期間,文化建設和思想工作對于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尤為重要。卓越班組建設特別設置了有關條款,各班組通過開展書香班組、團建活動、三德教育、公益活動等,營造了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2018年,15個班組自發開展公益活動,其中2個班組在重陽節期間赴敬老院送溫暖,敬老院專門發來感謝信。
參考文獻:
[1]焉華,王莉萍,原為民.重形式“有形化”重載體“多樣化”重典型“導向化”“三重三化”打造卓越班組文化[J].班組天地,2020(02):40-41.
[2]李前敏.培育卓越班組文化[J].現代班組,2019(10):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