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艷蕖 羅莉秋
摘要:新媒體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發生巨大的變化,更青睞于形式多樣的新媒體,給傳統媒體帶來一定的沖擊,電臺節目主持人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面對這種情況,主持人要看清未來發展趨勢,審視以往的工作模式并找到其中不足,以大眾需求為主線有方向地改進,在堅守中完成創新,打造出飽含時代氣息的節目,展現自身獨有的價值,做到新時期下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電臺節目;主持人;堅守;創新
一、新媒體時代電臺節目主持人的堅守
新媒體時代,信息的傳播趨于娛樂化,聽眾在笑聲中不能得到更多的收獲,就會失去信息傳播的價值。面對這種形勢,節目主持人首先應堅守職業理念,在體現信息真實性的同時也凸顯出其中的藝術性,滿足大眾的審美需求,也能通過有深意的內容引發大眾的思考,實現信息傳遞的價值,給聽眾專業的體驗。電臺的受眾群體較廣,他們在需求方面有著一定的差異,例如年齡、性格、喜好、文化層次等的不同,這就對主持人提出較高要求,所以主持人應通過專業的能力再配以創新思維使傳遞的內容飽含時代氣息,也蘊含著深意可以啟發大眾。主持人應不忘初心,在堅守中釋放出專業使命和光芒,牢記自己是政府與黨的喉舌,也是大眾的文化傳播者,憑借對職業的熱愛獲得聽眾的支持與尊重,以優秀的作品彰顯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讓聽眾在每一期節目中都能獲得收獲,感受主持人傳遞的正能量。
二、新媒體時代下電臺節目主持人的創新
(一)創新主持風格
電臺節目主持人在新媒體時代應及時轉變理念,努力塑造出自身獨有的主持風格,讓大眾一聽便知是哪位主持人,有自己獨立的性格標簽,增強傳播的效果。為了能釋放出主持人的創新能力,平時應博覽書籍或利用互聯網資源,多了解諸如時政、科技、醫療、地理等多方面的內容,逐漸豐富知識層面,把握報道內容的文化背景,以客觀的態度去分析和引導大眾,保證輿論導向的正確。主持人要審視自己的工作模式,對自身有著科學的認識,對節目進行深入的探究,使之與大眾的需求相符,同時借鑒前輩的優秀作品進行對比,彌補自身的不足。主持人在借鑒的過程中,要提升對節目的駕馭能力,適當地融入個人的風格,豐富節目的內容,使之朝著多樣和精品化發展,迎合大眾的喜好。主持人還可以在節目主持中創新融入當下的網絡流行詞匯,把握好使用尺度,以畫龍點睛之勢吸引大眾,使節目在創新中跟上時代進步潮流,以獨特的風格獲得大眾的支持。
(二)傳播方式和內容的創新
新媒體時代下,電臺節目主持人在堅守職業理念的同時,應靈活使用先進的傳播方式,通過微信、微博等多種平臺為大眾傳遞大量的信息。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速度極快,很多信息的生命力可能只有短短的一天時間甚至幾個小時,所以主持人必須時刻學習,掌握時代關鍵詞,做到信息傳播及時高效。
主持人可以利用大數據等收集到大眾的喜好,結合節目來創新,例如,兩會期間,主持人可以在多個平臺上,比如傳統收音機、微信公眾號、節目微信群,網絡直播間等向大眾介紹兩會的內容,及時將信息展現給大眾,同時憑借創新理念將錄制和剪輯的操作環境融入節目中,讓大眾看到真實的工作環節,了解主持人平時備稿和直播等多種準備環節,這樣既滿足了大眾的好奇心,也在創新中激發出其興趣,保證節目的收聽和收視率。主持人不僅要在堅守中苦干,還應以長遠的眼光看待工作,與時代接軌,培養創新的意識去開拓多種傳播方式,增強大眾黏l生。部分主持人借鑒新媒體優勢,借助快手、抖音等網絡平臺傳播信息,創新采用大眾喜愛的方式,只要把握好尺度,就能在堅守中實現創新。另外,主持人應時刻注意把握尺度,遠離低級內容。主持人代表的是整個就職媒體的形象,而不是個人,在創新時要貼近生活,但要避免同質化和低級化,在嚴謹中體現生活,以專業而又不失趣味的傳播方式和感染大眾,增強信息傳播的效果,也逐漸拉近節目與聽眾間的關系,更好地獲得其真實需求,為創新提供動力。
三、結語
新媒體時代對電臺節目主持人提出較高要求,增強自身的競爭實力的同時,也給其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不僅要滿足大眾需求,還應創新更為優質的內容,使傳統媒體重回大眾視線。主持人應憑借“互聯網+”思維看待自身的工作,收集大眾關注的熱點內容,創新傳播方式彰顯個l生特點,形成獨有的品牌,在眾多節目中脫穎而出,吸引大眾。新媒體時代下,電臺節目主持人抓住機遇,在挑戰中獲得重生,走上更為廣闊的發展途徑,在前行中堅守職業準則,通過創新理念傳遞出更有深意的內容,使傳統媒體以全新的形象占領市場先機,做到新時期下的穩步前行。
(作者單位:紅河廣播電視臺交通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