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鳳
(河北省衡水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河北 衡水 053000)
食用植物酵素是使用一種或多種新鮮蔬菜、水果或其他植物作為原料,加(或不加)糖類的物質,在較低溫度下,通過微生物發酵一定時間制得的具有抗氧化活性、解酒護肝和凈化血液等功能的可食用的酵素產品[1~4]。按照酵素產品的形態可以分為:液態、半固態和固態。
酵素產品層出不窮,市面上也出現了酵素桶、酵素瓶之類的產品,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家里自己制作酵素,制作的方法和用器大同小異,可是自制酵素產品的安全卻無從所知。本實驗通過對自制酵素中代謝產物的含量及微生物的數量測定,對比食品標準中對食用植物酵素的要求,幫助人們了解自制酵素的質量和衛生情況,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1)使用材料。紅心火龍果兩個,蘋果一個,檸檬一個,白砂糖750 g和6 L農夫山泉(以上材料均從信譽樓超市購買)。
(2)使用工具。某品牌酵素桶3個,長柄勺,酵素瓶,水果刀。
(3)制作過程。將用具熱水消毒5~10 min,火龍果去掉薄薄一層外皮切塊,蘋果去核切塊,檸檬去皮去核切塊,放入酵素桶中,放入白砂糖和水,攪拌蓋上蓋,進行發酵。
(4)制作時間。夏季。同批次食品原料做平行試驗。
試驗設計按表1實施。
通過SPSS軟件中的LSD法對自制酵素的代謝產物乙醇和總酸含量的數據結果進行處理,經多重比較后運用字母標記法對代謝產物含量進行差異性分析(表2)。

表1 試驗指標與國標方法

表2 不同發酵天數的乙醇和總酸含量多重比較
從表2可以看出:在發酵第4~8 d中乙醇的含量均差異顯著,從第4~8 d顯著性呈增高趨勢。
由表2可以看出:在發酵時間為第6 d與第7 d時總酸的含量差異不顯著,第7 d與第8 d總糖含量差異不顯著,從第4~8 d顯著性呈增高趨勢。
對自制酵素發酵時間為第4~8 d的樣品進行菌落總數、大腸菌群數量、金黃色葡萄球菌、霉菌、酵母菌的測定,測定結果如表3。
由表3可知:隨著發酵時間的增長,酵素中的的菌落總數含量增多,第6~8 d菌落數增加量比第4~6 d少,可能是由于酵素的酸性增強,有抑制作用。酵素中大腸菌群的最可能數均小于3.0,說明一般情況下熱水煮沸可以起到基本的殺菌作用,衛生狀況較好。金黃色葡萄球菌測量出的數量為0,說明自制酵素在制作和發酵過程中可以做到不產生致病菌,對人體健康危害較小。自制酵素在發酵過程中酵母菌的數量在逐漸增多,可能是由于其中的酵母菌在發酵過程中利用糖類物質進行繁殖生長,促進酵素發酵的進行,后期糖類物質的減少,醇類和酸類物質增多,導致酵母菌數量減少。

表3 自制酵素中微生物數量
根據食品伙伴網中的(T/CBFIA 08003-2017)食用植物酵素中的要求對比測定出的數值,進行分析。
乙醇的數值與食用植物酵素標準進行對比,在測量期間內,自制酵素中乙醇的含量均小于0.5,符合標椎的要求,酵素產品中含有低濃度的酒精,所以酒量不佳可能會出現感覺到頭暈、“醉”的感覺;自制酵素中總酸的含量在發酵前6 d中總酸含量合格,第8 d時超過標準,在發酵過程中,隨著時間的增加代謝產物的增多,酸的含量在不斷增加,口感也隨之變酸;自制酵素的pH值一直小于4.0,符合標準。
微生物指標與食品植物酵素標準進行對比,其菌落總數不合格,說明自制的酵素在制作過程中的衛生不好把控,沒有辦法做到完全符合標準;大腸菌群數量基本合格;金黃色葡萄球菌合格;霉菌數量合格。通過對自制酵素的微生物的測定,更明確了解自制產品沒有辦法做到嚴格的滅菌效果,所以建議大家還是應該去正規渠道購買適合自己的酵素產品,更加利于身體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