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龍,宋秘釗,王 娟
(齊齊哈爾大學 輕工與紡織學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6)
有機硅化合物是指含有硅碳(Si—C)鍵,且至少有一個有機基是直接與硅原子相連的化合物,習慣上常把那些通過氧、硫、氮等使有機基與硅原子相連接的化合物也當作有機硅化合物。經過多年的工業化發展,有機硅的研究開發與應用現已經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有機硅主要分為硅油、硅橡膠、硅樹脂和硅烷偶聯劑四大類。其中,以硅氧鍵(—Si—O—Si—)為骨架組成的聚硅氧烷是有機硅化合物中研究應用最廣的一類,約占總用量的90%以上。硅油通常指的是在室溫下保持液體狀態的線型聚硅氧烷產品,一般分為甲基硅油和改性硅油兩類。近年來,有機硅油得到迅速發展,并出現了許多具有特種性能的改性有機硅油產品。
有機硅油具有許多優異的性能,如耐高低溫性、疏水性、抗氧化性、柔順性等,常作為柔軟劑用于纖維及織物的柔軟處理,還能賦予纖維及織物許多額外的特性,因而在纖維及紡織品的功能化技術上被廣泛應用[1-4]。以前人們對紡織品的追求只是以保暖為主,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紡織品的要求除保暖性能外,還要求其具有一些特殊性能,如柔軟、防皺、防靜電等。基于此,近年來改性硅油得到了廣泛的研究與應用,改性硅油產品的某些性能相較于改性前有明顯的提高,其中以氨基改性有機硅油最好[5],然而氨基改性有機硅油容易在外界條件的誘導下發生黃變現象[6]。研究表明,當有機硅油分子鏈上引入環氧基后,其不僅能顯著改善紡織產品的柔軟性能,而且白度好,能夠緩解氨基改性有機硅油柔軟劑的泛黃弊端[7]。
聚甲基氫硅氧烷(PMHS)俗稱甲基含氫硅油,能低溫交朕,在各種基材表面形成疏水效果良好、接觸角大、經久耐用的防水膜,廣泛用于紡織、造紙、皮革和建筑等領域。在氯鉑酸-異丙醇催化劑的作用下將烯丙基縮水甘油醚(AGE)和N-(3-二甲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DMAPMA)通過硅氫加成反應先后接枝到PMHS的側鏈上,可獲得加成產物氨基/環氧基共改性有機硅油柔軟劑,接枝到分子鏈上的環氧基可以與纖維、織物上的某些基團發生反應而使整理后的效果具有持久性,而且環氧基的存在則可以賦予織物更好的柔軟性,也可以彌補氨基改性有機硅油柔軟劑的泛黃弊端,提高織物的白度。這樣的做法在現有的合成中很少見,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合成簡單、產率高[8-10]。作者采用AGE和DMAPMA對PMHS接枝改性,將具有獨特性能的環氧基和氨基通過硅氫加成反應共同接枝到PMHS的側鏈上,獲得加成產物,制備氨基/環氧基雙官能團改性的有機硅油(PMHS-g-DMAPMA-AGE),并對合成產物的結構與性能進行了表征。
AGE,DMAPMA:工業級,阿拉丁試劑有限公司產;PMHS:工業級,成都晨光化工研究院產;甲苯:分析純,天津市富宇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產;氯鉑酸:分析純,阿拉丁試劑有限公司產;三氯甲烷:分析純,沈陽市華東試劑廠產。
Spectrum One 型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分析儀:美國PerkinElmer公司制;BSA224S型電子天平:北京賽多利斯儀器系統有限公司制;RE-5286A型旋轉蒸發儀: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制;DF-II型集熱式磁力加熱攪拌器:江蘇省金壇市榮華儀器制造有限公司制;TG 209 F1熱重分析儀:德國耐馳儀器制造有限公司制。
1.3.1 合成反應
(1)加料順序為先滴加AGE后滴加DMAPMA
按一定比例先將稱取好的PMHS加入到四頸燒瓶中,連接冷凝管,同時向四頸燒瓶中通入氮氣5 min,緩慢加熱攪拌升溫;當溫度加熱達到80 ℃時,再將稱取好的并且已經溶解在適量甲苯溶劑中的AGE溶液漫漫滴加到四頸燒瓶中,設定加料時間為1.0~1.5 h,溶液滴加完畢后緩慢升溫到達預定的溫度,反應一段時間直到反應轉化率不再發生變化將油浴鍋溫度緩慢降溫;然后,將稱取好的并且已經溶解在適量甲苯溶劑中的DMAPMA溶液漫漫滴加到四頸燒瓶中,設定加料時間為1.0~1.5 h,溶液滴加完畢后緩慢升溫到達預定的溫度,反應一段時間直到反應轉化率不再發生變化預示反應結束,最后緩慢降溫完成全部反應。
(2)加料順序為先滴加DMAPMA后滴加AGE
改變加料順序,先滴加DMAPMA后滴加AGE,進行對比實驗。按照(1)中相同的工藝條件進行合成反應。
1.3.2 反應產物的分離提純
將反應后的產物進行減壓蒸餾去除甲苯和剩余的未反應完全的單體,以三氯甲烷和無水乙醇進行溶解、沉淀,對減壓蒸餾后的混合物進行處理,得到沉淀物,再將沉淀物溶于正己烷,離心分離,除去沉淀,減壓蒸餾去除正己烷,反復多次操作,最后得到目標產物PMHS-g-DMAPMA-AGE。
產物收率:有機硅油上含有活潑的Si—H鍵,可以參與多種化學反應,在堿和路易斯酸等物質的存在下,能與醇類物質和水發生反應,最后產生氫氣釋放出來。本實驗利用這一特點通過量氣法測定產生的氫氣量,從而通過計算得到硅氫加成反應的產物收率。
紅外光譜(FTIR): 采用Spectrum One 型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分析儀測試,獲得合成產物的紅外圖譜,分析圖譜上的各結構基團。
熱重(TG)分析:采用TG 209 F1熱重分析儀測試。溫度為0~600 ℃。
含氫硅油與烯烴類物質在氯鉑酸-異丙醇的存在下發生加成反應。首先鉑與烯烴類物質反應被還原,其次硅氫化合物通過加成反應接枝到鉑烯絡合物的鉑上,最后還原消除生成硅烷。具體反應過程如圖1所示,其中,R為長鏈烷烴;R′為聚硅氧烷。

圖1 硅氫加成反應原理Fig.1 Principle of hydrosilylation reaction
采用AGE和DMAPMA兩種單體共同改性PMHS,兩種單體分別先后接枝到PMHS鏈上都會消耗PMHS的Si—H鍵,而且兩種單體對Si—H鍵的消耗有多種形式。本實驗中以DMAPMA和AGE分別消耗的Si—H鍵的摩爾數之比(nDMAPMA/AGE)來表示DMAPMA和AGE兩種單體的添加比例,現以nDMAPMA/AGE為7/3進行實驗,采用不同加料方式時所用反應時間和產物收率見表1和表2。

表1 先加DMAPMA后加AGE時合成PMHS-g-DMAPMA-AGE的反應條件及產物收率Tab.1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product yield of PMHS-g-DMAPMA-AGE synthesized by successively adding DMAPMA and AGE

表2 先加AGE后加DMAPMA時合成PMHS-g-DMAPMA-AGE的反應條件及產物收率Tab.2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product yield of PMHS-g-DMAPMA-AGE synthesized by successively adding AGE and DMAPMA
由表1和表2可知:先滴加AGE后滴加DMAPMA的加料方式有利于提高硅氫加成反應的產物收率;以先滴加AGE后滴加DMAPMA的加料順序反應時,總反應時間為15 h,合成產物收率可以達到86.3%;而以先滴加DMAPMA后滴加AGE的加料順序反應時,總反應時間18 h后,反應結束后的產物收率僅為77.5%。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是先滴加DMAPMA接枝到PMHS鏈上所占據的空間大,阻礙了后滴加的AGE的硅氫加成反應,導致最終反應結束時沒有消耗完全Si—H鍵,合成產物收率相對較低;先滴加AGE接枝到PMHS鏈上所占據的空間小,后滴加的DMAPMA進行的硅氫加成反應受到的空間阻礙相對較小,反應所用時間相應縮短,所消耗的Si—H鍵更多,導致最終硅氫加成反應的產物收率高。
AGE及DMAPMA的滴加順序不同對反應轉化率有明顯的影響,選擇先滴加AGE后滴加DMAPMA的順序合成PMHS-g-DMAPMA-AGE,考察DMAPMA及AGE兩種單體的添加比例對硅氫加成反應的影響。選取nDMAPMA/AGE分別為7/3,6/4,5/5,4/6,3/7進行實驗,合成PMHS-g-DMAPMA-AGE最終的產物收率和所用反應時間見表3。

表3 nDMAPMA/AGE對合成反應的影響 Tab.3 Effect of nDMAPMA/AGE on synthesis reaction
由表3可知:在實驗范圍內,nDMAPMA/AGE對合成反應的影響不大,不同nDMAPMA/AGE時合成反應的產物收率為86.3%~89.5%;當nDMAPMA/AGE分別為7/3和6/4時,合成反應所用總反應時間分別為15 h和17 h,產物收率分別為86.3%和87.0%,相比nDMAPMA/AGE分別為4/6和3/7時,所用的總反應時間稍長,產物收率略低。這是因為DMAPMA相比AGE與PMHS的Si—H鍵之間的加成反應較難,再加上先期接枝到PMHS鏈上的AGE也會對DMAPMA的反應起到阻礙作用,因此,DMAPMA含量多,反應時間相對長些,合成反應的產物收率也相對較低。
選取先滴加AGE后滴加DMAPMA的加料方式、nDMAPMA/AGE為7/3、反應時間15 h、反應溫度120 ℃、催化劑用量60 μg/g、AGE與PMHS摩爾比為1.0:1.2、DMAPMA與PMHS摩爾比為1.0:1.3的合成工藝條件,合成產物PMHS-g-DMAPMA-AGE的FTIR圖譜見圖2。從圖2可以看出:在圖2a PMHS的FTIR圖譜中,2 153.4 cm-1處為Si—H鍵的特征吸收峰;在圖2b反應產物PMHS-g-DMAPMA-AGE的FTIR圖譜中,2 153.12 cm-1處的Si—H特征吸收峰幾乎消失,1 208.62 cm-1處出現了醚的特征吸收峰,1 064.08 cm-1及1 013.78 cm-1處為PMHS上的Si—O—Si的特征吸收峰,3 314.84 cm-1處出現了—NH的伸縮振動吸收峰,1 619.03,1 533.16 cm-1處分別為酰胺基團中的C=O和N—H的特征吸收峰。綜上所述,反應產物中既含有兩種改性單體的基團,也含有PMHS硅油中的基團,可以認為通過硅氫加成反應成功得到了目標產物PMHS-g-DMAPMA-AGE。

圖2 PMHS和PMHS-g-DMAPMA-AGE的FTIR圖譜Fig.2 FTIR spectra of PMHS and PMHS-g-DMAPMA-AGE
選取先滴加AGE后滴加DMAPMA的加料方式、nDMAPMA/AGE為7/3、反應時間15 h、反應溫度120 ℃、催化劑用量60 μg/g、AGE與PMHS摩爾比為1.0:1.2、DMAPMA與PMHS摩爾比為1.0:1.3的合成工藝條件,合成PMHS-g-DMAPMA-AGE,再制成薄膜試樣,然后取少量進行TG分析,結果見圖3。由圖3可知:隨著溫度的升高,0~300 ℃時,反應產物PMHS-g-DMAPMA-AGE的初始熱分解階段失去的主要是自身帶有的水分,此階段的TG曲線基本趨于平緩;約300 ℃時,反應產物PMHS-g-DMAPMA-AGE的有機硅鏈段開始分解,部分轉化成揮發性氣體或殘渣,隨著溫度繼續升高,TG曲線出現明顯的快速下降趨勢;0~300 ℃時質量保持率在90%以上,300~600 ℃呈現快速下降,600 ℃時質量保持率在40%左右。這一結果表明反應產物PMHS-g-DMAPMA-AGE在300 ℃才發生明顯的分解,具有較強的熱穩定性,作為柔軟劑完全可以滿足紡織加工過程中的高溫要求。

圖3 反應產物PMHS-g-DMAPMA-AGE的TG曲線Fig.3 TG curve of reaction product PMHS-g-DMAPMA-AGE
a. 采用DMAPMA和AGE先后分別與PMHS進行硅氫加成反應合成改性有機硅柔軟劑,當加料順序為先滴加AGE后滴加DMAPMA時,產物收率較先滴加DMAPMA后滴加AGE的產物收率高,且總反應時間短,所以先滴加AGE后滴加DMAPMA的加料方式有利于提高硅氫加成反應的產物收率;在實驗范圍內,nDMAPMA/AGE對合成反應的影響不大,不同nDMAPMA/AGE時合成反應的產物收率為86.3%~89.5%。
b. 合成產物的結構上既包含了所有參與單體的基團,也含有硅油中的基團,可以認為通過硅氫加成反應成功得到了目標產物PMHS-g-DMAPMA-AGE。
c. 合成產物PMHS-g-DMAPMA-AGE在300 ℃時才發生明顯的結構變化,具有較強的熱穩定性,作為柔軟劑完全可以滿足紡織加工過程中對于高溫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