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過去常常將敏捷的變革描述為“在飛機飛行時進行維修”,但COVID-19改寫了現代社會的規則。現在要求的不是修理正在飛行的飛機,而是要“一邊飛一邊造”。德勤全球CEO Punit Renjen認為,面對如此巨大的不確定性,需要有彈性的領導人,預測并適應的能力將逐漸成為未來的競爭優勢之一。
當進入恢復階段時,彈性領導人已經認識到,COVID-19引起的重大市場和社會變化造成了巨大的不確定性,需要加以引導,并將這些不確定作為發展和變革的機遇。在這一過程中,彈性領導人首先要培養信任,增加追隨者。這可以從四個維度去著手:物理(相信物理空間安全)、情感(相信情感和社會需求得到保障)、財務(相信財務擔憂得到滿足)和數字(相信個人信息安全)。
同時,彈性領導人要能預測復蘇結束時企業的成功應該是什么樣子、業務在長期內將如何蓬勃發展。將思維從“今天”轉化到“明天”,并以此指導團隊開發一套基于結果的靈活沖刺行動方案,最終達到預期中的目標。
“彈性組織”并不是簡單地回到危機前停止的地方。真正有彈性的組織是一個能夠順勢轉變的組織,把態度、信念、靈活性和業務方式構建到它的DNA中,在面對危機時,它不僅能恢復到原來的位置,而且能迅速向前發展。
從某個角度來看,“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一場開明的科學盛宴,它承諾用無摩擦的、數據驅動的解決方案取代過時的習慣和思維模式,似乎意味著機構和員工史無前例地、自由地走上了屬于自己的繁榮之路。
然而到目前為止,事情并不是這樣發展的。在最壞的情況下,一波又一波的技術顛覆有可能使商業失去人性,無論是從字面上還是從象征意義上。未來幾年,自動化可能會使多達一半的工作崗位面臨替代風險,算法的效率則可能對組織的靈魂造成陰險的擠壓——越來越多的員工隨著機器編排的狂躁旋律上氣不接下氣地跳舞,落后的員工受到無情的懲罰。
例如,在亞馬遜(Amazon)的一些倉庫里,員工走的每一步都由提高生產率的軟件來指導和跟蹤,而在這些軟件中,人體的脆弱性并不被設定為一個考慮因素。這種嚴厲的微觀管理可能也在悄悄潛入白領世界,一些監控應用程序正在慢慢出現,它們會懲罰“無效”行為,比如一邊工作一邊聽音樂等。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組織行為學副教授、INSEAD學習創新和卓越教學計劃的學術主任詹皮耶羅?皮特里列里認為,因此,如果悲觀一點來看,第四次工業革命似乎保留了一些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征——剝削。此外,“工業革命”這個詞本身一直屬于用詞不當。革命是改變權力結構的變化。工業革命談不上是一場革命,只能算是改革,因為它支持了現有的權力結構。革命的言辭是一種掩飾。
泰勒制描述的理想企業就是以最高效率運轉。第四次工業革命豐富了實現這一目標的手段——監控能力得到長足進步。在此背景下,必須對企業的權利和義務進行要求,避免企業的“專制”。企業應該人性化地運用手中的權力,避免“自動化導致的專制,或者說是專制的自動化”。
長期的案例跟蹤研究發現,那些能夠有效應對危機的家族企業有著一個驚人的相似之處:將治理優先列為一項“必不可少的服務”。全球家族企業咨詢公司LGA執行合伙人Devin DeCiantis與Ivan Lansberg指出,很多家族企業都經歷過多重危機,譬如經濟衰退、政權更迭、自然災害甚至戰爭,他們的領導人明白,“危機治理”對維持家庭團結一致來說至關重要,有效的危機領導和管理能夠幫助家族企業持續發展。
所謂“危機治理”,是指在極端不確定的條件下,調整對企業的洞察和管理方式,確保家族所有者、董事會成員和高管人員在家族發展的長期愿景、核心價值、財務期望和風險管理流程等方面保持一致。毋庸置疑,正常的運營條件下,有效的協調與溝通是擺在突出重要位置的;而在危機時期,受制于稀缺的資源,爭分奪秒互相制約的議程安排以及有限的時間,不得不在這方面做出艱難的權衡,對管理的重點進行必要調整。
這些調整主要是指依靠裁員等一些常規操作,同時加強對家族傳承和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心、搭建積極靈活的治理架構。有時候,即使缺少治理架構,統一的家族價值觀與信任感,也可以支持家族企業走出危機。
這與普通企業很不一樣。在一般的企業里,股東是一群匿名的投資者,看重的是比較單純的經濟收益,進退比較功利。而家族企業的所有者不僅關心經濟收益,往往還將家族成功與客戶、員工以及其生活和服務的社區命運聯系在一起,家族傳承的承諾給予家族企業更豐富的內生動力。
在COVID-19危機期間,世界各地數百萬流動人口面臨糧食不安全問題。這可能迫使移徙者在疫情期間流動,進而使得他們面臨健康風險,加速病毒的傳播。
坊間證據表明,實施糧食安全政策來應對危機很重要。然而,這些政策在危機期間對于遏制流動性的效果到底如何?利用Facebook提供的流動數據,可以證明印度一項保障糧食安全的政策——便攜式口糧卡,與印度COVID-19封鎖期間的低流動性有關;國家內部便攜式口糧卡使移徙者在其境內流動時能夠獲得食物,與此相關的是,該國內部流動性降低了12%。
哈佛商學院副教授Prithwiraj Choudhury認為,當前COVID-19不僅是一種健康危機,對流動人口來說可能是一場饑荒。政府要注意實施糧食安全政策,在短期內向流動人口分發糧食,此舉也可以降低流動人口在疫情期間的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