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九霖
2020年6月,美國總統特朗普發文“嘲諷”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董事長沃倫?巴菲特,稱他在地板價上“割肉”航空股。長期以來,巴菲特被譽為“股神”,他的價值投資理念很出名:競爭優勢原則、現金流原則、安全邊際原則和長期持有原則。然而,從企業家的角度看,這些只是“術”的層面,而不是更高層次的“道”:巴菲特成功的核心來自道即企業家精神,內核是耐心和專注。目前對巴菲特的一些質疑,忽視了此點。
絕大部分崇拜巴菲特的人,都因為他有不朽的投資業績,這也是媒體普遍稱其“股神”的緣故。巴菲特能否被復制,成功的秘笈是什么?巴菲特說:“世界上最強的力量不是原子彈,而是復利!”在他55年的投資業績中,“復利”這個秘密武器成就了如今的巴菲特。復利是以時間為基礎的一種投資方式。因此,如果想要獲得像巴菲特一樣的成功,就必須要有充分的時間和足夠的耐心。
耐心在“術”層面的一個體現,是長期持有的原則。他曾說:“如果你不想為一只股票持守10年,那你甚至連10分鐘都不要考慮持有它。”我2015年5月見到巴菲特時,他說:“為什么我不擔心別人學走我的模式呢?他們學不走。那是因為,他們急功近利,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即使他們非常認同我的理念,但是,他們沒有耐心,等不及復利在較長時間里所展現出來的魔力。”
目前,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持股時間最長的15家公司,為其貢獻了總市值2480.27億美元的財富,占伯克希爾總財富的45.09%。這15家公司中,超過10%股份的有4家,其中持股比例最大的是美國運通,為18.7%;持股比例最小的是美國維薩,僅0.6%。這15家企業(股票)的購入成本1103.4億美元,賬面盈利1376.87億美元。按價值排名,前10名企業依次為蘋果、美國銀行、可口可樂、美國運通、富國銀行、美國合眾銀行、摩根大通、穆迪、達美航空和紐約銀行梅隆公司。對這15家企業,伯克希爾持守都在10年以上,其中對可口可樂持守了32年。可見,耐心持守,是伯克希爾取得良好業績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巴菲特在致股東信中說:在投資時,“查理(副董事長)和我都沒有把這些股單純地當作股票,而是公司精心收集的標志。”這些公司在當時并不那么引人入勝。但是,伯克希爾通過長期的持守,獲得的復利超出了當時的預期。
耐心,不只是要摒棄急功近利的情緒,也要能夠忍耐不時的、眾多的失敗,因為經營企業不可能一帆風順,企業家不可能是常勝將軍。巴菲特也有很多慘痛的投資案例。
1993年,伯克希爾以換股方式收購了知名鞋業企業Dexter。巴菲特說,本著長期持守的原則,他原本打算對其堅守10年以上。可是,1995年Dexter的利潤開始下滑,此后常常虧損。巴菲特稱之為他平生非常糟糕的一次投資。按照2015年我們見面時伯克希爾的股價計算,這筆交易損失了60億美元。在購入Dexter之前,巴菲特買入過兩家鞋業公司、都表現出色,以致巴菲特得出了鞋業是一門好生意的結論。巴菲特認為Dexter的管理者異常杰出,工人技藝高超,所以,外國廉價鞋的沖擊對Dexter來說不足為慮。事實卻是美國本土鞋與進口鞋的價格實在太過懸殊,而性能差異并不十分顯著,最終,消費者紛紛投入進口鞋的懷抱,Dexter因此陷入危機。
這筆并購,極大打擊了巴菲特的信心。如果換成其他人,可能會轉變態度。但是,巴菲特并未因此失去耐心,轉為急功近利。而是繼續尋找新的投資標的,依然持守其復利投資原則,保有耐心。其實,伯克希爾本身,就是展現巴菲特的耐心的最大案例。
1965年,巴菲特買入伯克希爾,那時是一家紡織廠。當時,巴菲特受其導師格雷厄姆的價值投資理論影響至深,見到伯克希爾每股14.86美元的價格——相當程度上低于其每股19美元的營運資產凈額時,就決定買進。但是,買入后不久,公司的紡織業務不斷虧損,始終無法扭虧為盈,以至于最終關閉生產線,轉型為一家投資控股集團。
巴菲特曾如此描述他對伯克希爾的投資:“我最愚蠢的一筆交易,就是買下了伯克希爾。1962年,我操作的資金規模只有700萬美元。那時的伯克希爾從流動資本來看很便宜,作為一家老牌紡織企業,走向沒落已有段時日。每一次關閉一家工廠,就會將得到的錢買些自己的股票,于是,我打算在他們之前買入股票,將來再賣給他們,從中賺些利潤。1964年,我手里已經有不少他們的股票,我去跟管理層談判,他們果然要出錢買我手里的股票,我跟他們說好以11.5美元/股就都賣給他們,但他們只肯出11.38美元/股,這讓我非常生氣。于是,我買下了整個公司,開除了CEO。后來,伯克希爾成為我一切的基礎,直到1967年我找到了一家保險公司。于是,我幫伯克希爾打造了保險為主的業務。但它畢竟是一家紡織企業,所有的資產和業務,讓我在隨后整整20年時間里,不得不一直向這些賠錢的業務注入資金。我們后來還買了一家紡織廠,而且不停地購置機器,希望可以減少人力。但是,整整20年,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沒有見效。事實證明,紡織行業不行。如果伯克希爾起點是一家保險公司,那么市值將是現在的兩倍。這筆交易,讓我損失了至少2000億美元,因為我投入的每一筆錢都應該是復利。”
20年,占了巴菲特55年職業生涯的36.36%,而且沒有任何成效。這是何等的煎熬!需要何等的耐心!我們在羨慕巴菲特今天的成就時,也不得不敬佩他的耐心。
由這兩個失敗案例,我們可以看出,巴菲特今天的成功,耐心起到了多么巨大的作用。若是換了其他人,可能早就氣餒、放棄了!
巴菲特的另一個特質是專注,他把自己的成功歸結為“專注”。《滾雪球?巴菲特的商業人生》寫道:“他除了關注商業活動外,幾乎對其它一切,如藝術、文學、科學、旅行、建筑等全都充耳不聞。也正因為如此,他能夠專心致志地追尋自己的激情。”
巴菲特的專注充分地體現在投資領域,他只投資其熟悉的領域和他看得懂的企業。即使比爾?蓋茨是他多年的好朋友,但是巴菲特因為不了解科技、看不懂微軟,沒有投資微軟。巴菲特投資的領域并不寬廣,基本專注于保險、銀行、消費、媒體和航空領域。2020年,他退出了航空領域的投資。今年5月的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宣布已出清了公司所持有的美國四大航空公司股票,并對航空業作出了極其悲觀的預測:“該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未來顯得模糊不清,尤其是旅游、航空、郵輪、酒店行業,所受影響巨大。現在,買航空公司股票風險更大。”今年第一季度,伯克希爾因為“割肉”航空股等原因凈虧損497.5億美元。巴菲特的這個決定以及一季度的業績,震驚全球。一些人懷疑巴菲特喪失耐心和不再專注了。
6月5日,美國5月份復工數據出臺后,美股大漲,其中航空股漲勢氣勢如虹,波音市值暴增約336億美元。巴菲特今年第一季度割肉清倉的四大航空股票,全線暴漲。以美國航空為例,在巴菲特公開宣布清倉后的一個多月,股價反彈了90%!美國總統特朗普發推說:“沃倫?巴菲特不久前賣出了航空公司股票。他一生都是對的,但有時甚至像巴菲特這樣的人——我非常尊重他——他們也會犯錯。他們應該保留航空公司股票,因為這些公司的股票已經漲破天際了。”
這是什么原因?難道巴菲特老了而造成決策失誤?難道他真的失去耐心、不再專注了?這些猜測都是錯誤的!巴菲特的耐心、專注,都脫離不了他本人看重的“能力圈”——在“能力圈”范圍內決策和行動,是以巴菲特為代表的價值投資者堅守的最重要原則之一。
1996年,巴菲特談到,確保投資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能力圈原則:“投資人真正需要具備的,是對所選擇的企業進行正確評估的能力,請特別注意‘所選擇這個詞,你并不需要成為一個通曉每一家或者許多家公司的專家。你只需要能夠評估在你‘能力圈范圍之內的幾家公司就足夠了。‘能力圈范圍的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圈范圍”。
巴菲特的專注就體現在其“能力圈”范圍之內,絕不輕易超出“能力圈”。“該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未來顯得模糊不清”,是巴菲特2020年放棄所持航空公司股票的重要考量,航空公司行業發生巨變,他已經看不清楚這個行業未來的發展了。換句話說,這個行業已超出了他的“能力圈”。因此,他不是沒有耐心,也不是不再專注,而是在糾正其在投資過程中所犯的錯誤;他沒有改變其投資方向,而是在因應時勢的變化作出策略上的調整;他也沒有放棄長期持守的理念,而是對少數不該長期持守的股票及時“收手”。就是說,他這么做,正是專注的表現,他在專注于自己的“能力圈”。2020年6月11日,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四”,美國各大航空股票全線下挫,其中美國航空跌超9%、西南航空跌超8%、美國聯合航空跌超11%、達美航空跌超9%。
最后,也是最為重要的是,伯克希爾最近20年的年復合收益率為21.70%,最近40年為22.03%,最近45年為20.5%。伯克希爾用其長期以來的投資回報,證明了巴菲特的耐心和專注的力量。通過耐心換取復利,通過專注換取專業,是巴菲特長期制勝的企業家精神!